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注释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
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
则:连词,那么,就。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方:见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富足。
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其:那。
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俟:等待。
能:动词,能做到。
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如:连词,或者。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愿:愿意;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鼓:弹。
瑟:古乐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舍:放下。
作:立起来,站起身。
撰:才具,才能。
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暮春者,春服既成:暮春:指农历三月。既:副词,已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
喟然:叹息的样子。
与:赞成。
后:动词,后出
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
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同“暮”,晚。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平时,平日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6.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猜你喜欢

瑶池人摘几番桃,月下犹吹弄玉箫。为病书符何日了,云軿看即下丹霄。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管弦回烛无限情。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
安有太平人不平,人心平处固无争。
棋中机械不愿看,琴里语言时喜听。
少日挂心唯帝典,老年留意只义经。
自知别得收功处,松桂隆冬始见青。

华山畿,天地为情转,生人作鬼妻。上有石莲花,是侬洗头池。

献策黄金阙,之官岭外州。送君离恨少,江水共悠悠。

谁将烟艇过西湖,写得梅花入画图。八卦推馀白昼静,焚香何假博山炉。

朕念邦家历万几,幸卿相与久维持。孜孜广道诹询处,蹇蹇封章纳诲时。

半世奇勋惟我重,一生忠节自天知。南归奚事将为赠,金石诗篇壮羽仪。

洞原路冰山径微,二子日游过夜归。岩宫割刻遍览读,马时跄跌泥在衣。

顷来烈风号季冬,雪霾不见五老峰。苦心数子守寂寞,我病讲堂虚鼓钟。

二子此行真特奇,异时独往今可知。虎吟狐啼且不惧,肯使杨朱泣路岐。

端阳竟渡楚江湄,纨裤分曹唱健词。
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娥眉。

李铁鎗,人之杰,将之强,手持铁鎗丈二长。铁鎗入手乌龙骧,龙精射之落搀抢。

皇帝十有二载秋七月,红凶西来寇西浙。防关健儿走惶惶,铁鎗一怒目眦裂。

十万赭衣暗城阙,铁鎗乌龙去明灭。须臾化作风雨来,净洗铜城满城血。

呜呼,殪猰貐,屠封狼,铁鎗之锋无与当。胡为将星昨夜坠昱关,铁鎗一折天无光。

天无光,人伥伥,云台倚天云潜伤。天子赠忠良,祠以血食冬青乡。

呜呼,归来乎铁鎗。

夜半山中布谷啼,离人归路梦中迷。深乡三月青苗老,犹有荒田未得犁。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嗟嗟蚕妇莫忧寒。

孟光身上无衣完。

黄花近间白,叠叠献秋妍。佳色虚棂映,寒香小牖传。

交芳同结绮,并巧斗连钱。来往无烦问,相看自可怜。

落花水流春满路,走红鞠鞠罗尘步,绣襦鸳鸯暖香雾。

暖香雾,酒光狞。红映肉,太娇生。

初日黄陵庙,微茫楚塞分。烟中尘漠漠,祠下水沄沄。

丛冷葳蕤竹,湖荒散漫云。何人酌椒醑,寂寞酹湘君。

佛桑花底坐凉飔,正是幽闺七月时。作画应知特健药,镌书须倩伏灵芝。

甘回齿颊梨拳破,碧照衣襟竹个垂。欲寄美人摇落思,芭蕉和露写新诗。

我所思兮玉山之岧峣,?夫容兮凌青霄。谪仙一去已千载,至今谁续《庐山谣》。

熊侯家住剑江侧,惯扫秋山之黛色。闻余此兴为写之,彷佛梅仙旧时宅。

梅仙兮何在,邈清风兮沧海。蹇夷犹兮孤舟,吊遗迹于千载。

舟中所载非凡流,羌故人兮李与周。按玉笙兮明月,下黄鹄兮清秋。

洞天兮石扇,苍崖兮路转。横余剑兮视八荒,访蓬莱兮几清浅。

张侯兮昂藏,骖白鹤兮青霓裳。窥玉梁之宝笈,醉石髓之琼浆。

千岩万转路莫测,酒酣一笑三山窄。待得君王赐鉴湖,锦袍重访山中客。

灵岳何年帝子游,遗踪閒得共冥搜。千寻怪石看疑堕,万壑长松听欲流。

寺记齐梁馀断碣,人思李郭有虚舟。凭高久坐烟霞晚,一笑真成汗漫游。

襆被登车谢九阍,三年囚首一身存。贱同厮养孤臣分,生到边庭圣主恩。

籍削寄名归卒伍,魂销凭梦返家园。白云南向肠凄断,鹤发东风正倚门。

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讵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