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玩 一作:重)

鉴赏

  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唐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阁道直达曲江。王维的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所谓“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经秦地,次句指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增强了时空感。诗人驰骋笔力,描绘出这样广阔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杂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就更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云雾低回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无数株春树,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显得生机勃发。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

  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诗歌的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里社安閒得久生,金华端不羡初平。
山林应有清修重,轩冕还将道义轻。
诗捷口占那复藁,酒豪盆酌不论觥。
一斑已幸窥秋句,囷廪他时冀倒倾。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绽菊花开。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

重待烧红烛,留取笙歌莫放回。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云衫洗尽春江溜。漠漠绿烟双袖。何处翠裾金绣。共说吴宫有。

银环夜进房中奏。花采浓飞眉岫。听遍玉壶清漏。泪湿星铺柳。

心持一偈證人天,草歇无芳柳不绵。谁采蘋花荐遗冢,秋风渔唱满湖烟。

张翁垂白须,扶病过我庐。向无俗客至,适慰幽人居。

酌此瓢中泉,振兹架上书。虽无德与汝,会有歌起予。

欲识消长情,愿君讲盈虚。

王店有邮吏,养鸡殊可笑。
昂然处高襟,不肯以时嘂。
官有宿此者,西征待初晓。
鸡竟不一鸣,问吏吏已告。
云此最荒绝,左右悉蓬蓼。
狐狸占为宅,恣横不可道。
前此三四鸡,一一遭其暴。
寻声即知处,尽获爪牙吊。
自后始得此,其若有人教。
东方或未明,群丑尚腾趠。
此鸡但钳结,直伺太阳耀。
虽然谓失旦,似得保身要。
官曰此何用,不然则宜糶。
不见不鸣雁,先死盖自召。
天下已明白,岂假更喧闹。
徒尔费稻梁,曾莫知所报。
吏云官言是,且愿勿嘲诮。
知是本在人,此物何足校。

回廊曲榭称春游,绿酒红花白玉瓯。借取游丝系西日,晚风吾上海棠楼。

呜呼忠惠天人姿,门第高华文采奇。二十登科作司李,蛮陬猾吏无能欺。

报最俄膺谏垣擢,惠文脑后尤岳岳。鸳湖选郎手障天,一疏披云折其角。

三吴地大多彊家,白昼击鼓惊吏衙。绣衣少年美如玉,骢马一出人无哗。

中台入长十三道,逆党汗流观谏草。仓皇请急归倚庐,四负名堂待终老。

南都草创吴民骄,公还持斧锄其豪。三弊上言仅报可,擢公开府苏台高。

扬州镇帅本名贼,花门大纵南塘出。骎骎略地窥丹杨,公檄要盟克以日。

大江鼓浪高崔嵬,传呼单舸中丞来。通侯跽接健儿拜,辕门酾酒欢如雷。

奄儿翻案水火急,副相出都国人泣。弹章并列三贤名,师弟相随返乡邑。

同文狱起城社倾,兴朝帝子安车迎。殉国义同高刘死,观时耻逐姜商生。

一泓清绝寓园水,角巾屹然水中止。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

画江犹子更从戎,巢覆狐儿缧绁同。故宅幸留施舍后,藏书散尽乱离中。

承平回首闲居福,月榭风亭看不足。夫妇清闺品画诗,弟兄别墅从丝竹。

梦醒人世已沧桑,终古山川对影堂。青袍尚志孤臣痛,黄帛长攽御府香。

园名记在谁能续,平泉花石邻家鬻。客过还凭础认亭,僧贫只缚篱为屋。

野菊寒泉荐一尊,魏庄耕稼几人存。当筵莫奏湘累曲,我亦公家七叶孙。

在山泉水清如许,横海风涛幻亦奇。入社名流皆北面,传觞盛会又南皮。

弄孙喜点汾阳颔,偕老欣齐德曜眉。愧我却超刚入幕,效颦聊晋祝延诗。

霄汉冥冥见羽毛,秋飙凉月送诗豪。长安回首渺何许,一任云台万丈高。

径深茅屋陋,树倚夕阳斜。行遍青山路,何丘不可家。

种麦在高丘,丘长草生满。秋馀乃无雨,秀色遂枯短。

朝行垄间蹊,暮息林下疃。荷锄待春风,时至谅不远。

东邻桃李花,终岁实纂纂。生理宁独艰,如何乐疏散。

道散亦已久,世变如浮云。石壁有太古,为问空同君。

荒山行役晚,傍岭宿孤村。篱落人家少,溪塘暮雨繁。

牛羊归故径,蓑笠散春原。独坐明灯里,寥寥谁与言。

路入南皮感不禁,乘槎博望旧知音。西州谢傅生前屋,东海成连梦里琴。

垂老才游通德里,爱才犹佩古人心。祈连高冢从谁问,欲荐甘瓜泪满襟。

蜂房湒湒流石乳,线窦涓涓细蛩语。
门前乃作三峡声,似与幽人商出处。
何年结阁溷天真,危柱下侵蛟蜃怒。
坐令空洞惊勃溪,仙鬼不无号帝所。
要须濯足跨玉渊,枕石漱流涤尘务。
手持白莲骑赤鯶,万壑千岩自风雨。
穷荒秘穴天所靳,希有中州人访古。
山谷不来次山来,未可歉然怀不遇。

懒散成何事,萧萧江上村。学惟从我好,贫不向人言。

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

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
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
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
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秘殿深沈凤阁东,中官催召宠恩隆。露分仙掌蔷薇绿,酒赐宫壶琥珀红。

咫尺龙颜呈日表,从容天语出渊衷。侍臣才调皆班马,独愧抽毫赋未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