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今年春未到时我就开始探询花期,但花期短暂,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应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注释

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戊申: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元日:正月初一。

椒盘:盛有椒的盘子。彩胜:即旛胜。

整整:人名,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词中以之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韶华:青春年华。

借问:询问(花期)。

花期:花开的日期。暗指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无凭准:靠不住。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他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辛弃疾已四十九岁,屈指一算,他渡江归宋已经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二十七年来,辛弃疾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

  这首词的开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

  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下来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

  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来,作者从一个“恨”字出发,着重写了自己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作者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从他平时言行读者不难了解,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凝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大事业!所谓“花期”,即是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

  就在他写此词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对于恢复大业也许是一个转机。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此时已无心于事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惇“参决国事”,准备效法他老子传位于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了。

  由此看来,“花期”仍无定准,“风雨”也难预料。上饶离临安不远,作者想必已听到这一消息。而他在词中所感叹的“花期”无定、“风雨”难料,也是由此而发。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

  当时,辛弃疾被劾离官闲居已五年余。是年奏邸忽腾报辛因病挂冠,此迟到的风雨具见京城大老们的荒唐和对稼轩的忌恨。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一,也是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们欢乐异常,喜度春节。但辛弃疾虽罢职闲退,却须臾不忘国事,为收复失地、祖国统一大业忧心如焚,因而此词写了他当时的一种感受。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小春时候,见早梅吐玉,裁琼妆白。点点枝头光照眼,恼损柔肠情客。暗里芳心,出群标致,经岁成疏隔。如今风韵,何人依旧冰雪。
冷艳潇洒天然,香姿肯易许,游蜂狂蝶。夜半黄昏担带了,多少清风明月。宋玉虽悲,元超虽恨,见了千愁歇。东君还许,有情取次攀折。

去秋欲雨不得雨,今春望晴还未晴。蝼蚁尚知为自便,强将私意与天争。

知和而和当有节,节贵得中忌超越。
造化神机岂易窥,天上不知谁理燮。
东皇面目似非真,我闻四时皆有春。
春来天地已交泰,肃肃群阴岂可伸。
金谷笙歌未尝冷,莫张威势嚇诗人。

微雨发春妍,东风花外软。艮朋约佳游,遥指莫釐巘。

平生山水心,老脚肯辞茧。壶觞纷提携,曲磴屡回转。

小憩山之腰,秘境渐披蒇。紫翠盖幢翻,青黄绣裀展。

须臾造其颠,四顾目尽眩。太湖小汀滢,风帆时隐见。

吴门俯可掇,越峤杳堪辨。摩挲旧题名,班驳半苔藓。

日斜下山椒,窅尔迷近远。问途值樵夫,失脚悔已晚。

悬厓飐伶俜,绝壑窥淟涊。熹微认前村,山寺吠鸣犬。

解衣得槃礴,仰视坐犹喘。韩公镌华岳,正自恐不免。

登高弗知厌,持用戒轩冕。

虾蟆,虾蟆,汝本吾田蛙。渴饮吾稻根水,饥食吾禾穟花。

池塘雨初霁,篱落月半斜。啁啁又向他人叫,使我惆怅悲无涯。

虾蟆对我说,使君休怨嗟。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家。

休怨嗟,休怨嗟。明年此日君见我,不知又是谁田蛙。

子夜歌残玉树尘,江南花月变金鳞。
孤帆直挂沧洲去,不吊乌衣巷里人。

囱开觉山近,院凉知雨足。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

心空虑仍澹,神清梦难熟。起坐佛灯前,閒抽易书读。

北山东入海,驰道上连天。顺动三光注,登临万象悬。
俯观河内邑,平指洛阳川。按跸夷关险,张旗亘井泉。
晓岩中警柝,春事下搜田。德重周王问,歌轻汉后传。
宸游铺令典,睿思起芳年。愿以封书奏,回銮禅肃然。

悬车束马太行道,取鲁并齐七十城。今日朝恩俱卧閤,故人应得老人情。

五月黄河风不回,六鳌东涌雪山来。乌樯天转蛟龙窟,未道瞿塘滟滪堆。

形容枯似饱霜槎,身老空山处士家。一径梅香云满地,半窗花影月笼纱。

常穿谢氏登山屐,惯设孙郎饷客瓜。离乱固非畴昔比,池塘难得为官蛙。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云烟杳霭水微茫,何处青山是岳阳。白发满头空自老,黄尘两脚为谁忙?

同盟鄂渚言犹在,偕隐庐峰兴未忘。近有倦游诗数首,西风吹不到新墙。

落木荒冈古郁林,刈禾人半故乡音。牛羊影乱寒山暝,饼饵香微野店深。

他日归装谁压石,秋风行路怯闻砧。劳官莫说车生耳,仆马痡瘏已不禁。

雨断风回忽报晴,山颠初日挂铜钲。
云烟藏迹千峰翠,草木增华两眼明。
桑野枝空蚕杼歇,溪泉溜急水车鸣。
鸟啼花笑浑如喜,此去山斋只一程。

半岭闲云祠树多,野人心事近如何。黄龙酿雨飞岩窟,白鹿衔花过薜萝。

石上方抄云子饭,溪边谁和《紫芝歌》。年来空有还丹诀,日遣流光等逝波。

春流溢芳塘,倒影开天镜。漪漪绿生涟,漾漾玉澄莹。

閒鸥可寻盟,游鱼乐行泳。清斯清濯缨,鉴心鉴其定。

诗学南庠旧有名,上游连业尽蜚英。伤情一夜西风急,吹散吾伊作些声。

瞻彼汉水,其流潺湲。之子于迈,言采其兰。嘤嘤好鸟,集于林间。

娟娟美人,可以晤言。我思美人,在汉之涘。秉心允藏,威仪楚楚。

聿求厥德,将子是与。慎尔优游,成尔誉处。南山有玉,琢以为琚。

北山有梓,规以为舆。君子好脩,始终弗渝。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