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侠客经鸿都门出城,当时天空正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这一片阴暗之中。
身上的宝剑在黯淡的夜色中反射出如水的寒光,剑上还沾染着仇敌微红的馀血。
胯下的飞马频频地发出惊叫,三更时分到达霸陵,这正是一个清冷孤寂的雪夜。
注释
⑴侠客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杂曲歌辞七载此首。《才调集》谓此首亦齐梁体。
都门:东汉洛阳宫门名,其内置学及书库。
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此处指整座城楼。
惊:《乐府诗集》作“嘶”。
⑹霸陵:汉文帝的陵墓及陵邑。汉文帝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毛西村,汉霸陵城在灞桥区谢王庄附近。

赏析

  此诗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彤云密布。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阴云”,又是侠客心境的写照。世路艰辛,郁悒萦怀;世事不平,义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涩沉甸。这就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缘由。诗一开始便以阴云般浓厚的艺术气氛。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宝剑是侠客的武器,是侠客的伴侣,正可用它衬托侠客的形象。诗的上一句是用比喻说明剑的锋利。晚唐诗人沈彬《都门送行》中“一条灞水清如剑”,是以剑喻水,由剑的寒光来写水的清沏。而此诗却以水喻剑,由水的清沏来写剑的寒光。二诗异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传春秋时,越王允常聘用冶工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一曰“纯钩”(一作“纯钧”)。其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亦云:“太阿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许多诗人皆以水比剑。诗中侠客所持之剑,竟同“纯钩”“太阿”一般,寒光如水,锋芒逼人。诗的下一句是从剑身看剑的锋芒。侠客剑上沾染着的“微红”,正是仇敌的“馀血”。以此剑出手刃敌,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见宝剑之锐不可挡。诗人正面写剑,却侧面显示了侠客行侠的结果。诗中不提侠客,只言宝剑。实际上,正是通过写宝剑的锋利,展现出仗剑游侠的英姿壮采。

  结尾二句“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由侠客胯下的飞马来交代游侠的行迹。“白马金羁侠少年”(《古乐府》),马亦是侠客的伴侣,可用马来衬托侠客的形象。诗中的白马与黑夜形成了反差,飞奔的白马为漫漫的黑夜带来了一点亮色。而频频的马叫声,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诗人从视觉到听觉,描绘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萧瑟的气氛,反衬出侠客于天寒地冻之中英勇奋进的雄姿。侠客自洛阳出发,三更时分到达霸陵。诗以描写霸陵的雪夜风光作结,这既照应了开头阴云蔽城的天气,首尾相应,清楚交代出侠客的行踪。

  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汉文帝为西汉时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侠客由阴云遮天的洛京到达白雪铺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目的。诗人所寄寓的无限感叹和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温庭筠终身坎坷,不为世用,他在对可钦可敬的侠士精神的赞美中,自有一种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这首诗写得风骨遒劲,豪迈警奇,与温诗的秾艳纤细之作,大相径庭,正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晚唐时期政局动荡,社会更加崇尚抗暴除恶的侠义精神。此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其具体作年难以确证。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波湛横眸,霞分腻脸。盈盈笑动笼香靥。有情未结凤楼欢,无憀爱把歌眉敛。
密意欲情,娇羞未敢。斜偎象板还偷睑。轻轻试问借人麽,佯佯不觑云鬟点。
谷口逃名客,归来遂野心。薄田供岁酒,乔木待新禽。
溪路春云重,山厨夜火深。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中草药夜怀归梦趁虚,柰无黄耳寄家书。
高人不问闭门后,征士应思遣戍初。
压栋排檐能拉朽,穿帘入隙解乘疎。
遥知山谷皆封路,食绝肠饥有怒狙。

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已熟云霄路,何时报政还。

明明圣皇,旌以命服。纡朱怀金,为光为饰。迈种其泽,抚宁四国。

宣慈惠和,柔嘉维则。克副帝心,膺兹多福。登位历寿,子孙千亿。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中谷多雨寒,丛兰蔽幽阻。托身万物表,英华与谁睹。

既荷春阳气,柔芳冒寸土。处有不自矜,养节故难侮。

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葆真复其根,甘与此终古。

春风婀娜飘帘幕,玉钩踏破花阴薄。绿柳旧长堤,王孙骄马嘶。

误听新燕语,倚遍栏杆午。权把泪痕收,东君不解愁。

停停何山云,霭霭在我庐。浓光贲草木,润气下琴书。

望望若可亲,久之翳寒虚。坐恐猋风来,东西随所如。

我道与世异,里闾相见疏。嗟云亦何事,低徊能慕予。

谅以无心故,形影暂相于。

阴崖月常昏,旷野日生早。太行不通舟,车马畏鸟道。

草草度岁时,空慕茹芝老。不有离骚词,何能泄幽抱。

谍报越王兵,城门夜不扃。
孤臣睛不死,门月照人青。

幼学壮行志,书生本自期。方当勤苦日,莫负圣明时。

雨过岚光重,云开树影移。祗应崇令德,千里慰遐思。

沧波眇碧落,芦叶生秋风。一船不结缆,长啸月明中。

房星夜入水,龙马出渥洼。西来几万里,进入天王家。

公子重毫素,惨淡生风沙。明时不用武,终然驾鼓车。

宫阙岧峣俯碧空,九门未晓月朦胧。
马嘶南陌东风远,回首神京一梦中。

缟衣元袂下青田,岁暮何来落海堧。饮啄耻争鸡鹜粒,栖迟好伴凤鸾鶱。

腰缠万贯知无分,口吐双珠或有缘。尘世沧桑容易换,与卿相对语尧年。

竹叶裙纱摺摺香,荷风占断晚西凉。
年来欢事愁边减,别后秋更梦外长。

飒飒金风木叶飞,银河皎洁漏声微。一窗凉月明如水,乡梦因何不肯归。

大庾岭头,笑却成哭。崇宁门下,哭却成笑。吃泉水,贵地脉。

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

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

如蓬短发不胜簪,筋力衰赢分所甘。
清职美官皆遍历,物情时态尽深谙。
乘轩服冕身可用,啸月吟风意尚躭。
安得故人频会面,一罇相对共醺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