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注释
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参差(cēncī):不整齐。
柴荆: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杜甫诗《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媪(ǎo):年老的妇人。
柘(zhè):桑树,常绿灌木,叶可喂蚕。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转眄(miàn)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哦(é):低声吟咏。

鉴赏

  鬓发已白的夫妇,活泼天真的孩子;似雪的梨花,朦胧的柳树;还有荆门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语,一幅天然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人与人和谐,物与物相融,各安其位,自然和谐。更有意思的是那桑柘树上荡着秋千的孩子,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却被我这路人吸引,她好奇的顾盼,眸子里的疑问,只因我在摇头晃脑地吟诗。江山一片秀,温暖在心头。这是作者眼中的美,不仅美在景,更是美在一片和谐的人间之情。作者用清丽的笔法、温和的色彩,表现出曲中人陶然忘机的情怀和一片生机盎然的农家生活情趣。

  这支曲子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此曲抒写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节在新野道中看到的农村初春景象。开头三句是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桑拓”两句是写农村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三句是写作者看到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转眄移时”,在马上不住吟诗称颂。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猜你喜欢
寂无人语断回程,日落未落孤山横。
平湖水阔何许去,傍竹边松自好行。
耻同流辈弄胭脂,一样新裁雪白衣。
何日与君攜酒去,两般分取载将归。

白石青山到处缘,月高梳栉日高眠。无闻已是惭夫子,四十于今少二年。

玉洞桃花千树春,回看风物总成尘。凭君莫恨人难遇,何限人间不遇人。

湖上山,一抹镜中弯。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

淡扫作云环。

微雨过,满袖翠红斑。石蹬半连烟缭绕,蔓萝深护涧潺湲。

遥望四天间。

熙载功成鬓未华,蕃宣屡易见褒嘉。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

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

奎章分署隔窗纱,不断香风别殿花。留守日颁中赐果,宣徽月送上供茶。

诸生讲罢仍番直,学士吟成每自誇。五载光阴如过客,九疑无处望重华。

弟兄常共屋三间,元日登高北固山。江水拍堤知雪尽,晴风著面觉春还。

新年且醉一杯酒,胜地同消半日閒。放目金焦天宇阔,暮云低处拥烟鬟。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若人笔端斡玄气,万顷烟涛归咫尺。

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

拂袖归与喜欲奔,回瞻不觉鼻含辛。
有情犹作不不去,何事空馀咄咄频。
颍水旧来堪洗耳,西风当日苦多尘。
人间触处皆宜隐,不必桃源始问津。
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十年之间,习隐事业,略无可记,而江湖之号凡四迁。视人间朝除夕缴者,真可付一笑。对酒而为之歌曰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爱月在沧波上下天。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

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纤腰马上侧乘骑,草圈银钗折柳枝。连臂哀歌上灵曲,月明齐赛女君祠。

倚城百尺上危楼,云白山青汉水浮。岂有神仙能不死,是谁诗句合长留。

烟波东是还家路,风浪中多待渡舟。同一登临怀抱各,何妨崔灏在前头。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白云莽莽青山头,一穴四面飞泉流。
其初山间旧井涸,枯肠燥吻海众羞。
于时大士宝云者,颐指土脉智虑周。
山灵所感道心爽,檀施聿来工力鸠。
云锸齐下远雷动,石光内击飞星稠。
百尺虚空廓地表,一泓清冽呀深幽。
人疑從天堕月窟,或问何处移龙湫。
次则其徒骇殊胜,竞持应器尝甘柔。
饥狖连臂喜跳掷,渴鸟引喙鸣钩辀。
碧甃光中辘轳晓,银床侧畔梧桐秋。
宝坊金地互相映,谷鲋坎蛙难此留。
傍睨江形小衣带,下窥湖面卑浮沤。
何兹凿饮有功利,一掬入口醍醐优。
热者濯之昏钝决,病者沃之沈痼瘳。
而我时邀墨客去,松涧远挈都篮游。
净瓶汲引试香荈,雅具罗列无腥瓯。
比之玉乳不差别,诮彼炼丹多谬悠。
今兹泉眼在鲁坞,所喜云液邻菟裘。
苧翁既往乏鉴者,水记未载予将修。
此山此井永不废,此歌其庶传南州。
十八姑儿浅淡妆,
春衣初试柳芽黄。
三三五五东风里,
去上吴山答愿香。

少林九年冷坐,却被神光觑破。如今玉石难分,祇得麻缠纸裹。

鸟兽哀鸣海岳嚬,槿花世界已沉沦。秋灯掩卷怀千古,难作人间识字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