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尤其是颔联中“常”“偏”两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郡西山畔旧禅宫,朝暮风烟多不同。已见楼台翠微里,更闻钟鼓白云中。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清色、瞳眬来到。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帝梦非熊起旧邦,侧思贤佐隐京江。三边羽檄来金殿,五色龙函到石淙。
范老甲兵胸有万,李侯才气世无双。临戎制胜寻常事,早见边城筑受降。
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
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后妃应献茧,喜色开天颜。
清徵有逸仙,畴昔下南极。紫气远成图,照此太白域。
芝田手所耘,地灵亦知啬。云根一十八,斸握安可得。
惟馀乱峰间,乔林竦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