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外纪 其四

于惟大荒初,人物无区别。抟生以咀华,茹毛而饮血。

夏暑结巢居,冬寒穿窟穴。传教土为台,纪事绳为结。

厥后书契兴,事事劳辞说。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穷达难豫图。
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
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
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
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
天下称其贤。

秋月照我心,清光奈愁何。回薄万古恨,月愁应更多。

独饮不成醉,溯月空长歌。安得一丸药,高奔伴姮娥。

山中夜半风雨来,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素志无伸华发催。
於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
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

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久住京华似故乡,迁居又复一番忙。此非子坐争悬榻,何以家为便出疆。

屋下已听湖水过,楼头不奈柳梢黄。今朝元巳佳天气,试拨忙来共一觞。

张公知观。性命堪搜常作观。勘破嚣尘。灰了凡心出世尘。内修内炼。真汞真铅常锻炼。要见金莲。须是深深种玉莲。
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
人物尚论世,典刑故犹存,
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
永怀白鸥盟,修竹满故园。
得句见眉睫,外慕何足言。
顾以感知己,跋马向修门。
朝开英俊管,王度待讨论。
小试翰林手,乘槎薄昆仑。
我懒卧衡麓,秋风撷兰荪。
交游叹益落,拭目看腾掀。
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
执手念相闻,此意古所敦。
半秋凉意转春寒,似曲江头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结,多调饧酪奉新欢。

有客携琴策蹇归,奚童却扫闭柴扉。西窗小醉斜阳暖,一任阶前落叶飞。

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

心情欲托春风诉,怕春风、不到潇湘。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

闲窗读遍离骚句,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一往情深,美人宛在中央。

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

松洲风景近如何,残雪疏梅共一窝。独笑江湖清绝处,寒漪轻漾暮钟和。

圣主方思治,边臣未奉行。凭君达此意,无得负苍生。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谁唤□□起,呵手染*霜。

永怀不得遂,偃卧惜分阴。沁北田园计,山东故旧心。

桐阴豪吟快。赏春光、连番小宴,节过挑菜。朋辈情投忘尔我,相契形骸而外。

尽醉绿、裁红描黛。羡煞临川双笔妙,倒词源、潮涌来澎湃。

佳句读,瓣香拜。

怜花生怕游蜂虿。似犹有、少年结习,狂奴故态。漫道潘郎衰鬓白,老去风流尚在。

把诗酒、寻常还债。世事升沉君莫问,乱纷纷、李尽桃僵代。

偏见惯,不惊怪。

苔光浮乱石,花影倒寒潭。

埋忧何地好,惟有摄山岑。渺渺衣带水,一苇快登临。

山僧虚石塔,高士弹素琴。泉飞古松颠,钟落寒涧深。

自然闻见黜,亦使须眉森。隔江聊怅望,恍惚迦陵音。

古庙凌云迥,精忠贯日红。豪华成往事,孤注见奇功。

秋草栖朝露,花香度晚风。百年时事改,瞻仰古今同。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诚哉是言也,弄物不知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