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注释

翻香令:词牌名,创于苏轼,因词中有“惜香更把宝钗翻”,故名。《词式》卷二说“全调只有此一词,无别词可较”。

金炉:金属铸的香炉。

麝煤:即麝(shè)墨。

惜香:珍惜麝香、供香。

宝钗: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重闻:再嗅。

余熏:余留的香味。

背人:趁人不知道,躲避着人。

偷盖:暗暗地盖上。

小蓬山:相传为仙人居地,这里代指香炉。

沈水:即沉水、沉香木。

然:“燃”的本字。

氤氲(yīn yūn):弥漫的浓烈的香气。

嫌怕:厌弃而害怕。

断头烟:断头香,谓未燃烧完就熄灭的香。俗谓以断头香供佛,来生会得与亲人离散的果报。

赏析

  上片,写灵柩前的烧香忆旧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谓语忆旧。忆当年,每天祝福的烧香的“金炉”暖气犹存,伴读时的“麝煤”已是所剩无几了。第二句用递进句忆旧。忆当年,君“借香”希望香气长留身边。更为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未尽的香翻动,让它全部燃烧完毕。最后四句用叙述的语言写现实。“重闻”那个地方,“余熏”还存在。“这一番气味”远远超过了从前的烧香祝福。整个上片饱含着浓烈香气,以象征着苏轼与王弗昔日幸福绵绵。

  下片,描叙殡仪式上精心添香及其忠诚心态。第一、二句写感情上的隐私:“背人偷盖”着小蓬山式的香炉,再把沉香木加进去,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这是为了什么,最后几句,从两层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图得,氤氲久”;二是“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尽管“嫌怕断头烟”是陈旧习俗,但反映了苏轼对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

  全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咏一个妇女焚香,羞怯的希望香气溜得更长久,以象征幸福绵绵。实则是苏轼从妻子王弗平日生活里的习惯角度,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就香炉焚香、今昔对比之景来怀念王弗。“背人偷盖小蓬山”,这一举动,虽极微小,但典型地刻画了苏轼的虔诚专一爱情。“嫌怕断头烟”,不免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一个侧面更加强化了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还朝,除判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事。五月,苏轼妻子王弗去世。六月,王弗灵枢葬于京城西,该词是苏轼在殡仪式后怀念妻子王弗所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青青满地铺颜色,曲曲一湾流水声。总为游人逞风景,乱云初捲碧天空。

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试说与君看。仙都玉局才交卸,新衔又管华州山。

怪先生,吟胆壮,饮肠宽。

去岁拥、旌旗称太守。今岁带、笭箵称漫叟。慵入闹,惯投闲。

有时拂袖寻种放,有时携枕就陈抟。任旁人,嘲潦倒,笑痴顽。

晨坐黄堂夕未归,偶然闭阁句尤奇。
颇知韦守临苏郡,不省山公到习池。
烧尾且陪攀桂集,遨头别有探梅期。
自惭属和悭才思,尤甚春船上水时。
山高万籁作秋声,六月胡床冷似冰。
浩浩拍窗人不寐,飕飕到枕梦难成。
掀开云幕飞苍絮,推出蟾轮碾素璚。
幸有许多闲气力,何如吹我上瑶京。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凄凄灯火光,照我空房寒。旨酒谁与饮,弹琴谁与欢。

徬徨泪横迸,不寐茹哀叹。衾帱不忍展,翰墨不能看。

学诗虽未成,才思已波澜。风雅日弦歌,书写满齐纨。

蕣华不终朝,玉魄难为团。徒栽同本芝,徒种同心兰。

上天恶贤淑,使我成孤鸾。梦想何时衰,忉怛摧心肝。

水鸟修其胫,插彼茄菰泽。俛咮啄虾鱼,深不下三尺。

况乃嗉中仓,可内寸鳞百。江海饶此州,何往不充噱。

雄鹊知乳雌,作室高树末。三月始罢斤,是予亲所炙。

长胫一何饕,掠雏剽其宅。叔仲两三头,自窜宁顾伯。

顾鹊翁与母,叫噪徒额额。苍鹰等路人,与鹊少平日。

不作乡邻看,被缨救其格。特恐李阳拳,难齑鸣垤额。

盛邀爽鸠雄,并是夷门客。朱亥袖铁锥,侯嬴出奇略。

左右信陵军,一举解赵壁。五国破大秦,九合成小白。

义高诚足怜,多算亦何硕。磔虺黑柏颠,独奋少掎角。

犹烦拾遗歌,不朽侠徒迹。三复鸱鸮诗,白日为侬黑。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寒林烟重暝栖鸦,远寺疏钟送落霞。无限岭云遮不断,数声和月到山家。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
阊阖未招金马士,蓬莱先立玉澜堂。
千寻濯足衣裘招,六字哦诗笔砚香。
当与瑶池作同社,红巾青鸟两相忘。

北望自心惊,黄巾扰未平。材官充上国,车骑满边城。

处处输钱粟,人人苦革兵。妖氛如未扫,何以请长缨。

幽居正喜尘嚣远,出谷谁云生事稀。芳草留人清露湿,莺花近眼暖风微。

林间蕉鹿看成梦,海上沙鸥羡息机。信宿话君多感慨,石家金谷野禽飞。

朝言兮唯唯,暮●兮舋舋,子今此而归兮,我之中怀能不思?

子上称寿兮有贤父,入室举案兮有良妇,慈爱相感兮畴知其故,将求大孝于天下兮,非夫之内顾,望子归来兮来毋暮。

樠山馥郁景风催,浅绿深红取次开。本拟壶觞长日赏,岂知旌节隔年回。

诗篇去后多新幅,尊酒归来发旧醅。万斛春光浑未减,花前何惜玉山颓。

日觉鬓霜加。欲对清尊恋物华。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易散难搏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未必移居汉水涯。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素范清风有几家。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蛩雨落灯昏,帘湿月黄风急。梦入苍烟人语,动梅根消息。

平芜立处是天涯,愁剩一江碧。鸦外青青数点,似楼兰山色。

仙宫郁岧峣,仰望如升天。
人生无羽翰,凡骨难神仙。
行险非所愿,攀高已无缘。
且安平易道,聊以返自然。

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

十载交情尚布衣,二天为别思依依。粤王台下甘棠在,姜相峰前倦鸟归。

下榻自惭徐孺子,登堂曾对谢玄晖。彭湖秋水他宵月,应照芦花两钓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