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此时此地的心情,无法说清楚。期待着能相聚,却不知要到哪一年。章江早过了三十里了,离别的泪依然在流。
该尽早投宿,明日还有一半的路要赶。在这样一个随时会下雨的寒冷的暮春季节里,只有偶尔几处的桃花,让人觉得可爱。
注释
山花子: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等。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多用对偶。
相期相就:相约聚会。此指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期,邀约,会合。就,接近,趋合。
章江:即章水,古称豫章水,亦名南江,是赣江的西源。
小小桃花:指凋残的桃花。小小,极小,词中有亲昵意味。
得人怜:惹人喜爱。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在一次离舟中的所见所感。上片抒情,下片写景。

  这首词词上片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此处”,即此时。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

  下片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笔用对仗,曲折动人。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小小”极小之义。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创作背景

  为了追求功名,刘辰翁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情人。此词是刘辰翁离家乘船远行,在舟中所见有感而作,以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大约作于景定三年(1262)词人金榜题名前。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猜你喜欢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
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翠盖亭亭水满塘,六铢新制带天香。
晚来扶洗娇无力,尽斗冰肌不斗妆。
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野竹初栽碧玉长,
澄潭欲下青丝短。昔人避世初避雠。暮栖云外朝悠悠。
我今无事亦如此,赤鲤忽到长竿头。泛泛随波凡几里,
碧莎如烟沙似砥。瘦壁横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争水。
有时带月归扣舷,身闲自是渔家仙。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琼英动摇钟乳碧,
丛丛高下随崖岭。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采药朅来药苗盛,药生只傍行人径。世人重耳不重目,
指似药苗心不足。野客住山三十载,妻儿共寄浮云外。
小男学语便分别,已辩君臣知匹配。都市广长开大铺,
疾来求者多相误。见说韩康旧姓名,识之不识先相怒。

一带小红桥,同倚画栏,池面荷靓。飐飐芦梢,立蜻蜓不定。

新雨过、琼珠万点,荡流霞、妙莲香冷。听垂杨岸,几树鸣蝉,催起游人兴。

虚亭萦曲沼,望不尽、绿叶千柄。隔水盈盈,似美人临镜。

雪冰藕、凉生罗袂,泛清樽、风吹酒醒。断云残照,渐花外、天光向瞑。

瓢泊终何济,萧然一抚襟。呼童删白发,结客鍊黄金。

击水垂天翅,依风缩地心。得閒聊把卷,非敢学书淫!

封国营邱近,行胪洛水浑。位齐师尚父,名重相公孙。

勋业归宗祏,威声寄塞垣。安居重日老,魏阙此心存。

祖燕临华省,赓歌屈至尊。里门多喜色,云汉在瑶琨。

纸帐吹魂,芦帘低额,小眉横碧。微吟掩抑,月落高楼闻篴。

卧空寒、残雪自香,一枝未折春暗识。似盈盈碎玉,红冰销碎,有情沾臆。

东风旧地,携素手重来,画阑空拍。簪英荐酒,苦为金钗留客。

想西江、缟衣夜还,采珠作泪花下滴。剪苍云,又听栖禽对语成叹息。

驱车尘冥冥,隐见孤塔圆。大佛相接引,一径横苍烟。

升堂坐初定,微风度檀栴。开窗纳远秀,小幅横辋川。

春芳满秋砌,悴叶犹扶妍。想见腰鼓发,车马何喧阗。

暂荣悟常寂,爱此萧境閒。长廊引幽步,奥复穷诸天。

殿古金界坏,树老秋阳殷。何代万石钟,横身卧高阡。

出手试一击,龙吼殷河山。煌煌乾隆碑,天笔惊如椽。

明政移寺珰,狐鼠多功缘。真源一飘洒,薰腐为洗湔。

惜哉洒扫缺,岁久生荆菅。园林虚有神,运化悲如环。

俯仰日向暮,胜迹空流连。松风无世情,谡谡吹面寒。

词语平生故自芜,登高重愧赋成初。诸君此处识老子,右卫向来烦长舆。

波上旌旗飞退鹢,楼前歌管出金鱼。回栏后夜同延月,直下方池可更疏。

中秋过后才十日,广寒侍人遭谴谪。堕在人间富贵家,依前不离姮娥侧。

刘郎风流世所无,醉中饮啖无精粗。三胎闻已俱孕秀,次第门外连悬弧。

老子释氏亲抱送,想应屡入维熊梦。我今预作弄璋书,君须早办汤饼供。

重开三亩宅,环堵正相宜。花落春城晚,人归故园迟。

鉴湖原是曲,邻笛为谁吹。独踏庭前月,依稀授馆时。

多能我亦叹多才,较艺贤关屡中魁。南海忽惊王渤死,西河还动卜商哀。

方期捧檄三山去,谩忆乘槎万里回。一掬平生师友泪,忍捋樽酒酬泉台。

五铢衣覆九霞裙,上界颁来十赍文。何处飞翔双白鹤,夜深还拜玉晨君。

算悠悠、离家岁月,转眴蟾圆五度。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

愁欲诉。听笑语喁喁,是人家儿女,秋心如许。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

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处。乾坤板荡真多事,直觉筹安无具。

君应悟。譬皓魄、当空偏有浮云聚。金瓯可固。正良夜好天,茫茫百感,叹不如归去。

粉着香樱,玉尖先裹鸳巾拭。茜脂匀滴。较浅珊瑚色。

抹去馀红,钿镜低窥逼。瓜犀白。见时难得。须待兰声出。

刚介本性生,侠骨天所值。时事慨以慷,抗疏严弹劾。

市棺乃进言,爱君敢缄默。下以敦人伦,上以补衮职。

外擢倡俭勤,清风诚可式。卒至死鞅掌,奇贫一无得。

岂第古遗直,南都沐其德。

冷雪凝阶二月初,羊裘补得胜华裾。风霜记否当年苦,典尽春袍送读书。

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杜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万壑注清流,孤烟起暮愁。龙山半溪落,雁影过书楼。

旧掌玉皇香案,新参金马顽仙。错听玉笙曾一马,误盟钿盒到人间。

相逢又几年。

醉后新诗数首,闲来小令千篇。不贾不农兼不吏,宜嘲宜怨又宜颠。

深眸望远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