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其一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街头都是踏青的姑娘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暂,打扮得很漂亮。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在花丛中飞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种种天真娇娆的姿态。
东风,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过清明节呢,吹得特别柔和。你看,它吹得来禽开了一树多么美丽的花!
注释
双髻(jì)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鸦:比喻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
妖邪:袅娜多姿。
来禽: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

赏析

  第一首诗描绘的是清明佳节人们户外踏青、游春、快乐嬉戏的美妙情景。开头一句的“街头”即是指明地点的:春天来了,清明走近,户外的景色这般美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男儿女儿。可诗人要着力渲染的并非是其他人与物,而是发如墨染,头盘双髻的一群群少女。她们的笑脸可与春色媲美,她们的腰肢可与杨柳争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们个个妖娆无比,几可追蜂赛蝶。一个“学”字,将人与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错综交杂的色彩,又蕴含了丰富而不俗的韵致,这流淌在诗人笔端的诗句,无不表露出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意。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引向了东风,而且用一“作”字将其拟人化,仿佛那东风也通晓人意似的,特意在这清明佳节之际,催开了一树树争奇斗艳的花朵,来点缀自然,点缀佳节,给游春的人们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诗词句清丽,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

创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诗人以五绝《墨梅》见赏于宋徽宗,官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见赏之后,谪监陈留酒税之前,诗人写下这首诗。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无奈诗魔旦夕生,更堪芳草满长汀。故人还爽花前约,
新月又生江上亭。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
何时得见登龙客,隔却千山万仞青。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
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麴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安乐窝中乐,娲皇笙万攒。
自从闲借出,客到遂无欢。

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竹。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

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

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

避兵真偷生,亡国方忍死。非徒无死所,留眼将有视。

君王何所慕,弃国如敝屣。天倾地维绝,举世悖人理。

老夫今焉归,投彼虎与兕。磨牙复吮血,大乱从此始。

嗟君抱忠义,阿世深所耻。伤心生日诗,不啻以自诔。

歌哭老更哀,意气付逝水。惟应奋史笔,文献徵宋杞。

恶名彼何成,千秋诛竖子。

清甚冰葩淡不妆,能从盛暑到秋凉。
琼楼合着移春槛,却向山斋供净香。

观书每成倦,徙倚凭斋阁。烟景翳山池,春阴敛花萼。

衰侵迫惆怅,节变乖行乐。不有恬然想,何因堪寂寞。

三髻山侗,拜闻张氏。看人布施终非是。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欲住蓬瀛,何劳翘俟。蓬头垢面忘尘事。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

天下英雄惟使君,本初之辈不须论。初无尺土三分国,遽陨长星五丈原。

简策功名成废纸,岁时箫鼓闹荒村。犹胜故国不归去,叫断西风杜宇魂。

曾向文闱屈壮图,羞将华发傍戎车。
平生自致千金产,投老相辜一卷书。
有子克家追羯末,何人会葬尽严徐。
青天白日佳城闭,宰木萧萧穗帐虚。
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六朝空据长江险,
一统今归圣代尊。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仑。
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

关河冰雪滞征轮,邂逅穷交白发新。学剑学书吾少贱,种瓜种豆尔长贫。

纵输黄鹄能遗世,尚赖青山不负人。岐路一樽何必尽,待归长醉五湖滨。

旱灾诚久历三时,祠祷虽虔似不知。一夕云雷施利泽,万家沟壑复生期。

禾苗立后收多雷,天意回来此未迟。恩被无垠才数刻,尽思人力欲何为。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至喜亭边水势平,江山开展落帆轻。灵旗暮雨湘累庙,火树银花步阐城。

客梦祇循鱼腹上,滩声还为虎牙惊。楚天寥落乡音少,愁对元宵大月明。

塔势陵太清,荒烟入望平。诸天依净业,一磬散秋声。

游客无今古,高松见性情。谁能亿劫外,独证法王城。

紫陌天衢开射闱,衔杯览胜夕阳归。千家云树葱茏合,上苑霞光晻映飞。

塞北方传息战鼓,朔南又报典征衣。草离花谢年年暮,回首高台挹落晖。

小桃自与春风恶,花不随人独下楼。

乙巳冬十月,铃阁日清秘。抚军坐筹边,颇及荷兰事。

幕下盛才贤,共请窥其使。连骑出城隅,江声来漰濞。

横流蔽大舶,望之若山坠。千重列楼橹,五色飘幡帜。

飞庐环木偶,层槛含火器。画革既弥缝,丹漆还涂塈。

叩舷同坚城,连锁足驰骑。伫立望崇高,真非东南利。

某也亦宾客,缒藤许登跂。番儿候雀室,探首如鬼魅。

摄衣升及半,火攻炫长技。烟雾横腰合,雷电交足至。

译使前致词,此其事大义。其上容千人,方车矧并辔。

其人各垂手,周行若沈思。中央匮指南,枢纽浮天地。

铁轴夹其间,凌云百丈植。七帆恒并张,八风无定吹。

沓施如网罗,坐卧引猿臂。下观空洞底,委积于焉寄。

悬釜炽饮食,戴土滋种莳。但可叹博厚,安能测远邃。

舶师亦国臣,逢迎慰临莅。坐我卧榻旁,氍毹足明媚。

雕棂障玻璃。悬桁垂卣觯。发笥云葡萄,洗盏注翡翠。

高泻成贯珠,传饮劝沾醉。银盘荐瓜蔬,风味颇浸渍。

岂欲倾其酿,因之穷审视。明明簪笔边,半卷有文字。

绘事江海迹,水道可太备。岛屿分微茫,山川入详委。

观图见包藏,宁惟一骄恣。上马大桥头,目送增忧喘。

呜呼通王贡,讵可忘觊伺。周防勿逡巡,公其戒将吏。

飏去势已形,礼义不足饵。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