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来汉中凡三年,大山小山行欲遍。今年复有东川行,大抵势随岗阜转。
石头荦确颠且危,不独心惊梦亦战。利州城北到朝天,又是川行山一变。
悬崖皴涩留苔青,石罅阴森郁松茜。得诗数语疑有神,得酒百杯亦不倦。
回环应接奇无穷,乃见平时所未见。落落参军正紫髯,行行御史真铁面。
相看大醉复长歌,灭没春鸿天一线。
王郎五载一相逢,写出云峦别思重。仿佛摄山风月夜,秋窗同听六朝松。
车如流水马如龙,从此诸郎不得封。无限外家多败类,独馀马氏著谦恭。
宦情何处好,名遂更还乡。万里思君意,山高复水长。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漫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