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断绿衰红:一本作“断红衰白”。
②潮:一本作“朝”。
③宛相向:一本以此三字作上片结句。
④笑何郎、心似春荡:一本作“何郎心、似春风荡”。
⑤听娇蝉、声度菱唱:一本作“娇蝉声、远度菱唱”。

鉴赏

  “法曲献仙音”,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陈旸《乐书》:“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献仙音》其一也。”又云:“圣朝法曲乐器,有琵琶、五弦筝、箜篌、笙笛、觱篥、方响、拍板,其曲所存,不过道调望瀛,小石献仙音而已。其余皆不复见矣。”《乐章集》、《清真集》并入“小石调”,《白石道人歌曲》入“大石调”。周、姜两家句豆大体相同。九十二字,前片八句三仄韵,后片九句五仄韵。前片结尾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五言两句,后片结尾是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一句、六言一句,周、姜全同。

  “风拍”三句。开头两句对仗。此言深秋时节,江湖上生长着的荷花,被风浪摧打得叶断梗折、花瓣零落,一派萧瑟之景。“艳拂”三句,言放在室中的盆栽荷花却仍旧生气勃勃,红白莲花随着金风在水盆上起伏不停。以此与上三句的江湖上荷花作比,并切入题意。“过数点”两句,言随着夕阳的折射,空中飘来几点雨丝。此种意境与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异曲同工,都写出了秋天的气候变化。雨丝挂在红白莲花上,使词人觉得莲花也在为秋尽冬临而流泪悲哀。

  “宛相向”三句,述清晨莲花。言清晨,当玉井星坠向西边,彩霞从东方闪现之时,红白莲花随着微风发出飒飒的响声,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它们相对而玉立,仿佛两个娇女子在喁喁而语,并指点着说:“你看,你看,有一朵白云已经飞过了那远处小岛的上空。”“玉井”,即参星下四小星名。“寸藕”两句。言盆栽荷花的藕根虽短,但是如果折断它,那未其藕丝是抽扯不绝的,这就是“藕断丝连”啊。词人由此又联想到自己与爱人虽也是分隔两地,但心常思之也。“何郎”,即三国时的何逊,人称粉面何郎。这里借代词人自己。“半掬”两句。“掬”,离也。此言红白莲若即若连,似乎也感受到深秋的微凉,再听见寒蝉凄切,仿佛正在歌着《菱唱》曲,使寒意更加浓厚。“伴鸳鸯”两句,言盆栽的红白莲像鸳鸯般双宿水上,词人对花饮酒,自是一大雅事也。可是他偏不写饮酒,而是写酒醒后才发觉人已在床上,时候也不早了。这一曲笔,道出此词其实是词人的追忆之作也。

  全词以拟人手法,写活了红白双莲,并衬以词人自己的联想,写花即写人也。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你喜欢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绛蜡烧残夜未分。宝筝声缓拍初匀。斗枢光照坐生春。
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凤城西去断离魂。

江城流落岁还新,懒作雕虫问大钧。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

晚持禅悦嘉三白,晓簇春盘又五辛。肯把生涯供烂醉,黎明学不动心人。

老怀不与世情便,才说閒行兴翼然。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易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蛮烟一扫众魔降,说法凭空树法幢。域外贪狼犹贴耳,肯教狂噬纵村尨。

飘红穗。正夜静、蜡影昏如醉。想曾秋院闻筝,也向春城拾翠。

如今惘惘,楼外雨、和愁筝门闭。向空王、礼净名经,忏却脂香粉腻。

闻说今夜谁家,有年少群群,舞衫花似。咫尺银墙天样远,情绪懒、懵腾思睡。

正梦著、郁金堂后,那年夜、横波珍重意。又风吹、隔巷娇歌,梦游惊醒难记。

胸中戈甲一敌国,笔下篇章万户侯。龙门隐吏绝人处,百事随缘莫莫休。

曲塘风急水横流,百丈劳牵斗石尤。自古江湖分逆顺,不应回首羡归舟。

天上清流云片,人间名胜吴松。
两贤相厄已甚,赖有斜阳半峰。

向来无病学呻吟,色色悲秋夜夜砧。扳柘且求轩后药,操舟姑免项王喑。

王孙一饭且淮肆,弟子三虚谢孔林。朔雪不摧曷旦羽,长随彩凤嚇飞禽。

年馀始报平安信,万绪千端下笔难。但得双亲长健在,不须流泪倚栏杆。

骢色表连钱,出冀复来燕。取用偏开地,为歌乃号天。

权奇意欲远,躞蹀势难前。本珍白玉镫,因饰黄金鞭。

愿酬刍秣宠,千里得千年。

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

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东山行乐意,非是竞繁华。

成均十载宛遗经,未识沙墩长短亭。旌旆晓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华星。

鸟鸣春昼岷江白,鹘没天低陇树青。四海车书今混一,摩挲剑阁重镌铭。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危楼登览楚天涯,城郭千家日色迟。黄鹤已归江浩渺,白云长在路参差。

亭开石镜吕仙笛,壁立岷碑崔颢诗。对景挥觞舒一笑,斜阳两岸草离离。

爝火星星遽燎原,酸心板荡此乾坤。苞桑痛念先皇计,因果终疑佛氏言。

黄发不遗虚顾命,苍生何罪剧烦冤。杜鹃再拜千行泪,沦落诗人自感恩。

丹实离离间碧林,千头声价重南金。逾淮若改平生质,孤负当年作颂心。

春社才过雨水中,灌园初学问山翁。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壶不用葱。

衣履已知非晋代,蚕桑聊自说《豳风》。高原小麦青青秀,不见歌声起故宫。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