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译文与注释

注释

在夜深灯火阑珊、霖雨缠绵时分,唐明皇由蜀中返回长安,安史之乱都过去了,但唐明皇情况就像乐工张徽弹奏的《雨霖铃曲》一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沉湎声色。
张徽述说唐明皇弹曲垂泪思念杨贵妃,但是明月下南宫深处还是一片寂静,唐明皇黯然落寞。

赏析

  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联想起栈道雨中唐明皇悼念贵妃闻雨而作《雨霖铃曲》的凄凉惨景。诗人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的联想,是为了让人对唐明皇的悲凉处境作一深刻反省。唐明皇开元年间,天下大治,四海晏然,史家盛称为“开元之治”。然而,到了天宝末年,唐明皇宠幸佞臣,沉湎声色,终日与杨贵妃晏游嬉戏,朝政荒废,怨声四起。可是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撕毁了唐明皇的美梦,迫其弃都西逃。荒淫无道,宠幸佞臣,把唐明皇送上了悲凉人生之路。西京收复后,唐明皇由蜀归秦,景况是否会改变一下呢?诗人这样写道:“犹是张徽一曲新”。与上句联系起来,恰恰与诗人的未言之意构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唐明皇是落难帝王,进不能保社稷,退不能保宠妃,身不由己,悲苦自知;如今,唐明皇是返京的皇帝,青山依旧,江山未改,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他又可以称孤道寡,君临天下了。然而,物是人非,爱姬已命丧马嵬,在唐明皇的耳中眼中,只有那雨中栈道和霖雨铃声还有一点新鲜感,只有张徽奏的《雨霖铃曲》还能打动他那木然的灵魂和死去的心。

  张徽弹奏的是什么呢?是唐明皇的爱恋、怨恨、悼念和追悔吗?唐明皇听来也许是,不然,他何以感到亲切,何以凄怆流涕!然而,诗人听来却别有韵致:“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从《雨霖铃曲》中,诗人听出乐工张徽在久久地叙说唐明皇垂泪授曲的情形。叛贼横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唐明皇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河山,却一直沉湎旧情,念念不忘被逼自缢于马嵬坡的杨贵妃。他常常垂泪向张徽传授自制的《雨霖铃曲》,用以表达对杨贵妃的思恋和怀念。作为一个人,唐明皇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一个国家陷于战乱时期的帝王,即使他已经逊位,这样沉湎个人私情也不免让人感到太过儿女情肠。

  总之,这首诗熔批判和同情为一炉,而诗人那颗忧国忧民之心又隐含其中,构成了阴郁、悲凉的基调,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路盘砌下兼穿竹,
井在岩头亦统潮。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
未能割得繁华去,难向此中甘寂寞。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屋头乌桕午阴密,牛与牧童相对眠。不是官中催税急,十年前已学耕田。

平生鲁国老先生,晚见诸郎识老成。
怪有武功蒙宠锡,果缘阴德贯神明。
金池已作归田计,玉版方书济物情。
百里饥寒独颜阖,忍令一物不敷荣。

十载操持将相权,亲提四海入陶甄。周公礼乐未坠地,伊尹勤劳真格天。

青海不传礼下箭,黄河长渡北归船。济时毫发无遗力,数尽名臣孰与肩。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晴。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卷春去,翦东风、千缕碎云。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何事采三秀,清时歌考槃。缅怀长林子,荷衣而鹖冠。

坠露当朝饮,落英为夜餐。清冷衣池水,一吸无留残。

嗟尔郢中思,徒劳抱琴弹。唯应褰芳者,可以同岁寒。

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上海边楼。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

梦扬州,题霅馆。杜牧寻春较晚。忧莫解,病谁知,愁多变作痴。

一江波,千里路。只办梦儿来去。怜薄幸,恨多情,斜阳隔岸筝。

过缘触境总茫然,地阔天宽著那边。
一点既明超物表,不知将底鉴偏圆。

黄叶辞旧枝,青眼存生意。稍待阳春回,又看柔荑翠。

从来六法重长康,染得新图更郁苍。万顷远横秋镜阔,千重林立彩云长。

村村鸡犬鸣晴昼,两两樵渔话夕阳。无限风烟谁得似?欲将此处付行藏。

高寺鸣钟后,孤舟落雁边。已知归径晚,故就上方眠。

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

和戎汉明妃,亡吴越西子。鬼妾赐元臣,孰受卢弓矢。

白云红叶动关愁,聊把清尊当卧游。烂醉莫题明日事,黄花虽好是穷秋。

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冱。

摄衣上层巅,风恬得春煦。金焦时出没,对时若牙互。

空江卷波涛,遥闻势弥怒。其阳列众山,雄秀竞奔注。

瞿生抱微疴,荦确行不顾。语我平生游,必跻最高处。

不然隔培肸,茫然堕云雾。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

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

春日鸣仓庚,北雁整归翮。故人在关外,三载犹作客。

平生论王霸,中具胆与识。边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侧闻聘秦女,筐篚列圭璧。好色而不淫,《国风》重有德。

所虑柔媚肠,恩爱渐相易。一旦时势来,功业不得力。

天南隔万里,久矣无消息。老亲望门闾,幼妹事絺绤。

愿言税归鞅,省觐聊促膝。和风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驿路绕回峰,凭高四望通。人家秋色里,牧笛暮烟中。

野水奔田急,山花点径红。正寻投宿处,山市小桥东。

娇朱浅浅透烟光,瘦倚疏檐半出墙。
雅有风情胜桃李,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脸笼轻晕,敛掩仙姿蹙嫩黄。
旦暮风英堕行袂,依微如著袖中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