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惜多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爱惜你的才华,只叹息可怜自己福薄、命浅,没有办法将你留住。忍愁绪书写下很伤感的话和深深爱语,又揉碎了题写诗句用的花笺。路边的杨柳枝条,依依相护、千丝(思)万缕,脉脉含情想念君的思绪恍惚,又添一分忧伤感情。

怎么诉说我俩的夫妻深情,你我恩爱已到尽头,轻信他言嫁给了你,已不能更改人生路。指着月亮山盟海誓,你我不是梦幻空语,而是真实事情的错误。假若夫君你下一次再来,足驻切记不忘记我的话,望你拿一杯祭酒宽恕,浇洒在我的坟墓处。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另有押韵稍异者,为变体。

多才:指富有才华的人。

花笺:印有花纹的纸笺。

便:犹言虽或纵然。

捉月盟言:此指当初在月下立的盟誓。

赏析

  这是一首钱别词,全词明白如话而情意深切、凄恻。上片写她与丈夫诀别前饯行的依依难舍之情。下片写作者以死殉情的决心。最后唯一的心愿,是以杯酒浇在她的坟土上,意味着她仍然希望丈夫不要把她忘掉,九泉之下,也就足以自慰了。此词感情极真,艺术极美,辞语婉转厚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起笔三句,即说尽全部悲剧。这里的“多才”不仅指富于才华的人,它也是宋元俗语,男女用以称所爱的对方。这里是戴复古妻用以称其夫。父亲爱复古之才,以女儿嫁之。这在现代人看来已有荒谬意味,更离奇的是婚后女儿竟深深爱上了复古,这是幸事还是不幸?谁料到丈夫竟然已结过婚!这个消息无异于五雷轰顶,但事到如今,自己仍然爱你,只能自伤命薄,尽管千方百计要挽留你,却无法挽留下你。

  “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作者说:在这诀别之际,展开花笺,又揉碎花笺,怎能忍心写下让人肝肠寸断的诀别辞句?揉碎二字,将女词人与丈夫诀别之际痛苦无奈的心情展现无遗。所揉碎者,非花笺,乃心也。

  “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此四句写至眼前分手之情景。道旁杨柳依依,就像那惜别之情,依依不舍。此句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成句,亦是用乐景写哀。“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愁绪却比柳丝多上千万倍。此三句一气流贯,比兴高妙,委婉而深沉地表现了缱绻柔情与无限悲伤,确是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这几句是说:事至今日,从何说起?又有何可说?今生今世,夫妻缘分,从此结束。是父亲当初把我轻率地许配给你啊。这对于我,是可喜还是可哀之事?末句哀而不怨,甚可玩味。女词人对丈夫仍然是爱的。如果有怨,恐怕主要也不是怨丈夫之不诚,不是怨父亲之作主,而是自怨命薄,如起笔之所言。这正是性情柔厚的女词人当时应有之心态。实际上,事到如今,怨又有何用?

  “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言简情长,说得十分深刻。意思是:当年你曾说,只要我喜欢,连天上的月亮你都能摘下来送给我,这可不是作梦时的梦话啊!可仅仅三年,誓言竟已成空。

  紧接着,结曰:“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作者说:今日一别,便是永诀。只希望你若重来此地,如未忘情,请把一杯酒浇在我的坟土上。意谓:你若不忘记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结笔所提出的唯一要求,凝聚着女词人执着热烈的爱,高于生命的爱。情之所钟,可以震撼人心。

  这首词写得哀惋动人。无情无义的丈夫,善良贤淑的妻子。她忠于爱情,死于坚贞

创作背景

  陶宗仪曾在自己所著的《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戴复古在还未出仕之时,流落到武宁,有一位富有人家的老翁爱惜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在相处了两三年之后,戴复古忽然提出要回乡,妻子询问他是何缘故,戴复古回答说因为曾经娶过别的女子妻子向父亲说明了情况,父亲大怒,妻子委婉地解释之后,将所有嫁妆赠给戴复古,写下一首《祝英台近》,戴复古走后,妻子投水而死。这一首《祝英台近》,便是戴复古的妻子在他临别前所做的道别词。

戴复古妻,宋朝人, 武宁人(今属江西),姓名不详。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记载:戴复古未遇时,流寓武宁。有富家翁爱其才,以女妻之。居二、三年,忽欲作归计。妻问其故,告以曾娶。妻白之父,父怒。妻宛曲解释,尽以奁具赠夫,仍饯以词《祝英台近》,夫既别,遂赴水死,可谓贤烈也矣!

  猜你喜欢

高情不奈簿书围,行揖青山肯见随。绿野逢花将尽日,清樽迨我正闲时。

檐间双燕欲生子,叶底新梅初满枝。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尽只嚬眉。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维乾元元年,岁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衬,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花本伤时不肯香,酒无赊处亦空忙。
便逢花酒如何醉,回首凄烟锁景阳。
冬旱及兹雪,都人销百忧。
墙根有宿草,余绿尚去秋。
新阳解薄冰,大润升介丘。
夜闻窗响纱,高云正绸缪。
明旦天津望,寒花翳川流。
宫中圣人喜,疠气一夕收。
史占上日祥,知欲遍九州。
敢任肉食谋,官闲欣岁休。
虽无山阴船,穷巷窘若囚。
却幸葛翁来,汤饼有麦牟。
孔侯金闺彦,平昔慕追游。
延阁排霄起,登临忘我愁。
何当联辔镮,城苑佳气浮。
春郊日可望,桑野听行讴。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为将不知兵,是谓卒予敌。不教驱之战,岂能出以律。

桓文节制师,苏张纵横策。制胜非有他,所贵在练习。

日本二千年,本以武立国。幕府值季世,犬戎迭相逼。

贤豪争勤王,蔚成中兴辟。环顾五部洲,沧海不可隔。

函关一丸泥,势难复闭壁。勇夫且重闭,岂曰偃兵革。

天孙茅缠槊,高丽铁铸的。古岂无利器,今合借他石。

近年欧罗巴,兵法盖无匹。广轮四海图,上下千年籍。

择长以为师,悉命译人译。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群萃而州处,乃受观摩益。使指固藉臂,伏足固藉翼。

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是日营门开,军容茶火赫。

贤王代临雍,客卿咸就席。组练简一千,距跃习三百。

拐马熟连环,飞炮鸣霹雳。亦有轻气球,凌风腾千尺。

准人兴相扑,馀技及刺击。粲粲西人服,竦立咸屏息。

王告汝多士,勖哉宜勉力!刃当摩厉须,锥乃脱颖出。

千日可不用,竞惕在朝夕。王告汝多士,豺虎在有北。

养汝民脂膏,为民出锋镝。汝能捍城民,俾汝公侯伯。

我士曰唯唯,拜手受诏敕。使者睹兹礼,欢忻目屡拭。

念余捧载书,相见藉玉帛。同在亚细亚,自昔邻封辑。

譬若辅车依,譬若掎角立。所恃各富强,乃能相辅弼。

同类争奋兴,外侮自潜匿。解甲歌太平,传之千万亿。

蓦地东风池上路。绿怨红消,竟是谁分付。不断行云迷楚树。

闭门寒食梨花雨。

雨后斜阳芳草处。闲把情怀,付与东君主。便向西园飘柳絮。

不能飘散愁千缕。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
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秋满空山悲客心,山楼晴望散幽襟。一川红树迎霜老,
数曲清溪绕寺深。寒气急催遥塞雁,夕风高送远城砧。
三年海上音书绝,乡国萧条惟梦寻。

何补饥寒计,椠铅宵更忙。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一声镊子噪秋蝉,门内老僧惊昼眠。毫发尽时髦发在,夕阳芳草自芊芊。

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手启琅函喜欲狂,东来消息大非常。
偶然题作留香草,洞府新衔号侍香。

晓风吹落秋泉声,夜雨洗出秋山色。上有楼台深翠微,可惜丹青图不得。

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成仁取义间,得争日月光。

末世务苟话,横流决堤防。不有数君子,何以扶颓纲?

明季丁否运,妇寺纷蜩螗。群贤共愤争,杌隉正气扬。

暨暨有黄公,请剑击貂珰。糜烂北寺狱,冤血流圜墙。

逮乎思陵末,大盗剧披猖。京城竟瓦解,宫阙屯豺狼。

倪周并词臣,就义何慨慷!赋诗整冠带,引脰遂绝吭。

共志有中丞,仰药裂肺肠。云车驾风马,同日从君王。

维时刘与祁,解组各归乡。号咷义旗举,自矢百炼钢。

未几沉荒晏,南都复沦亡。两公竟致命,先后归帝旁。

一甘绝勺饮,僵饿追首阳。一起赴清波,怀石同沉湘。

区区于越地,山川灵气翔。凛凛得数公,劲草卓秋霜。

平生所树立,理学兼文章。末路更完节,浩然还旻苍。

圣朝重褒忠,祝典载辉煌。守土风教责,表扬分所当。

立庙傍黉宫,六贤共烝尝。昨秋大风雨,摧我西庑雘。

周垣半倾圮,不能庇堂皇。率先亟修筑,勿使沙栎荒。

榱桷新丹雘,木门饰仓琅。登堂荐蘋藻,肃然对冠裳。

即事有枨触,沾襟涕浪浪。畴无君亲恩,俯仰默感伤。

高山生自云,山为云气拥。天风一吹荡,云挟山欲动。

无意入云中,湿烟如海涌。古树郁苍翠,危石露巃嵷。

时闻鸣鹤声,疑蹑仙人踵。仰窥天近远,一气接澒洞。

出云复入云,马首双耳耸。我欲袖云归,妙手莫能捧。

羡子山中人,著书得几种。尽日看云飞,心清绝俗冗。

颍人间欲问郴人,卫飒如何似寇恂。
只恐当时遮道者,不应皆是惜留人。

古悲歌,泪如血,渡河无船气欲绝。古非歌,泪如泉,河激汤汤声彻天。

峨舸大艑载琛贝,锦缆迷楼催管弦。人生苦乐不相等,风波血刃蛟流涎。

神虺九首能三足,巨鳌触怒群帝迁。纵有扁舟竟何往,乘桴意在沧洲上。

祇缘辙朽无人知,入海居夷每惆怅。三间破屋名横舟,三呼不答江水流。

一帆径渡溯天去,不系斜阳古渡头。

吹角愁中初雁声,相怜相见不胜情。虎头恨在归蒙诏,羊舌交存过穗城。

第宅已空唯拄剑,蓼莪虽废尚携籯。与君同是流离客,聊赠穷途泪一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