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瞻,生卒年不详,隋代文学家。中山曲阳(今河北保定一带)人。隋卫尉杜台卿侄子,官安阳令,曾奉敕编纂《编珠》,今存诗一首。杜公瞻为宗懔《荆楚岁时记》作注,并有意识地将《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方风俗与北方风俗进行比较。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雨飐仙舟似在空,故教蜡炬照江红。扶筇幸不虚灵境,载酒何辞信好风。
三月烟花荒徼外,二更宾主乱流中。州民他日传遗事,莫唤闲身作醉翁。
洞门双玉扇,隔岫窥云雾。袅袅三石梁,苔滑不敢度。
身似飘蓬卷。最难忘、雨萍风絮,饥驱愁遣。忆昔相逢燕市日,别泪今朝犹泫。
来握手、芒鞋重茧。月黑城东射虎路,绕秋花、竹马欢非浅。
参佐重,谋猷展。
多君倚马才名显。笑微躯、平津才扫,又寻卢扁。
回首软红尘十丈,争似桃花鸡犬。捉鼻事、吾知其免。
美酒兰陵应共醉,念黑貂、裘敝还须典。凭夜话,西窗剪。
题情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水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撏一半儿烧!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日上东华暖雾开,御河金水碧于苔。内廷擎出青凉伞,知是黄门进膳来。
閒庭露湿候虫鸣,世态炎凉话不平。别院扫妆簪白柰,新宫高宴锡朱樱。
群儿掇拾争矜贵,息壤丁宁订誓盟。桑下本无三宿恋,壶中仙历自长生。
踏沙徐人绿杨中,渐见祗园宝势雄。柏奋怒虬环古殿,花遗娇靥散春风。
娱心未放歌声好,对目难穷幻术工。共醉一时寒食景,不须庭际牡丹红。
金陵老叟康且寿,背井离乡避流寇。意气忼慨独自如,为我覶缕述所觏。
云自湖广惊烽烟,烽烟流照彻江边。钟山崚嶒忽破碎,石头陷没城空坚。
桃叶渡头血流赤,秦淮河内尸连骈。此身自问无生理,鸡号汤火鱼釜底。
伺隙兼旬由窦出,一家数口来逃此。此间地僻境最幽,黄发垂髫共欣喜。
桑麻掩映鸡犬喧,武陵仙境殊相似。我闻此语重躇踟,适君持画来索诗。
诗情即在眼前取,为君详述老叟词。如君意兴逸且野,好景一一为君写。
山青水碧桃花红,一笑门外烟尘空。
偻指永朝夕,三过夏日暄。正拟资规画,言将返鹭门。
君殷榆柳思,谓可谢笼樊。鲲身与鹿耳,依依雨露恩。
相戒息波涛,鸣橹送朱轓。
东风太恶。惯弄香簸粉,吹到妆阁。瘦损花神,乍转冰魂,潘鬓休教染著。
当年素手斜阳里,笑画意、折枝衫薄。怪寻常、一样时光,锁断绮窗珠箔。
惆怅芳容去后,小庭但剩下,无数霜萼。笛里吹残,尚带春寒,人不如春有脚。
更阑月、转郎眠处,幸早赴、罗浮前约。梦醒时、软尽刚肠,怕想额边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