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首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绛云烬后。有隐湖小阁,突兀晴昼。锦褙团窠,笺剔泥金,珊瑚石尉休斗。
墨花蚀处香窠冽,论官焙、何须豆蔻。记开雕、北宋南唐,汉碣秦碑同寿。
寒具慎教轻触,牙签除付与,荑玉纤手。滟滟油窗,的的春檠,静对瓶花句读。
缥囊便是刘伶锸,纵万户、千钟何有。任誇他、帝子临春,此阁更饶妍秀。
鹁鸠朝唤晴,竹鸡莫催雨。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
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
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
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
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
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
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
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
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
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
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仙人偷下紫清殿,手琢娲皇石为砚。千金买赋笔如飞,噫气生风笑成电。
巉绝海山买四围,竹花不实凤苦饥。灵鳌顶上接何处,渺渺秦桥断此时。
呼天无路天知否?聊且佯狂托醇酒。爱看梨园舞羽衣,广寒桂树别来久。
三十四年春梦间,忽闻黄鹤呼子安。人生哀乐有何味?岁星虚位当早还。
玉棺白日当空堕,蝉蜕尘中脱缰锁。末法三灾水火风,茫茫浩劫应怜我。
神交方外久忘形,学到忘情却未能。拟待白杨秋月夜,绕坟来听唱诗声。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为厌经旬雨,偏宜一晚晴。草依华露湿,月入淡烟明。
珠玉风前话,关山笛里声。清宵与良晤,一往足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