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州刘使君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清闲的日子里您定当临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
每当送客之时,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则大多漫步登上水心亭。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加美丽宜人。
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之时有谁像我一样能够侧耳倾听?
注释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晓来:天亮时,拂晓时分。
郭:城市。

赏析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擅长乐府诗著称。但七律也有可称道者,这首作于宝历二年春天的《寄和州刘使君》就是其中的佳作。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首联开头一句,既叙述与刘禹锡的离别之情,也惊叹于他的谪贬宦途。张籍时任主客郎中,而此时刘禹锡还在和州任刺史。一个“犹”字,既是惊叹,也有几分无奈。毕竟,自永贞革新失败以后,“二王八司马”被贬,刘禹锡就开始了谪贬生涯。元和九年虽奉诏回京,两年后,因《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执政,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据《唐刺史考》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年)任和州刺史。所以,第二句写出了正因为仕途蹭蹬,刘禹锡只能寄情于和州的山水,在这大好春光中,赋诗饮酒。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颔联承上句展开,当然这是作者想象的情景。张籍会想到,刘禹锡会在沙口堰送别客人,在水心亭看花赏景。沙口堰与水心亭都在和州,和州又是张籍的故乡,所以,如此情景诗人便不难想象。看这前两联,我们不禁会问:刘禹锡身为刺史,为什么如此闲适?这只不过是他借以来排遣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寂寞与无奈。所以,清代唐诗评论家黄生说:“赋诗饮酒,送客看花,皆极写使君之闲。夫使君作郡,不宜闲者也,不宜闲而闲,则作郡非其所乐,意在言外矣。”(见《唐诗摘抄》)诗中用曲笔写出了刘禹锡谪贬后怀才不遇的无奈。饮酒赋诗,送客看花,虽然看似闲适,但这实是逃避残酷的现实,转而寄情于当地的山山水水。不过,这里的闲适是写刘禹锡,是作者赠答的对象,而非作者本人,这与以往的高考诗词有些许细微的差别。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尤为精警。这一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与王维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联中的白和青二字,一个写出江城水气的氤氲,一个写出雨后山川的苍翠鲜艳。字里行间是以写景来安慰这位远在家乡的朋友,也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也难怪明代钟惺说:“张文昌妙情秀质,而别有温夷之气。”(《唐诗归》)中唐诗坛,有如此的好句,也是颇足称道的。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尾联结句,诗情更远,醉中高咏,一方面是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另一方面,“有谁听”三个字以问句收束全篇,给读者留下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醉中高咏究竟谁来听?深处和州偏远地区,纵有满腔抱负也难以施展,对刘禹锡的境况,作者不免有几番怀才不遇的同情和慨叹。另一方面,醉中高吟只有作者知道,所以,只有作者能够知晓对方的心声,可以说,作者与刘禹锡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知音吧。所以,后来刘禹锡酬答张籍时说:“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可见,他们心灵相通,惺惺相惜,互为知音。

  纵观全篇,作者没有通过大篇幅的论述来安慰失落中的朋友,而是以想象中的活泼的写景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和安慰,表达对仕途坎坷的朋友的同情。构思新奇巧妙。字句清雅,意境悠远,尤其在写景方面别具一格,颇受后人称赏。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青袍如草。得意还年少。马跃绿螭金络脑。寒食乍临新晓。
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自欲胜留春住,风花无奈飘飘。
云,三秋桂子,山名载于图经,余顷为郡掾,尝见之
晦庵老子修行久。问禅金粟曾回首。截竹是禅机。吹破粟玉枝。
西湖秋好处。承得昭阳露。香透月轮低。来薰打坐时。

开过南枝开北枝,天心冷暖花能知。请看花落仍留子,正是人间渴望时。

小玉飞琼动静俱,几回当面笑愁吁。眼波第一防他觉,不审狂郎解得无。

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

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厖然大物尚酣睡,问此何兽其名狮。开辟以来四千载,百兽无如汝狮大。

昂头一吼元时代,四蹄蹴踏全世界。驾驭者谁奇渥温,今古英雄共崇拜。

奈何如今易驯服,气息奄奄睡不足。环汝榻者欲逐逐,思寝汝皮食汝肉。

狮乎狮乎死期促,何来童子佩韘{韋巂}?浑身是胆气吐霓,此时鹰瞵球东西。

两手放出千狻猊,玩弄猛兽如孩提。大声急呼狮起起,沉梦一破千年迷。

是何意态雄且伟,认得故人连氏子。小儿游戏壮夫技,一笑相看画图里。

愿儿莫作图画视,有志竟成亦如此,旋乾转坤在人耳。

廿纪风云狮摇尾,看儿挥鞭九万里,吾与而翁拭目俟。

张郎贻我砖一枚,乃自官奴城下来。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龙骧将军三级塔,不有赵逸谁知哉。

顽质块然瓦砾比,故应起灭如飞灰。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

当其抟埴为胚胎,岂意琢削为砚材。檀匣锦茵一位置,遂登几席离尘埃。

竹头木屑无弃物,焦琴柯笛有别裁。苟非因才妙驱使,岂免掷弃荒烟堆。

自来物物有遭际,抱才何患终沈薶。独恨不识王右军,为把栗尾书麝煤。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非无千秋万岁字,寒芜蔓草空徘徊。

尔独因缘结翰墨,龙尾凤味相朋侪。我歌此歌三太息,古今貉邱土一抔。

二载弦歌潞水濆,歌声上彻九阍闻。孔门原宰推高第,汉吏文翁自不群。

几处棠阴连绿野,双看凫影入青云。情知百里淹贤路,且为苍生借使君。

论功直与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不使落汤频下箸,终令骨醉耐春风。

朔风厉严气,玄云结层阴。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踯躅兽强顾,惊鸟辞故林。路滑局峻坂,缘云上嵚崟。

挽藤断人迹,反畏跫然音。藜藿不充肠,况乃饥鼯侵。

开门望晴霁,白日肯照临。不忧冻馁逼,所怀四海心。

聊兴漆室叹,不待雍门琴。

拔剑王郎歌莫哀,竹西今见画图开。好寻东阁题诗去,更约平山载酒来。

何处玉箫遗曲谱,谁家红药有池台。十年一觉扬州梦,头白惭无杜牧才。

一年好处艳阳天,风絮苔红意惨然。寂寂妍春空造化,炎炎畏日乍威权。

香盈脾蜜蜂衙歇,泥足梁巢燕寝便。旋坼酒香浇郁气,园林青杏落诗笺。

乔倩香埋落北阡,伤心不忍说蓝田。空怜死有招魂赋,自恨生无种玉缘。

百川赴海海不满,志士意长日月短,金丹九转成功晚。

台山采药听清猿,剩欲投簪寄閒散。

枕上闻朔风,夜半声策策。
晓来繁林空,落叶卷庭石。
乘运固其然,芬菲岂自惜。
悟彼归根言,独与至人说。

薄暮长陂林悄悄,短筇迟影发苍苍。群阴消尽人同老,一气潜生天渐忙。

学雪梨花偷试白,宿梅春鸟误啼黄。无端恼乱东溪竹,叶叶西风背夕阳。

拄杖头边,草鞋跟底。
随缘放旷,隐遁过时。
岂谓业债难逃,复落他家绻缋,
扶病拖泥带水。只得竖四横三,
乘时拽取取。正续山与云黄山斗额,
为复是神通游戏。为复是法尔如然。
不见道,浙东山,
浙西水,四海五湖皇化里。

最爱长江簿,诗篇回绝尘。吟肩余耸削,文胆独轮囷。

落叶荒祠里,孤坟野水滨。仙灵如寂寞,应忆孟家邻。

名园缥缈寻给孤,韶石磊落似砗磲。灵鹫宝林皆飞走,西域天竺东来储。

刹土毫光万里照,雁荡灵湫寓梵书。韶州之北舜张乐,韶州之南佛结闾。

白象辚囷兽蟠地,朱门灼烁金为居。香藤古树曹溪口,美室良田鹫岭初。

诸天高阁鸣钟磬,半夜长廊击木鱼。累朝受敕帝为护,八圣延光皇作誉。

法宝螭文首天语,虞书周诰锡当宁。眷兹大鉴属全智,故来一人谓起予。

况今纷纷学孔辈,视为月窟奔蟾蜍。阙里沙门道非隔,南华东鲁近通渠。

三千万忆周儒释,缝掖袈裟互卷舒。杏坛菀茂当兰若,作礼威仪比曳裾。

小子何当来忏悔,跏趺踧踖复与与。叹息孔庙蔑由至,遥瞻曲阜帝农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