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着几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砧杵声。
记得当年和她共上西楼,眯着醉眼欣赏此处的风光。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没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赏了。
注释
减字浣溪沙:即《浣溪沙》别名,相对变体《摊破浣溪沙》而言。本是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
演漾金:状斜阳照水。演漾。流动起伏的样子。
平林:平整的树林。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村落:村庄。
西楼:苏州观风楼,在城西。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睹。此处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
风物:风光景物,一般特指某个地方特有的。登临:本指登山临水,后也泛指游览。

赏析

  这首词写别后的凄凉兼及怀人。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回忆往昔的欢会以突出物旧人非的凄凉处境。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二句描绘景物:清澈的秋水,映着斜阳,漾起道道金波。一片片平展的树林延伸着,平林那边,隐隐约约地横着远山。这两句抓住秋天傍晚时分最典型的景物来描摹,将那“秋水”、“斜阳”、“远山”、“平林”描绘得出神入化。

  “几家村落几声砧”紧承上句而来,仍写登临所见所闻:疏疏的村落,散见在川原上。隐隐之中,但见烟雾缭绕,徐徐升腾。断断续续之中,但听得那单调的砧杵捶衣之声。

  上片三句,单看词人所描摹的这幅深秋晚景图,似乎只是纯客观的写生,词人视听之际,究竟有哪些情感活动,并不容易看出。但这三句并不只是纯客观的景物描摹,并不是没有寄寓词人的主观情感。实际上,这秋水斜阳,这远山平林,这村落砧声,句句情思化,句句都是词人心中眼中之景,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伤心情绪寄寓其中。这与梁元帝“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的赋吟和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比梁、李之作更委婉,更含蓄,更腾挪跌宕,更富于情趣。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二句急转,由上片的眼前景物铺陈转而回忆昔年的赏心乐事。记得当年在西楼之上,饮酒赏景,两人酒酣耳热之际,执手相向,醉眼相望,情意绵绵。如今当年的风物依旧,而人去楼空,倍觉凄凉。本来,词的上片所写之景只有一幅图景,然而,作者平铺直叙地再现眼前景物的写法,在此却起了变化,虚实相生,出现两幅图景:一幅是今天词人独自面对的眼前之景;一幅则是有美人作伴,词人当初凝着醉眼所观赏的往昔之景。昔日之景是由眼前之景所唤起,呈现在词人的心幕上。两幅图景风物似无变化,但“凝醉眼”三字却分明透露出昔日登览时是何等惬意,遂与今日构成令人怅惋的对照。

  “只无人与共登临”这句是全词的词眼。上片所写的那秋天斜阳,那远山平林,那村落砧声,至此便知都是词人“物是人非”、“良辰好景虚设”的情感物态化体现。这末句的点醒,令人于言外得之,倍觉其百感苍茫,含蓄深厚。结尾一句,巧妙点醒,画龙点睛类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赞叹说:“贺老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结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观此词之结句,可知陈氏之论不谬。

创作背景

  钟振振在校注《东山词》时认为此词应当作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以后,是作者晚年写于苏州的悼亡之词。贺铸在他的同作《半死桐·重过问门万事非》中曾抒发了他夫妻二人同到苏州却不能同归的遗憾,并用“火白鸳鸯失伴飞”来比喻自己老来孤柄的凄楚境况,此词题材主旨与之比较接近。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一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吒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春愁错莫。风定花犹落。斗草踏青闲过却。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满庭萱草毵毵。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诗情难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

步屧寻僧到日西,乱山深处见新碑。
却惊天上披风手,亦卷波澜入小诗。
绣衣双节从天下,文字皆称一世豪。
桂山发地凛千尺,新诗与之相并高。

高岩旭日吐深赪,雪霁楼台白玉京。独往南塘探春色,枇杷花下竹鸡鸣。

凿地一鉴小,清照无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山险疑无路,萦回一径通。
钟声寒瀑外,塔影夕阳中。
窗出茶烟白,炉分葑火红。
禅房遇耆旧,清话数霄同。

飞雨吹绝壁,炎气为清和。泉源在木杪,空响何其多。

缘险扪弱葛,出幽履垂萝。峰岭非一致,缅邈复逶迤。

夐然至天表,云气如流波。阴阳屡昼夜,日月相荡摩。

下视所来径,猿鸟几经过。心疑此宫观,结构非斧柯。

不知初古人,何以栖岩阿。

垂云暮,柳外玉波明。纨扇初停看燕语,犀梳缓掠听蝉鸣。

纤手摘花铃。

半夜鬼神朝水府,五更鼓角动扬州。

阴山沙砾卷云飞,战罢秋风咽鼓鼙。陇上空归都护马,城南尽哭羽林妻。

萧关明月悲笳动,辽海孤烟杂部齐。远戍议添新介胄,不知猎骑过安西。

我稽八阵图,规模载方册。
曷来镇西蜀,夔门观叠石。
赋诗有数字,字字究来历。
进涉汉州西,弥矣镇之北。
平原列堆阜,滩石同一式。
细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为谷,滩石存遗迹。
江海变桑田,平源犹可觅。
故今两处存,千载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当有智者识。

碧鉴弯环注上流,凤林苍翠满城头。两峰左右收沧海,一柱西南峙广州。

云路未遥偏锁塔,神山得步便登楼。当年经始需民力,遗筑今知有远谋。

几度尊前恼使君,锦宫花色艳绡裙。
平生入眼谁堪比,十二峰头一片云。

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

且瀹茗,松闲石。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

年穷岁尽时,家家烧纸钱。滴滴落地,千神俱醉。不可作佛法商量,不可作世谛流布。

若作世谛流布,瞎却眼睛。若作佛法商量,烂却舌头。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东海鲤鱼打?跳,新罗国里无寸土。

潦倒山林已二毛,忽闻□□下衡茅。
祖宗积德幸多世,甥舅何妨共夺标。
柳拂祥光看虎榜,杏花春色上云袍。
从今莫作怀家计,须效忠良答圣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