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尤其是颔联中“常”“偏”两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生才之地,有相如、赋草子云奇字。仙吏放衙,还讲学、人拜南州夫子。
郭绕桑麻,堂陈琴瑟,风俗归淳美。纵容为政,平生学可行己。
可惜十上公车,两登荐剡,才饮巴江水。畴昔风流,盛文藻、白袷乌巾名士。
剑拂衡湘,气吞云梦,笑夺曹刘垒。登临回首,莫提少年心事。
汉家西北云中郡,大漠苍苍鸟飞尽。代马风沙远斥边,秦人榆柳因成镇。
纥干迥隔雁门高,句注斜连稒阳近。何年三筑受降城,单于射牧今谁问。
烽火曾照甘泉宫,幽并亦在胡尘中。君王抚髀思颇牧,玺书夜册将军功。
山东才人近开府,帷幄运筹似其祖。绝驱区脱静芦笳,尽日辕门寝鼙鼓。
黄郎任侠二十馀,手持一尺司马书。西投开府献奇策,分庭愿作诸侯客。
燕郊去骑嘶春草,狐白之裘紫貂帽。边风二月吹马倒,一川碎石飞如扫。
杨六寨前人迹稀,阴山何处飞狐道。匕首腰间照雪光,檄成楯鼻不可当。
班生早勒燕然石,归来典秘兰台郎。
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
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
残照隐,花外村。疏树蔼,水边门。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
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
珊瑚笔架旧家声,人自温醇学自精。宝翰沸漓承辱赠,还将木李报投琼。
箕,四星形状如簸箕。箕下三星名木杵,箕前一黑是糠皮。
忆别三年泪满襟,音容缥缈梦难寻。痴情欲化随君去,恐负遗言一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