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昔我在田亩,薄言事耘薅。种粳亦种秫,可食兼可醪。
清香满寒瓮,夜滴喧春槽。洗我玉花瓷,酌此鹅黄膏。
阅岁更阉茂,下田但藜蒿。里胥厌追索,县籍书逋逃。
迩来兵火急,斗粟千钱高。不饮动逾月,憔悴成楚骚。
丈夫命运薄,困阨例所遭。究竟无如何,随缘且陶陶。
群休眩鹿马,独觉辨渑淄。虫鸟岂知道,断尾畏为牺。
草木讵有灵,卫足不如葵。智囊樗里子,痴绝顾恺之。
成坏系所遭,何必陋昨非。仪曹天下士,失身蹈危机。
一斥卧江海,南冠系湘累。不思蛇起陆,便作鸟择栖。
匿智以为愚,更欲名其溪。溪山清可厉,溪上碧相围。
石底行翠虬,烟中抹修眉。一朝纩息定,白日断履綦。
丛祠翳篁竹,秋风生网丝。凛凛望千载,避世真吾师。
故物不可寻,山川尚华滋。永怀西州动,兴言北山移。
欣然解其会,了了不复疑。独醒亦何事,誓将餔糟醨。
举酒酹一觞,宛宛度两旗。蕉黄配丹荔,歌此迎神诗。
空翠夹舆松十里,断碑横路寺千年。遗踪见说降龙井,裹茗来尝悟道泉。
伏腊满山收橘柚,蒲团倚户泊云烟。书生分愿无过此,悔不曾参雪窦禅。
东门倚啸声音远,西域参陪礼义专。折节李阳吾未论,并驱光武孰先鞭。
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碧桃花发翠帘前。残香犹袅斜烟。
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斜日熔金,三万顷、棹歌齐举。风不动、采苹双桨,翠鬟相语。
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
君试唤,扁舟侣。来伴我,潇湘渚。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
霸越独高身退后,尘缨未濯人谁许。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母爱儿,比瑶草,百花□头春浩浩,结绿悬黎总非宝。
朝居目前暮怀抱,顷刻相违作忧恼。儿兮劝尔无出游,忍令母心日夜忧。
纫衣一针一度钩,针线不比心绸缪。儿嬉斗草拈春缕,绿缛青葱不堪数。
楚人只解歌王孙,萋萋乃有子母恩。徂徕松,淇园竹,人生长生胜他木,千年万年春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