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笑笑你真是一个杰出不群的可爱的人,不妨多多地开口笑一笑,只要你开口一笑,就能使满座生春。

唱到让人皱眉时你却面带微笑,醉到让人坐起喧哗时又微皱眉头。无论是皱眉还是发笑都合人心意。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格。

子文:即严焕,乾道二年(1166)至五年(1169)通判建康府,与辛弃疾同官。侍人:侍女,侍妾。

侬:你。江浙一带方言称“你”为“侬”。嶔(qīn)崎:本是指山的高峻,此喻人骨鲠俊拔,杰出不群。《晋书·桓彝传》:“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顗所重。顗尝叹曰:‘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笑:这里是喜爱、羡慕之意。《诗词曲语辞汇释》:“笑,欣羡之辞。与嘲笑之义别。”

坐:自然自然而然地。一说通“座”,指在座的人。生春:使人欢喜,让人高兴。

颦(pín):谓皱眉。

宜:合适,适当,适宜。

赏析

  此词具有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上片称赞严子文侍女不同流俗,才貌出众,频频发笑,满座粲然,不断带来欢乐和活力。首句用吴语“侬”称呼侍姬,所谓“吴侬软语”,想必这一位侍姬是吴人,“侬”是她的家乡话。作者用“桓彝嵚崎历落”这个典故来形容侍女,这就等于说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杰出不群的值得钦佩的伟丈夫式的人物。这作为对一个侍女的歌颂,确实有点不伦不类。这当然不是作者没词了,不懂得用典而胡乱比附。以他这样一位写起词来“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的大家,不可能不懂用典,更何况他“其秾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为女人作艳语,原也当行。那么就只有从文字的本意来理解了。这就是说笑笑一定有其不凡之处,所以作者才会许之以如茂伦那样的嶔崎历落,可钦可羡之人。古时侍姬,固多不凡。如张愔之关盼盼,石崇之绿珠,但那还多是忠于故主而已。而这里的笑笑,可惜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其主既未故,那无妨反求之于辛弃疾所钦羡的事物。辛弃疾此时在建康作一行政之副职,且是“添差之员”,形同虚设。以如此之壮年,抱一腔热血而来的盛气之英雄,仅给这样一个冷板凳坐,其心情之抑郁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他在这同一时期作的《满江红》中就说:“笑人世苍然无物。”他对于主和派掌权的这个朝廷,认之为无人,也是理所当然的。对满朝公卿将相视之为“无物”的辛弃疾,却以“嶔崎可笑”许一侍姬,以这些猥琐的须眉作衬,则红粉之磊落也就非常形象、可以感触的了。

  下片写笑笑的颦笑。她“歌欲颦时还浅笑”,让人舒心;“醉逢笑处却轻颦”,使人清醒。南宋小朝廷是一个萎靡世界。在这时,每一个有良心的人,歌时应当是痛苦的,但这还是一般的感情。而她却于痛苦中反要浅笑。这不是写她麻木不仁,不是写她纵情欢笑,而是说她在本来欲颦之处,却发出了“浅笑”。这就透露了她这笑含有凄伤之情。这无法或不屑纵声的“浅笑”,只能是嘴角那苦苦的一撇,是冷然的微哂,是欲笑不得之强颜。总之它是内心痛苦之极的一种反态。长歌当哭,它是比哭更凄惨得多的。是以当别人快乐地喝醉了酒,作出种种丑态时,她却又不由地皱起了眉头,一股讨厌鄙弃之情溢于眉宇。这一颦一笑之间,就把她那种高傲的秉性,活脱脱地写了出来。正如屈原之“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一样,她是很有点不同流俗而别具慧心的。这两句词中也可以看出笑笑的杰出之所在。在那样的社会里,竟有这样一位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反而很有点脱俗超凡的女子,的确令人高兴,无怪乎作者要由衷地赞叹她“宜颦宜笑越精神”了。颦其所颦而笑其所笑,是以曰“宜”。那么这个“精神”就不单是指她那一种女性的美的外露,而更是指她一颦一笑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从这里可以看到辛弃疾对于这一种傲态的钦佩,无此傲态作为底色,则轻颦浅笑,都显轻薄,徒见其不“宜”了。那么由此可见:笑笑的颦笑,定与抗战派的思想感情合拍,这固然是当时广大人民的普遍意愿,也不排斥她就是因坚持抗战而获罪以作奴婢的家属。因而她的见解很合乎辛弃疾的思想,所以才有“一笑坐生春”的感觉。可以想象得到:他们在此家宴中高谈阔论,笑笑时发如花妙语,说得那样中听,有助豪情,使人感到周身舒畅。故此作者对于的“开口笑时频”寄予了那样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当此之时,酒酣耳热,小小天地尽是他们主战派的世界,更难得的是,红粉居然知己,所以就更感到她越笑越精神,她此时,已完全不是一个歌舞妓,而直是他不能不钦佩的嶔崎历落的大丈夫了。

  这阕《浣溪沙》词虽是赠妓调笑之作,全篇俳谐有趣,但决不是纯粹的无聊文字,那怕是从仅仅不小瞧侍姬这类卑贱的小女子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不凡。他把一位侍女抬高到了这样高的地位,这就完全不是庸俗的捧角儿,而是他把对于祖国的热爱看得高于一切,用以衡量一切:谁不爱国,谁不维护国家的统一,虽卿相君主,他亦视为“无物”;而赞成国家统一的,则虽歌妓侍女,也可以许之为“嶔崎历落”之人。从这个侧面,令人又看到了辛弃疾对于祖国有着无比深挚的感情。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的感情,使得他颠倒了对于大人物和奴婢尊卑的陈腐见解,从而具备了进步的立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五年(1169)辛弃疾任建康通判时,是辛弃疾在同僚严子文的家宴上,赠给严子文一位名叫“笑笑”的侍姬的调侃之作。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畏日才宵匿,谁教烛又添。明虽无可恶,看得故成炎。

漏永风如禁,膏残饮未厌。万枝何用许,一点有人嫌。

蛾命那知惜,虫花懒复占。吴牛应自笑,何事畏银蟾。

独倚秋光岸,风漪学簟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叶堕平台月,香消古径云。强歌非白纻,聊以送馀醺。
改岁晴和两月悭,雨声兼闰湿长安。
江海已挟春风嫩,朔雪犹飞腊月寒。
老境亟寻篝火暖,此怀不放酒瓶乾。
珠幢玉蕊明心目,写入清吟异日看。

宇宙冥冥四月时,小斋吟眺苦低垂。江城地僻莓苔老,山径云深草木滋。

密雾蒙蒙笼翠幄,轻烟冉冉散青丝。楚宫幽佩劳魂梦,西望巫阳祇自悲。

引罢琳宫祝寿班,团团初日上云间。
微风不动靴袍暖,千骑无哗锦绣环。
一色新花迷远近,十分和气满江山。
边城尽日闻箫鼓,岂料今朝有此闲。
单衣初著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
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歛神钱。
黄鸡煮臛人停筯,青韭淹葅欲堕涎。
丞相传闻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

老夫对客常思卧,谁写疏枝剧可怜。浑忆扬州唤吹笛,梅花岭上值新年。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谥易徽名正,恩加戚属优。
素心潜道妙,盛化秉坤柔。
握玺终存汉,为梁实配周。
愿书班马纪,万古播芳猷。

共有方岩志,鸣桡入永阳。山疑子午谷,水是武陵乡。

石室罗星汉,风泉积混茫。直寻前代迹,多见昔人狂。

龙德存幽侧,神功大晦藏。会须乘白鹿,莫倚过灵羊。

采秀青林杳,看云白业长。傥逢蔡道者,为彼出迷方。

文人更相轻,此事古已然。况今衰薄日趋下,谁从屠钓推贞坚。

监官独有彭夫子,汲引幽遐世无比。郭泰人伦许劭评,坐合末俗敦懿轨。

胡山阳羡一书生,卖药来栖海上城。新诗满箧不堪煮,瘦妻病母愁空铛。

君能裹饭相寻数,不使颠连赴沟壑。属和羊何世并称,谢家群从多名作。

吾宗福柱才弱龄,亦有林生初发硎,昨者携诗走门下,辱君奖借增光荧。

归来佳咏相传示,贱子姓名蒙录记。无盐刻画难作容,小巫神气徒深愧。

海内名高汪与王,娄东合肥不可当。清真共挹王方伯,雄健皆推曹侍郎。

吁嗟我党多贫贱,朱李才华世方见。渐川隐者释东关,老成得自千锤鍊。

杜陵声誉早著闻,番禺屈子尤不群。陆姜李顾及三魏,直上皆欲干青云。

自余才俊分超轶,推挽后先安可失。读书曾不慕浮荣,仆与南村同矩律。

令弟从知慧业深,许身直欲比南金。辞官虞寄多幽兴,卜宅陶潜有素心。

清文秀句人争诵,博取诸家能错综。连舍相呼应不迟,青青池草西堂共。

企望风流今几春,何当携手作情亲。他时傥遂观涛约,并挹琼枝玉树新。

雪明万仞邺西山,杖履平生几往还。满眼京尘空对画,何时真似两翁閒。

䰀鬌高髻宫样妆,天风飘飘云锦裳。心华未肯开桃李,纵有粉黛难辉光。

怪渠何事长背面,百岁风花能几见。云收雨散易伤神,齐鲁姬姜颜色变。

当时画史笔亦神,风流酝藉作欠伸。丹青意在毫素外,纵使貌得非天人。

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几多宠极爱歇时,失意长门暗宫里。

老人耳冷不欲闻,世人儿子徒缤纷。摩挲喜见法眼净,为君起炷炉中熏。

半掩柴扉睡正饶,儿童忽地唤行樵。山人不是全然懒,只恐天寒雪未消。

底物最牵吟,秋苔独自寻。何时连夜雨,叠翠满松阴。
湘岸荒祠静,吴宫古砌深。侯门还可惜,长被马蹄侵。
蚩蚩女妇太无知,吃菜何须自苦为。
料想阿童鞭背后,心中虽悔可能追。

风流缱绻,问粉褪香消,为谁凄惋?斜阳舞倦,但西园草遍,玉阶苔暗。

无限芳菲,都被金风暗换。付谁管,有瘦绝黄花,相对依黯。

风雨禁未惯,记趁暖随香,惹人团扇。愁长梦短,影翩翩、怕向画栏重见。

露叶霜条,恨满芜台废院。漫销减,约良时共寻芳伴。

涌壁千寻古面颜,仰凭天柱俯仙关。松间雕镂轩墀月,未许诗人见一□。

渚宫花落雨霏霏,春尽江南客未归。多少东家胡蝶梦,相思并逐彩云飞。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