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吊张曲江序》说张被贬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这是知人之言。用这段话来评《归燕诗》同样是适合的,《归燕诗》就是“托讽禽鸟”之作。
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是从民间来的,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当时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得不退让,实则并非没有牢骚和感慨。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仗马失刍豆,那顾一榻横。小儿衣挟楮,老妻钗堕荆。
心事独炯炯,眼力双荧荧。君恩未报偿,浩歌托沈冥。
上天不难知,谁能讯背盟。
闰月何多雪,閒居每一谣。剩寒欺乍暖,暴积继前消。
任使山增势,休令竹折腰。花拘将艳蕊,柳抑半青条。
鸟食迷原野,人踪减市桥。玲珑疏树映,宛转小风摇。
冷过听莺日,晴思堕马朝。藉冰衣免污,伏枕梦犹飘。
清绝怜披氅,风流忆舞绡。却须暄节健,宜瑞不宜饶。
万里桥南我旧游,琳宫梵宇足清幽。寒鸦几点道旁树,清磬一声江上楼。
访古先从碑碣认,醉归偶为管弦留。惟余一事惭佳节,七度都逢毷氉秋。
良宵耿不寐,皓魄烂华埏。夜气湛以肃,良理复其天。
神鱼戢比鳞,扬鬐逝故渊。倦鸟惜翮翎,瞻巢愤翩跹。
物性岂凿意,生遂悉其然。饶饶千金子,堂垂灶突烟。
狎客坐羽觞,鼓吹滋华年。一朝延比邻,捐崩更播迁。
执守宜中人,况复非圣贤。如有汶上召,为我谢迂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