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一“惊”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微娇嗔恼怒之意,分明睡得香甜,不料漏声扰人清梦,合是十分该死。本就恋梦,这一醒来方知春暖花开,正是春眠天气,遂倦意袭来,无法抗拒。且看这句“格外娇慵只自怜”,“娇慵”谓柔弱倦怠的样子,李贺《美人梳头歌》中就有“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的句子,想必本词的女主人公也同这位女子一样,满脸睡意,辗转反侧,别有一番风韵。而“格外”一词,更是把这位慵懒的女子渲染得楚楚动人,似有千般柔情。是也,春天是生命生长,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春愁暗滋,风情难抑的时候,少女们面对着春日美景而暗自生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现在,这位女子醒了。那么醒后干什么去呢?“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明媚的阳光,和园中的花朵打招呼,催促它们早点绽放。的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遂要这个晨起的小女子,去催促百花你争我赶竞相开放,免得错过了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而后悔不迭。然后推开碧纱窗,好让自己优雅的琴声飘得更远一些。词写此处,这位少女的春感,已转悠远、朦胧,同时又挟有一分淡淡而莫名的愁思,可谓言尽意不尽,含蓄蕴藉而后留白深广了。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一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晴燠不可恃,一夕冬令变。屡忘和煦恩,惟曰祈寒怨。
老屋雪没隙,广泽风肆便。反覆鼓洪涛,扬簸塞荒堑。
隐然洞庭乐,勇盛阖闾战。万物刍狗如,埋没加蹂践。
凌晨枉严冱,野日复葱茜。仁哉天地心,观复斯可见。
歌姬赵氏,常为友人贾子正所亲,携之江上,有数月留。后予过邓,往来侑觞。感而赋此,俾即席歌之。
云鬟风鬓浅梳妆,取次樽前唱。比著当时□江上,减容光,故人别后应无恙。伤心留得,软金罗袖,犹带贾充香。
梁燕话春愁,飞絮穿帘幕。忆否金铃昨夜声,红惜庭花落。
春去几曾回,梦醒眠难著。罗袖双垂避晓风,冷惜衫儿薄。
啊翁地位谈何易,居然一朝修证。并不痴聋,真能覆育,几日劬劳交迸。
娱将暮景。看佳妇佳儿,玉兰辉映。好继清芬,添香红袖伴高咏。
书城相对万卷,比金籯燕翼,风味须胜。绿竹生孙,含饴待弄,从此老人名称,华堂昼静。
更养洁南陔,啊婆无病。为祝来今,满家都顺境。
圣代敷文教,台官肃宪纲。吏尘清上国,化雨沐炎方。
华衮曾亲补,龙泉肯钝铓。心肠坚铁石,闻望美圭璋。
冰皎当空月,春随满路霜。羽仪专楚地,威望振饶阳。
压水朱旗稳,浮波彩鹢长。自天垂德泽,连郡仰休光。
持斧先求隽,埋轮竟劾梁。庙廊声誉蔼,寰宇姓名香。
大本需培植,斯文藉主张。尊经传鲁史,论道对虞庠。
唤友林莺切,推贤泮藻芳。明明修礼乐,济济重纲常。
往昔来徵辟,愚蒙赖举扬。晓星随去棹,春雨湿行装。
天意怜衰朽,人心乐退藏。不才淹岁月,多病愧冠裳。
忝窃三年禄,宁窥数仞墙。仲由先入室,贾谊亦升堂。
宦拙官宜冷,形劳鬓已苍。于时复何补,揆道更难忘。
皂帽真慵裹,青衿匪自强。斯须成濩落,积久见荒唐。
寡与朋簪少,恒饥稚色凉。致身难即鹿,处世若亡羊。
客诧工齐瑟,人歌类楚狂。途穷遭白眼,时难厄黄杨。
趋走非吾事,飘蓬岂异乡。铭心知赏激,拭目睹明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