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第一句交代宴饮的地点,为下文的展开写出了规定的场景。第二联把大臣们写得不同凡俗,更恰到好处地吹捧了皇帝。第三联突然笔锋一转,由宴会写到了东庄周围的环境。最后归结到宴会上来,收住上文,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全诗用比喻、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来介绍长宁公主的别墅,虽然辞藻过于华丽,但是皇家庄严肃穆的一面描绘得很具体,使人对皇帝家那种威严奢华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宰相,李峤写出如此的文章似乎很天经地义,这是政治和文学的结合,李峤既将政治目的融到了诗里,又严格按照五言律诗原有的体裁来编辑词汇。不管读者是否喜欢花团锦簇般的修辞堆在那里,皇家的气派似乎只有用这样的辞藻方能说明。大多数应制诗、侍筵诗都是如此。此诗俗处在于空泛,这也是大多数此类诗词很难跳出的套路。
这首作品是典型的侍筵诗。侍宴写的诗,多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少酸甜苦辣的隽永名言,这样的诗其实流传不广,因为没有什么用,充其量记录一些生活片段,玩一下生涩怪癖的文词,应景显才之为而已。
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颜色。今似得、三闾公子,四明狂客。
古不能钳言者口,天方欲寿中朝脉。算人间、岂有病无医,须针石。
年冉冉,袍犹碧。心耿耿,头先白。笑臣舒迂缓,臣山愚直。
拂袖归来羞炙手,望尘拜了难伸膝。把富春濑与首阳山,图斋壁。
蓬莱宫中老仙伯,一首诗堪万人敌。胡不佩剑趋明光,要试南阳二千石。
南阳异时名帝乡,蘘山菊水秋风香。民歌召杜向千载,至今遗俗皆农桑。
使君此去殊不恶,坐啸风流有馀乐。堂前画烛照红妆,席上枯棋响飞雹。
行看玺书下赤墀,旌旗夹道生光辉。应念斯文要羽翼,归来九万翔天池。
短策吟烟,骄骢践渌,柔波十里如剪。一舸谁携,恰好径随花转。
乍唤侣、垂柳门边,更觅路、曲栏桥畔。消遣。向菱湾蓼溆,等闲寻遍。
况是澄湖涨满。傍岸觜沙唇,镜奁初展。银汉盈盈,可许浣纱人见。
带空翠、半角山孤,蘸秋影、数重天远。归晚。正冰绡索句,玉鞭须缓。
彭泽如何是屈身,折腰不为督邮人。区区刘宋皆邮吏,松雪茆庐恨未论。
党河分水到十渠,灌溉端资立夏初。不使北流常注海,相期东作各成潴。
一泓新涨波浪浅,两岸平排树影疏。最爱春来饶景色,塞冰解后网鲜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