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刘越石频频吹奏着胡笳,笳声清越激切;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
正当汉人的腊日,先朝遗臣照样按礼祭祀,凛然大义永远激励着深怀亡国仇恨的旧相之家。
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
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
注释
傅处士:傅山,作者友人
清切:清越激切。
越石:晋人刘琨,字越石,以坚守抗敌著称。
笳:胡笳。
腊(zhà):岁终祭神。汉腊借指明朝正朔。
韩仇:指张良为韩国复仇事。
相将:相随,共同。
斗:星斗。
槎(chá):筏子。

赏析

  这首诗中作者赞扬傅山的民族气节,对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也有抒发,顾炎武为其行为所感动,因此,他勉励友人要互相扶持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晋书·刘琨传》记载晋代刘琨被胡骑围困于晋阳,他便朝夕吹奏胡笳,笳声激起胡人思乡之情,于是胡骑便解围而去。刘琨是古代爱国英雄,傅山是明末清初有气节的爱国志气,尝自称有“弯疆跃骏之骨。”这里顾炎武把他与刘琨相比是为了颂扬他的爱国精神。

  第二句“穷愁犹驾阮生车”,《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他不走现成的道路,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这一联中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以刘琨的被围、阮籍的途穷比喻傅山从事抗清活动的艰难困苦,又以“频吹”、“犹驾”赞扬他那坚持不懈、战斗不息的精神。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为尚书的陈咸率三子同归故里,闭门不出,但仍按汉制在12月戌日举行腊祭。人问其故,他说:“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后汉书·陈宠传》)诗人在这里以陈咸父子们的不合作保持气节的态度来比喻傅山在生活上仍遵明制不作亡国奴。《史记·留侯世家》载:汉将张良因先代五世皆相韩,韩亡,张良义愤填膺,倾家荡产求刺客杀秦王为韩报仇。顾炎武这里用陈咸与张良的典故同样是为了赞扬傅山不投靠清廷而献身于反清复明的事业。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当诗人瞻拜明故官陵墓,漫游神州各地时,悲伤痛苦感慨万千,在诗人的眼中连陵阙也产生了哀愁,连河山也垂下了泪水。这里诗人移情及物,宫殿陵墓山河都有哀愁,可见其情之切痛之深了。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乘虚犯斗槎”。《博物志》 载:“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诗人在这里表述友情:只要我们互为声援扶助,虽天各一方,也会成为朋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我们不用长途跋涉时来相访,我们的心是相连的。顾炎武与傅山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志向之上的,故两人的心灵有无限的契合。

  这首诗不仅是颂扬傅山,也是在言自己之志。诗中的四个典故用得贴切自然,全诗感情充沛、悲壮昂扬,可以从中看出顾炎武的心胸与人格

创作背景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 秋,顾炎武由河北入山西,在太原结识傅山,一见如故。次年春,顾炎武外出回家,途中与傅山相遇,傅氏以《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相赠。顾炎武因次韵二首相答。这是其第一首。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左车右献}{左车右献}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绣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

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

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

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情人针线绽征衫,强捉邻僧使夜谈。书债仅能偿阚泽,唱歌空想觅何戡。

欢丛去眼诗无料,酒境违心醉不甘。欲写客愁难著句,被君先占忆江南。

少年意气,按吴钩岂料,如斯南北。华发萧萧今未老,偏比乌头先白。

鱼釜生涯,燕巢花月,醉死人还直。凭高四望,渡江谁假舟楫。

休说梦想凌烟,笑虚名误,我竟成何物。寂寞文章身后事,偿得草间偷活。

千载公评,一生心血,不堕华严劫。英雄末路,竹根如意敲折。

那得茆斋一饷闲。地炉敲火试龙团。头从白后弹冠懒,脚自顽来应俗难。尘世窄,酒杯宽。百年转首一槐安。是非藏谷何时了,隐几西窗月色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掀天头角役雷火,引入宅来何处容。

总使宝龙能带宝,谁解降龙与龙讨。只有煌煌颔下珠,看得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灵岩山色香溪水,日日横塘渡口迎。若向震湖重把棹,莫釐峰下一帆轻。

枯株忽荷再生恩,拊畜身存积思繁。近恋枫宸摅荩悃,遥依萱树释惊魂。

樊笼乍脱期还哺,禄养重欢戒素飧。三月乡愁烽火遍,万金归信到衡门。

一默传心已失机,更求形似转成痴。至今遗像兀不语,犹似当初问法时。

移舟买酒近菰蒲,北望扬州有若无。雁字欲书兴废字,长天无语接平芜。

川流为潴钜野阔,水色天容两开豁。山随水远势奔骛,骏马西来衔辔脱。

山前云木散不收,坐看木末来归舟。秋容澄明纳万象,画本寂默横双眸。

谪仙曾来钓烟碛,想见夕阳寒影只。骑鲸去作汗漫游,只有荒台压澄碧。

台边昨夜西风来,倦游羁宦心悠哉。岂无琼艘百柂载春色,是中可以忘形骸。

官居得秋况不恶,高吟何遽悲摇落。君不见中郎诗翰忆湖山,秋色正满连云阁。

一幅能祛三斗尘,新诗感我苦吟身。疏狂于世宁谐俗,风雅惟君实可人。

厚谊深承规寓颂,虚名敢认妄为真。何时风雨终宵话,剪烛重探众妙津。

残雪犹馀远岭。晚烟半隐寒林。溶溶春涨绿波深。时有渔人钓艇。
倚岸野梅坠粉。蘸溪宫柳摇金。凭栏凝伫酒初醒。料得谁知此景。

雨后临江岸,远山云渐开。江长孤鹜去,洲迥数帆回。

吊古悲荒垒,吟香折野梅。客游方意惬,歧路尚徘徊。

玉辇金宫不复游,柳园草色满城头。疏钟鸟雀当今夕,画角旌旗记往秋。

雨散天花无讲席,山含翠黛独登楼。伤心莫问前朝事,落日荒台野水流。

雄师百战百番赢,不可交他出阵频。
身弱难禁生力对,一时托大误虫身。
西天悉达多太子,今日降神出母胎。
一步一莲随宝足,人间天上独崔嵬。

小院苔浓,曲栏花放,趁风吹到窗前。那堪离别,相见又经年。

一种痴情谁觉,都爱此、草色芊芊。斜阳里,寻芳何处,风致最翩跹。

休贪春色好,匆匆过了,瘦影谁怜。剩零星残粉,冷落西园。

何不乘风化去,便从此、栩栩登仙。真超脱,芳魂差胜,叶底抱香眠。

曾向蓬山顶上行。瑶姬十五笑相迎。湘裙剪剪袜盈盈。

今世芳名知弄玉,前身小字是双成。怪郎蓦地唤卿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