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离宴殷勤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道莫道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
惨黛蛾、盈盈无绪。共黯然消魂,重携素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今尽把凭鳞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离别的宴席上彼此更加情深意厚,待发的木兰舟仍停泊岸边不忍离去。转瞬间来到了送别的地方。明知世上难使明月长久圆满,也知道彩云不可能常相聚。料想人生最悲伤的莫过于离别的悲伤,最痛苦的莫过于让一对正在热恋欢乐的情侣突然分离的痛苦了。她那流着眼泪的玉脸,就像春天里一枝带雨的梨花,娇美而令人怜惜。
她皱着黛眉,心里盈盈无头绪。我和她一起沮丧伤心,再次拉着她的玉手,临行话别时,她还反复地在我耳边问道:你真的必须离去吗?不知有多少过去的深情的盟誓、一生的情书,从今以后全都只能凭借鱼雁来传递了。
注释
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歇指调”。双调一百八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离宴:饯别的宴席。殷勤:指反复叮嘱。
兰舟: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南浦:指水边的送别之所。
情知道:明明知道。
彩云:本指仙人所驾之云,后用以借指情人远去。镇聚:长聚。
轻别:轻易别离,动辄即别离
“泪流”两句:眼泪流在琼玉般鲜嫩的脸上,好像春雨洒在洁白的梨花上一样。琼:琼玉,形容肤色白嫩。
黛蛾:黛眉。盈盈:本谓水之清澈,此处谓泪水晶莹。
黯然消魂:即“黯然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犹自”二句:为“频耳畔低语,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之倒装。须,必须,一定。
他日:来日,日后。
丹素:赤诚纯洁的心。
把凭:“把”后省略“之”,意谓将其托付给。鳞羽:即鱼雁。古代有鱼雁传书之说,因此以鱼雁代书信。

赏析

  这首词与柳词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一样,都是写离别之情,艺术成就虽不及前者,但也有其独到之处。

  词的上片写离别前的景和情。“离宴殷勤”三句,词起笔便直入送别的主题,描写临别时的场景。从后文“鸳侣”一词可知,作者是与妻子别离,首句“离宴殷勤”即写妻子在饯别的宴席上反复劝酒、叮咛。分手在即,多情女子的“殷勤”致意,强作欢颜,正写出了两人不忍离别又不能不离别的悲哀、无奈。“兰舟”、“南浦”两词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在词人看来,那小舟仿佛也不忍离别,在那里“凝滞”、徘徊不前。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看看送行南浦”,时间转瞬即逝,眼看着最后分别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不过,词接下来并没有写“南浦”送别的情景,而是由叙而议,直接抒写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这几句即通俗易懂,却又意在言外。就像月不会一直是圆的,彩云不会一直聚集在一起,人与人总要分手,总有离别。“情知道”三字暗藏曲折,理智上明明知道有聚就有散,感情上却不能忍受别离的痛苦。上文的种种铺垫,终于逼出了下面的这句话:“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这句颇似屈原《九歌·少司命》里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中最悲伤的事莫过于轻易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语意又深一层,“鸳侣”分别已是很苦的事情,然而还有更苦的,那就是“正欢娱”时的“鸳侣”分别,满心的苦涩溢于言表。

  当词人从沉思中回到现实的时候,他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子“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两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清雅又别致,美丽而感伤。作者看到这样一位多情女子楚楚动人、孤独无依的情态,必然更加心旌摇荡,黯然神伤。至此,词的上片就在这样凄美的情境中结束了,留给读者的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动人形象,是“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的人生悲哀。

  词的下片写与妻子话别。换头处“惨黛蛾、盈盈无绪”承上片接着描写女子的情态。从所写内容看,上下片的衔接极为紧密,但从词作表达的感情来看,上下片之间却有一段令人回味的空白。这段空白中深蕴着词人看到心爱女子泪流满面时的情难自禁,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妄人生的悲哀。

  “共黯然消魂,重携素手,话别临行”,分别在即,词人紧紧握住心爱女子的“素手”,以握手传达内心依依之情。泪眼相对之时,多情女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她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一遍又一遍地问着:你一定要离开吗?另一方面,她也意识到离别的难以挽回,所以又“频耳畔低语”,述说着心中的千般依恋,千种风情。这一番话别,写的深情款款,动人心弦。

  词的结尾,“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今尽把凭鳞羽”,宕开一笔,慨叹从今以后,两人只能借鱼雁传书,倾述彼此深深的思念之情。以“知多少”领起,作婉转的疑问,收束全词,使词作结尾处化实为虚,摇曳空灵。从表面看,词人似乎找到了一条派遣今后哀愁、共述恋情的途径,但其实,此时此刻,词人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悲哀无奈之中,情思绵渺,难以自拔。

  这首词似将《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都门畅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数句加以铺衍。虽无前者含蓄蕴藉,却也显得更为酣足。同写离别之情,《雨霖铃·寒蝉凄切》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丰富想象的连缀,生动地表现了情人惜别的伤感之情;这首词则融场景描写、人物刻画、议论抒情于一体,笔触腾挪有致,尤以人物情态、动作描写的刻画取胜。“梨花一枝春带雨”、“重携素手”、“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数句,最是体情入微,体现了柳永多样的写作风格。

创作背景

  观词中景物,与柳永另外一首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极为相似,应该是同时期创作的,这首词可以看作是《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副歌。若将两词放在一起研究,则可知两词写于景德四年(1007年)秋,柳永当时准备离开汴京,亲友们前来送行,其中包括柳永的妻子,这两首词就是写给她的。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湘竹殊堪制,齐纨且未工。幸亲芳袖日,犹带旧林风。
掩笑歌筵里,传书卧阁中。竟将为别赠,宁与合欢同。
遥夕何曾寐,孤怀有为忧。
谋多真逗挠,师老但诛求。
朔雾摩边垒,羌风殷战枹。
吾生诚用寡,叹罢只搔头。

天外鸣鞭肃禁宸,朝廷献纳有司存。罘罳拂曙楼台迥,象魏连云观阙尊。

夹陛书思端万笏,上方求谏辟千门。宫墙树色深于染,总受天家雨露恩。

迎和门外日初晴。玉树琼楼照眼明。胡床隐坐度层冰。

此日人间占瑞雪,昨宵天上隐华灯。朱衣凌晓禁中行。

小斗聪明。按先天旧图,编就琼叶。单拆重交,仪象六爻排列。

漫费金钱暗掷,更不待、灵蓍重揲。聊随手、几片拈来,震龙坤虎都活。

零星凑来妙绝。看阴阳变化,相配无缺。取坎填离,便是道家丹诀。

吾辈寻常玩物,与世俗、酸咸全别。还只恐、画卦羲皇,太初无此奇点。

柏台御史当涂守,清贮胸中万斛春。昨日挥毫写林雪,玉堂留赠岁寒人。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

笔到钟王意有馀,诗章高古过黄初。班行未上论思地,远使聊宣宽大书。

乞与丰年均饱煖,更申严令绝侵渔。肯迂使节存支郡,咫尺犹嫌会面疏。

言寻居士家,薄暮清溪道。
荒原鸟独飞,寒木云相抱。
入室闻疏钟,开门见秋潦。
落叶坐来多,清风时一扫。

虚怀无地著纤尘,独鹤孤云寄此身。琴发清弹庐阜月,诗探妙意武林春。

少陵深契赞公语,惠远能知陶令真。扰扰今谁同此趣,容车山下两闲人。

三仙祠下往来频,憔悴征衫满路尘。箫鼓未休寒食酒,樵苏时见旧都人。

吹残芳树红仍在,展放平田绿已匀。西北并州隔千里,几时还我故乡春。

新开兰蕙正芳菲,初到鲥鱼入馔肥。最好流光是三月,如何抛却渡江归?

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

今年苗稼看更弱,枌榆产业须抛却。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

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漂泊已经千里外,谁人不带两乡愁?

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君不见城外空墙遥,将军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茅花如柳叶。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

湖头连日驻征鞍,客舍萧萧风雪寒。恍似伏波思弟切,翻思韩愈度关难。

旋沽村酿连愁饮,重检家书忍泪看。病仆羸骖欲何往,一壶天地正漫漫。

金渊醇酒贱,足可醉亡何。
日觉醒时少,其如饮不多。
人生间调笑,俗事暗消磨。
此意神仙会,山童亦解歌。
耕锄晓雨有馀地,应接东风无暇时。
四海梯航贺岁元,千官环佩拜中天。
愿从今晶称觞后,舜殿垂衣一万年。
画角城头曲未终,十年哀怨万方同。
黍离正恨伤周切,章甫翻怜适越穷。
黄叶空山僧舍雨,沧浪衰鬓钓丝风。
闲愁欲遣三千斛,浊酒宁辞一百筒。

黄檗老婆,大愚饶舌。佛法无多子,正眼瞎驴灭。妙严突出拄杖,三人證龟成鳖。

拄杖子,善甄别。硬却脊梁,莫教漏泄。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一块生铁。

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旧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宫。
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蔼蔼瑶山满,仙歌始乐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