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堆赋并序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世人都以为瞿塘峡口的滟滪堆是天下最为危险的地方,凡是在此船沉舟覆的人,都把原因归罪于这块巨石。以我看来,它倒有功于这些人。蜀江融汇很多支流而奔流到夔州,水势浩大,奔流滔滔,横跨宽阔的原野,但是,流到三峡之中,这峡中的宽度,还不到蜀江的十分之一。如果不是夔门的滟滪堆首先阻挡在三峡中,那么江水必然飞流直下,奔腾而泻,其锐势必定直冲瞿塘峡口,它的凶猛险恶之势,必定不仅像现在这样。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要为它作赋,以等待那些好事的人试着观察之后,慢慢地去思考。

  天底下最有规律的事物,要算水了。江河的浩大和大海的深邃,都可以让人们用意识去揣度。但是唯有它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是随着其他事物的形状而变化,因此,千变万化而又具有自然界的规律。它奔腾飞流,汹涌狂怒,具有万夫不当的势力。要使它回转蜿蜒流动时,唯有圣人才能够让它这样听话。

  我乘着小船到瞿塘峡口,观察滟滪堆的险要、雄奇的气势,然后明白了它之所以在峡口顿开之时不离开此地,本来是有原因的。那蜀江从远处滚滚而来,浩浩荡荡漫流于平原沙洲,流经千里而没有受到阻挡,它的水势也就骄纵而暴孽势不可挡。忽然来到峡口,逼近狭窄之地,就像让万顷之水猛然汇在一个酒杯中。这大水还不知道有三峡,于是就猛然暴怒地疯狂冲击滟滪堆,喧闹着发出震天的吼声,尽力与这块巨石争斗。滔滔之势就像万马奔腾从西而来,忽然遇到孤城当道,就像动用攻城的战车一样竭尽全力扑到这块巨石之下。但是,这块巨石就像一座城垣坚不可摧,滔滔江水就像攻城的敌人,剑折箭尽,只好弯弯曲曲绕着城垣缓缓东流而去。于是,滔滔的江水汇入瞿塘峡口,安然平缓地东流而去。

  啊呀!事物本来就存在因安逸而生变故,处于危难而得安全的规律。按照我的说法推而广之,也就完全可以知道事物变化的道理是自然界固有的。

注释

滟(yàn)滪(yù)堆:旧时为长江三峡著名险滩。俗称燕窝石,古代又名犹豫石。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峡口。因航运障碍已被炸除,巨石存于重庆三峡博物馆。

归咎(jiù):归罪。咎,罪责。

夔(kuí):夔州,治今重庆奉节。

浩汗:即浩瀚,水盛大的样子。

十一:十分之一。

龃(jǔ)龉(yǔ):原义是不融洽,这里是阻扼的意思。

不啻(chì):不只,不仅。

崔嵬(wéi):高大。

喧豗(huī):轰响。唐李白《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

迤(yǐ)逦(lǐ):曲折连绵。

滔滔汩(gǔ)汩:水涌流貌。

物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篇纪行赋。此赋作者对滟滪堆提出了不同于世人的独特见解,解释了滟滪堆有功于人的原因,阐发了世事“有以安而生变,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道理,显示了哲学家、政治家的眼光。全赋行文层层深入,句式灵活,少用典故,语言平易而生动,气势恢宏而急缓有致,体现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文风。

  这篇赋写得很有特色。赋前有一篇小序。一般这种性质的小序,都会交代写作的缘起,但苏轼为文,颇为不拘常格。他直接从议论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世以瞿塘峡口灩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於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於斯人者。”然后说明“有功斯人”的原因。序中的内容与赋的意思基本一致,内容几乎是重复的。序是平直的表白,赋是华彩的铺张。

  此赋共分三段,行文层层深入。第一段,先从大处落笔,讨论水的特点。“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水有质而无形,其千变万化,掀腾勃怒,使“万夫不敢前”,而水是至信的,是有规律的,只有懂得它的规律,才能使它“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在这段里,作者认为水有这么几个特点:水是“天下之至信者”,是世间万物中最讲信用、最守常规的;水可以测量,但它“不自为形”,自己没有自己的形态,而是“因物以赋形”,它的形态随着承受它的量具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点很显然来自道家;因为这个原因,水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有常规可循,言外之意,你不能把握水,但你可以把握盛水的单位。接着,作者来了一个总结:当水腾跃发怒的时候,即使是万夫也不敢到它前面去,但遇到像大禹那样掌握了它的规律的圣人,它又显得极为驯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引出他要讨论的中心——崔嵬的滟滪堆存在的价值。

  第二段是此赋的重心。作者先极力地描写蜀江的浩瀚,蜀江在作者的笔下如同楚天风雨,挟势而来,锐不可当,骄逞恣肆。江水在入峡谷之前,一路狂奔,都没有遇到阻隔,弥漫浩瀚,横流奔放在广阔的平原上。当它到达逼仄狭窄的峡口,猛遇障碍,不可一世的它显得极为暴怒,于是使出浑身解数与之争斗,结果却失败了。于是,精疲力竭的蜀江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有限,一改骄狂的态势,“安行而不敢怒”,滔滔汩汩地流入了峡口。作者以如椽之笔,寥寥数语,写出了蜀江的气势:“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蜀江远来兮,浩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又用巧妙的比喻,写出蜀江与滟滪堆之战:“而战乎滟滪堆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奔腾而来,骄不可摧的蜀江终被灩滪堆驯服,最终“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蜀江水流崄悍可畏,幸而有滟滪堆,减缓流速。这就是滟滪堆的功劳所在。

  第三段是作者的结语,从对蜀江遇峡的观察中,他感悟出了“有以安而生变”“有以用危而求安”的人生哲理。并且说,倘若领会了这个意思,并将其推广运用,也就可以了解事物的必然规律。这是在告诉读者,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在这里,作者将世间万物的运行分为两种:一种原来一直是平稳的,但运行发生突变;另一种,开始行进在风险中,越过这样的风险以后走向了安宁。就如人生,有人一帆风顺地起来,体会不到世态的险恶,倘若忽然遇到波浪,那么,人生将会发生极大的扭曲和转折,这样的扭曲和转折对于毫无准备的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有的人,一路坎坷,他却不逃避,不退缩,披荆斩棘,一直向前,终会走上坦途。

  苏轼为文,继承了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特色。气势恢弘,如同长江大河般雄浑壮阔。此篇对于他来说虽是小文,但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小序中的“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只此一句,便令人想见蜀江的宽阔和浩大。正文中的“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也有同样的效果。

  苏轼无论是为文还是作诗,都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在此赋中,“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兮”,“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就是用了拟人。前一句写水能像人一样听命,表现出其柔顺的一面;后一句更是将水比作一个骄横狂暴的得志之士,联系后文的人生哲理来看,极为贴切形象。而这篇赋中写得最好的,就是江水与岩石的搏斗几句,作者更是将这种手法用到了极致。他将这场争斗生动地比作是一场战争。说江水西来,如同不可阻遏的“万骑”,碰到滟滪堆,就像遇到了个座当道的孤城;于是,拿出“钩援”“临冲”这样的攻城工具,舍命攻取,但这座城却太过坚固,最后“万骑”的弓箭也用光了,利剑也断折了,结果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用写战争的语句来表现这场水与石的战斗,写得极为酣畅淋漓,极具表现力和震撼力。

  这篇文章语言平易,少用典故,融议论于写景,使说理形象化,是其艺术上的重要特点。虽然历来不受重视,但无论是其立意,还是其写法,都有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之处。

创作背景

  公元1059年(北宋仁宗嘉祐四年),苏轼还乡为母亲程夫人守制期满后,和父亲、兄弟一起,取道长江,经三峡而去汴京(开封),路途之中创作了三篇赋:《滟滪堆赋》、《屈原庙赋》和《昆阳城赋》。《滟滪堆赋》是作者见到长江有名的险恶之地滟滪堆之后创作的。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闲向园林点检。又见小桃开遍。切莫便飘零,且为春光留恋。留恋。留恋。待我持杯深劝。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

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
华堂瑞气如云。西风到帘帷才一分。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箫玉香中,烛花影里,听取捧觞低祝人。千千岁,看功名事业,都在儿孙。

平生惯见有司空,肠断苏州一盼中。此夜相忘千里月,他年应恨五更风。

坐中不乐无三粲,客里相逢祗两翁。急雨催诗更萧瑟,小窗寒夜一灯同。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剿猛虎,溥德翊飞龙。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春望山头松百株,若耶溪里好黄鱼。
黄鱼上得青松树,阿侬始是弃郎时。

  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托命牛衣,巢身蜗室。吊东幸之翠华,蒙尘枳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申胥之七日依墙,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栗难食。黄农虞夏,遐哉尚友之乡;南北东西,渺矣安身之处。

  在昔士衡有辩亡之文,孝穆有归梁之札。客儿饮恨于帝秦,子山伤心于哀乱。咸悲家国,共见词章。余始成童,便膺多难,揭竿报国,束发从军;朱雀弋船,萧萧长往,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两镇丧师,孤城溃败。三军鱼腹,云横歇浦之帆;一水狼烟,风动秦房之火。戎行星散,幕府鳔离;长剑短衣,未识从军之乐;青燐蔓草,先悲行路之难。故国云亡,旧乡已破,先君绝命,哭药房于九渊;慈母披缁,隔祗林于百里。羁孤薄命,漂泊无家,万里风尘,志存复楚,三春壁垒,计失依刘,蜀市子规,千山俱哭,吴江精卫,一水群飞。泣海岛之田横,尚无其地;葬平陵之翟义,未有其人。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远,何意人间,鲁酒楚歌,乌能为乐,吴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为兹赋,以舒郁怀。

  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弋;北部单于,遂击降王之组。岂高庙之馨,十七世而傍移,孝陵之泽,三百年而中断乎!此天时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国屯家难,瞻草木而抚膺;岳圮辰倾,睹河山而失色。劳者言以达其情,穷人歌以志其事。追原祸始,几及千言。寄愁心于诗酒,阮籍穷途;结豪士于屠箫,张良仓海。后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维昭代之代兴也。秉士德而绍王,丽旭日以承天,执帝柄而司命,聿岳镇而辰悬,扫旄头以静街,鞭角端以定边。穷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凯旋,崇文会武,东鲽西鹣。阅兵则法高司马,论都则赋雄孟坚。备礼乐于虎观,绝烽火于狼烟,法不更而泽久,兵不耀而威宣,俪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天子端拱无为,塞聪而治;羽猎灰五柞之场,歌舞纳三灵之地,震筵分枯莞之栖,泰阶起蜩螗之异。议论庙谟,干弋游戏;有道咏瞻乌而长叹,索公指铜驼而下泪,山未颓而黯然,海不波而潜沸。然四极未亏,三伦不易,草木寒于北街,星日耀于南极;闾左多游侠之徒,京华无憔悴之客。迨单于虎帐不朝,匈奴渔阳直入。辽水无声,医闾惨色;乌桓鲜卑之部,封豕长蛇之力,徙帐幕南,空群漠北。中行之背未答,赵信之城再立。使我燕领龙韬,霜矛雪戟。出榆塞而不还,坠犁天而长黑,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

  于是五帅不归,三城莫复,贼在背肩,寇侵肘腋。元子所以伤心,江统于焉太息。且也朝堂多水火之争,边徼有沙虫之戚;未拜郭隗,先诛李牧。熊罢夜而星沦,猿鹤秋而天覆。自蔽日之借丛,卒终星而丧国。继以中长侍之窃政,大长秋之尸祝,圣娆定中禁只谋,节让起北宫之狱,顾厨祸酷于三君,累若权延于五鹿,璇庭之壁玉几沦,虞渊之灵曜不浴,孤臣饮恨于属镂,硕士含辛而囊木。况夫疆场多事,边径传烽;恒落鱼门之胄,空夸马服之功。卫青未闻其扫幕,魏绛不见其和戎;庸邀汗马,策卖庐龙。及夫星明少海,天孚大横。殷丁河亳之志,周宣江汉之风,诛司隶之王甫,焚诬史之蔡邕。

  然兵由积弱,政以贿崇。敝簟不能止宣房之绝,勺水安得熄骊山之红;见伊川之披发,鸣天山而挂弓,笳鼓震于辽阳,旌旗明于塞上;问九鼎之重轻,窥三川之保障,嘶风则苜蓿千群,卧雪则騊駼万帐,定远非万里之侯,嫖姚无百战之将。登陴而鱼钥仓皇,入援而龙旗震荡;郅支绝献馘之期,介子断擒王之望,卫丁零叛于东胶,毛修之亡于乐浪。虽无刁斗之将军,尚有纶巾之丞相。山鸣石鼓,宿动金精,三辅之葌蓬春牧,诸陵之弓剑宵惊,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方鸿雁集其安宅,鸑鷟奏其升平,列九宾而告庙,开八门而受宁。忽焉五斗米之教起,三里雾之术成。秦晋蜂攘,豫楚蚁营,中横淝泗,南极湘荆。元帅给云台之仗,尚书开戊库之兵,或墨衰以莅金革,或班剑以任鼓钲。

  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王曰叔夫,君之寡兄,或撄白刃,有结丹缨。赤社隳而箐茅废,灵光颓而茂苑倾;式亏国族,深轸宸情,祭通侯于太牢束帛,戍王人与扬水流薪,帝子没而烟凝南浦,王孙陨而草遍空城。盗长陵之抔土,伤神洲之陆沉。彼何人哉,哀哉至今!

  矧夫上谷为鼙鼓之场,北海无龙蛇之阵;李都尉部曲不归,陆平原风流顿尽;叹马陵之道穷,嗟龙城之宵遁。国门则策画万千,旌节则功勋尺寸,干城为矛戟之雠,酖毒是盐梅之分。恒见耻于少卿之书,非所望于钱神之论。

  圣人励玉衡而靡音,垂翠裘而独闷,便殿空谈,平台屡问,赐金罂则执政为贵人之牢,望山头则延尉皆君子之吝。然主戚虽上法武宣,臣德则远惭廉兰,使臂逆而更难,养痈溃而莫吮。

  所以辽海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咸饥馑。瓜田藉以益繁,尤来聚而愈迅,遇王师若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茵;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洲之九郡。城郭胥沦,衣冠偕殒,犀兕有未赎之华元,丹青有不归之于禁。既度陕而叩关,复逾河而入晋,三千利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恨黄竹于千秋,落苍梧于一瞬,椒宫为血泪之湘君,鹤驾有呼魂之子晋,吊望帝以何期,矢叩阍而难进。可怜泪雨之昭阳,更有风尘之长信,桐棺坠马鬣之封,柏路掩龙輀之輴。

  当斯时也,四海惊飞,三灵恫震;溘灵飙而大招,吊五云而长恨。天上将军之铁马惊风,宣陵孝子之布衣扶榇,三百年玉座书移,十六世金铺夜烬。且也刘太尉留于苏北,琅琊王渡于江阴,哭秦庭而归虎穴,卜周鼎而陷龙浔。秣陵王气,黯然欲尽,易水寒风,悲哉正深。将军之树北偃,单于之部西临,假号子舆于城下,不立卢芳于雁门,借蚌鹬之利,逞虎狼之心。北阙之楼台调谢,西山之松柏萧森,太液翻而石鲸惨淡,茂陵废而玉盌浮沉。瞻山河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虽君仇之少雪,实国难之相寻。郿坞为燃卓之地,渐台兴剸莽之军;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使南朝天子,北府大臣,乌衣则披纶挥羽,黄葛则悬胆卧薪。器成错节,圣启忧殷。祖士雅雍州出牧,刘奉春冒顿和亲,组练艅艎者八百里,鲛皮犀属者十万人。

  庶几佛狸无饮江之志,老罴成卧路之勋,而乃东昏侯之失德,苍梧王之不君,玉儿宠金莲之步,丽华长玉树之淫。柏梁建章,则读西京之赵鬼;临春结绮,则号学士之孔嫔。吴歈越艳,鲁酒梁樽。先见乎玉杯象箸,后征夫酒池肉林,问蛙鸣于为官为私,御龙衮于若亡若存;视江都而为武,拟长城而不文,冠盖之银青俱满,朝堂之铜臭相因。但知安石之赌墅,何止元规之避尘,楚囚无新亭之泪,越绝非石室之音,南徐之甲兵不劲,淝水之草木无神,拜蒋侯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宁右则孔愉江总,阃外则祖约王敦,将相皆更始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宜其及矣,况有强邻。

  于是清人河上之师,天室通好之使,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致夫荆榛天地;苏属国之旄节终留,庾开府之江关永弃。衣貂帐之千里,逐龙驹之万骑,投鞭则淮水不流,饮马则长江无际,白羽死其孔明,绿帜亡其道济。

  嗟乎扬州歌舞之场,雷塘罗衣之地,一旦烟空,千秋景异。马嘶隋苑之风,蜃吐海门之气,潮上广陵而寂寞,枝发琼花而憔悴。巨鹿沙崩,长平瓦碎,豺虎相邻,蛟鲵远退。鬼有草社之谋,天同鹑首之醉,欃枪空铁甕之城,弧矢落紧山之垒。天子蒙尘,将军仗义,轵道降王,长安旧帝;朱酒舆榇之羞,青衣行酒之事。白日苍茫,黄云迢递。胡嫉之锦瑟新调,代马之丹鬃乍系;玄武池边,景阳宫里,莫愁之歌舞何如,长乐之钟声已矣,斜阳归而燕子秋飞,蔓草平而后湖月起;秦淮一点青烟,桃叶三声渔市,蘼芜遍于故宫,莓苔碧于旧内,平康之巷绝鸡鸣,锺岭之山空鹤唳;风尘萧索兮十二楼,烟雨凄迷兮四百寺。乌啼上苑之花,鹊噪孝园之树。故老吞声,行人陨涕;殷王子麦秀之歌,周大夫黍离之泪,天地何心,山河何罪?

  若夫龙种困而被奴,凤仪降而为婢,逐燕支而上驰,抱琵琶而北去,黑山之月年年,青冢之花岁岁,室处有荼毒之淫,趸发有髡髵之累。

  于是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横海伏波,戈船下濑。轨亡秦之陈胜,效安刘之翟义,诛殷通于戏下,斩甄阜于帐外。青雀烟腾,黄龙云迈。夸夫有投杖之心,鲁阳无挽戈之计,兵弱虏强,地柔人脆,伤心于王子白衣,绝望于将军蒲类;田横之五百军人,项藉之八千子弟。平陵东而黄犊可卖,大泽左而乌骓不逝。天萧萧兮不明,日荒荒兮欲曀;伤两镇之不归,痛孤城之已溃。闻楚歌则部曲萧条,听胡笳则征夫歔欷,国殇悲而阴雨深,战鬼哭而愁飙厉。烟草依然,江湖如是,毅魄归来,灵风涕泗。

  至若江关不见,乡国何方;坑既酷于新安,火复烈于咸阳。谷水无浮云之使,昆山非行雨之乡。姑苏烽火,檇李芜荒;草入语儿之馆,月明乡屧之廊。美人则紫薹黄土,英雄则白草青霜,风何为而惨惨,云何事而茫茫。礼魂兮春兰秋菊,吊古兮山高水长,悴琼枝而无色,零瑶草兮不芳。三秋桂冷,十里荷香,景光黯黯兮销魂,烟波漠漠兮断肠;夜不寐而隐隐,泪沾襟而浪浪。何日度莺花之月,何年归玳瑁之梁;燕巢枯柳,蝶舞空墙,垆头无小妇之酒,城东非少年之场。旧游零谢,独垒荒凉,归去而杜鹃啼月,力微而精卫填海。

  况夫国屯家难,先子云亡,访彭咸于药室,从墨允于首阳,留遗孤于庐垩,曾仗剑于戎行。济云帆之无路,匿土室而自伤,王章之牛衣空卧,马卿之犊鼻频穿;王尼之车长宿,范晔之麝空悬,任西华单衣见肘,孙叔敖馁鬼谁田。弱龄则海筹十六,短发则霜镜三千;惟我生之不辰,丁穷酷之苍天。

  若乃天南鼎定,浙右龙骞;刘文叔南阳白水,越勾践采葛飞鸢。乾坤重照,日月双悬,湖中贾勇,内地争先,司马秉中军之钺,虞人麾上将之旃;三吴渔猎,七郡风烟,扁舟势疾,三鼓气坚。余乃飘摇择国,踯躅行间。饮君亲之夙恨,郁家国之烦冤,短衣则东州亡命,长戟则西掖备员。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伍大夫昭关马渡,张留侯仓海龙潜,纨绮非封侯之骨,渔樵当用武之年,千里之月明鼓角,五湖之春泛楼船,鱼龙蟠于甲帐,裘马壮于戈鋋,锦氍毹三军高宴,金叵罗诸将扣舷。既充下乘,聊托中涓,草檄则远愧孔璋,入幕则深惭仲宣,涛寒震泽,风厉由拳,秦帝之椎未中,楚王之墓不鞭。时无文范,人非策权,龙衣逝矣,鱼服困焉。吴明彻之功名何在,秦武阳之拳勇堪怜,吴要离矛因风转,楚龚胜膏以明煎,高渐离之筑声往矣,徐夫人之匕首依然,亡楚之功不就,报韩之志谁传?兼以五马则寡君云梦,六龙则天王翟泉,三户亡秦之谶,九歌哀郢之篇。功成姬芈,名假苏燕,义公即劫,壮夫不还。王裒蓼莪三废,夏馥佣保十年,入林自愧夫介子退,蹈海深惭夫鲁仲连。管宁皂帽,箕子朝鲜,烟断营门之柳,霜凋幕府之莲。国亡家破,军败身全,招魂而湘江有泪,从军而蜀国无弦。哀哉欲绝,已矣何言!

  呜呼!余生于烈皇之年,长于圣安之世,佐威虏以于征,从长兴而再起;追怀故君,何臧何否。言念相臣,何功何罪。或旰食而宵衣,或坠簪而遗珥,或麦饭以自尝,或肉糜之勘耻。推本先朝,追原祸始,神祖之垂拱不朝,熹庙之委裘而理,罪莫甚于赵高,害莫深夫褒姒,惟屈氂下之狱,舆朱浮之赐死,虽大臣之无刑,非圣人之得已。至于五世伦宗,三朝旧事,指触瑟为良规,斥采芝为佞轨。使腥秽之北风,陷泥涂于南纪,殷深源之方略空空,王夷甫之风流尔尔。若乃威虏偏裨,长兴文吏,原非将帅之才,未有公侯之器,兴怀鸿鹄之形,颇见龙蛇之志,日日胡床之卧,夜夜钧天之醉,既一战之未申,渝九死而靡悔。黄土一抔,丹青万禩。

  余草木门庭,旂常家世,家淑人黄鹄之悲,先文忠白虹之气,非无德曜之妻,尚有文姬之姊,衣冠连于杜曲,姓氏通夫槐里。寄食无乡,望尘有地,范丹之甑长寒,卞彬之虱未弃,达士穷途之悲,壮夫歧路之泪。载念簪缨,言怀邦国,恨欲言而声已吞,愁将诉而泪沾臆,何必雍门之琴,无假武陵之笛。日月如驰,亲朋不识,独剑空囊,三江浪迹。人容鼓吏之狂,世笑愚公之癖,混缁羽之高贤,结屠箫之豪客 ,三桑生再浴之期,一饭有千金之值,望旧乡而云影苍苍,吊故垒而风声恻恻。蒋诩之径不开,王猷之舟时出。秋水迢遥,寒林萧瑟,野兽暮号,群鸦晚集,鹤唳霜惊,鸥眠月直,过耳伤神,仰天呔息。山气兮江光,春阳兮秋色。嫖姚空旧筑之坛,郎将有先陪之戟,蛟龙非遇雨之期,鲲鹏无御风之力,韩王孙之城下,知已谁人;宋如意之堂前,伤心何极。下江但见夫绿林,圯桥未逢夫黄石。此孤臣所以辍食而拊心,枕戈而于邑者也。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丛霄旧样亲传,琢就玉烟凝白。悠扬彩凤恰从云杪飞来,数声又趁鸳鸯歇。零落碧桃花,点春风如雪。清绝。更宜秦女,银筝唤取,楚娥瑶瑟。旋炙娇簧,只愁夜深寒咽。相看老矣,剩须陶写留连,尊前递把红牙节。归去画船时,满西湖明月。

山空木落彫繁卉,政苦蛮烟愁瘴雨。南枝此际特清奇,独抱孤真岩谷里。

水乡云路寡相知,惟友风姨交月姊。江南岁晏淡妆束,沙上无人薄梳洗。

丰姿潇洒态度闲,修竹疏篱茅屋底。罗浮日冷水欲冰,冻霭昏霾江路阴。

残雪消迟霜魄出,一梢寒彩明空林。人知鼻臭目善睹,岂知劫外春光淡荡春意深。

平生不识宋广平,但识铁石肠肚珠玉之胸襟。平生不识桃与李,奇松劲柏屹立千仞之云岑。

唯许孤鸾双凤见,岂容妒蝶狂蜂寻。幽香旖旎薰宇宙,芳流不尽古至今。

暮龄作事愧颠倒,听不以耳唯以心。瑶琴三弄枯树下,摩挲老眼观妙音。

西湖处士宁复道,东坡先生骨应槁。迩来八万四千载,只有梅花颜色好。

笛声高,旧梦醒,玉楼人去东风杳。横斜浮动未要论,奇芬不在枝头老。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径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还似识,相亲水鸟自忘情。遐方且喜丰年兆,万顷青青麦浪平。

赤涧蟠双阙,青山壮一门。放歌游远目,箕踞得高原。

地险劳天设,边戈厌日屯。庙谋新控扼,万里可雄吞。

小雨晚晴天,新凉欲早眠。缘悭杯酒里,愁入鬓丝边。

北地先闻雁,西林已罢蝉。悬知相忆处,千里共婵娟。

光风汎汎透晴沙,见此萎蕤一寸花。可是湘滨高数尺,不将墨汁代春芽。

重来已度昆明劫,秦声幽咽闻鷤鴂。流涕谁为万宝常,商弦促数宫弦跲。

层构初成一快登,新题招客共兹辰。凉风阑槛宜敲句,落日川原遥见人。

歌倚白云醒俗梦,醉餐黄菊笑吟身。他年更足閒中趣,野服茸茸称葛巾。

间关入帝乡,飞雪断羁肠。
天地皆明白,山川忽老苍。
柳眉遮旧影,梅额上新妆。
客里急先务,湖边问短航。

击筑悲歌记昔时,乌啼月落酒盈卮。羊昙悔踏西州路,虎贲空余北海思。

池馆尚存书散尽,衣冠非故燕来迟。田光刎首荆卿死,寂寞西风哭渐离。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