本诗借景抒情,以冬夜的肃杀衬托自己途失意的萧索。又以丽服、朱灯与颓颜、华发的对比,表现诗人无奈的迟暮心情。
不是真写自己老迈无用,顾影自惭,而是写自己不受重用,与执政者的心意相左。王维早在天宝十一年即为吏部郎中,而至天宝末,转为给事中,官阶并未升迁。据《旧唐书·李垣传》:“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当时,被排挤出朝廷的有“尚书十数公”,而同时启用了一批归附于杨国忠的年轻人。王维虽未外调,但给事中是谏官,在杨国忠一手遮天的极权统治下,可谓无言可进,无言可采。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情,只能在诗中作委婉的流露。
天宝年问,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当政,王维对这两个反动腐朽的政治集团都有所认识,不愿同流合污,但既然在朝为官,也不能不与其敷衍周旋。诗人内心极其苦闷,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在这首诗中,他叹老嗟卑,惭愧无用,却隐隐地流露出对当朝援引朋党、年少竞进的不满。诗从他人值省中起笔,写寒夜漫长,漏滴声声,宫外草白霜凝,木衰月清。这萧条冷寂的冬夜景色,更加强了诗人的迟暮之感。五六句自绘其形,丽服与衰颜、朱灯与华发相互映照,对比鲜明。言简韵促,寓慨深沉。
花蕾催红欲啭莺,新愁偏傍鬓毛生。犹怜稚子能赊酒,烂醉春盘碧涧羹。
昔与子周旋,揽镜头俱黑。今与子别离,鬓边丝堪织。
黄鹄畏网罗,紫燕悲伏枥。自顾无蛾眉,众女空见嫉。
执戟杨子居,门卒梅生职。迟回陟羊肠,踟蹰弃鸡肋。
徒步出北门,雨雪霏霏湿。偶逢淮海人,问子近消息。
惆怅吊长沙,贾生在胸臆。
大冶铄物抟阴阳,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颇良,不施黝垩横白杗。
捲帘正对五羊搆,树木拂檐交青苍。祥烟紫气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铿然制作称大方,利觜长距独擅场。
嗟予苦学未成章,点缀牺樽青与黄。六经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觉满腔。
与君对织云锦裳,著向风前聊徜徉。欲骖麟凤游帝乡,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牍来仓皇,谓耽文字颇有妨。广陆无车川无梁,出门万里道路长,使君局面宜更张。
吴江烟月梦中残,起坐空堂念所欢。别日只怜分手易,归来便觉寄书难。
斗边共识张华剑,天上谁弹贡禹冠。莫问同游最年少,萧萧鹤发照渔竿。
六十年来,弱草栖尘,春归梦醒。似吐丝作茧,缠绵欲尽,采花酿蜜,辛苦垂成。
多病衮师,无家织素,弃置何烦属累卿。今而后,把幻缘剪断,万劫冥冥。
知卿影事萦情,料难禁、悲从腹里生。怅芦帘纸阁,芸编历乱,冰床雪被,兰炷青荧。
眼莫长开,肠休频转,留取禅心伴老僧。来朝去,便鸳摩一卷,送我西行。
悠悠十年别,惚惚一梦中。故人已白发,相对一病翁。
日短语不尽,潮生舟复东。自笑更自愧,此身犹飞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