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沈佺期伴随皇帝公主皇子多年,所以他的诗作多是应制诗,形式很华丽,被流放后风格却也发生过很大变化。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一帮诗人所作律诗使得这一体裁有了一些固定的格式,所以受到了后人很高的赞誉。
这首诗里用到了“鸣凤岭”和“饮龙川”两个地名。鸣凤岭指陕西凤翔县的岐山,因为传说中周朝兴起前这里有凤凰鸣叫而得名。在这首诗里用来说明公主新宅里假山的高大,凤凰也象征着公主的身份。饮龙川,指渭水,这里曾是文王最初兴起的地方。龙象征着皇帝的身份。诗里写了公主新府邸的大概样子,写了园子里的假山池塘,再写起居楼,写戏楼,里里外外到也算是写得周全,然后还写出皇帝亲临举行宴会时的场面,有礼有节,作者应该是位有急智的诗人了。尤其是他想到的比喻,既说明了公主府邸的豪华,又暗喻出皇家的气派和尊贵,唐中宗时期比较繁华的面貌也间接得到了表露,这样的应制诗,皇帝是一定会很满意的。但可惜诗里带出了的安乐公主的奢侈无度,无意中竟成为他日后被处决的罪证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一句,很是生动,翠绿的帷帐垂下,把明媚的春色留了一段在妆镜前,戏台下的椅子上铺着黄色的垫子,金灿灿的,恍然间好像织进了太阳在上面。上面那句“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就没有这一句好,有点生拉硬拽,因为见过鸣凤岭和饮龙川的人到了唐代应该不多了。这首诗尽管辞藻上很华丽了,而且修辞也较为贴切,但却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后人没见过那种场面,但也许是因为诗人急忙中只求说尽好听话而没有用更深意义的说辞。诗人为了支应皇帝,捡尽了漂亮的词汇,没想到这位公主后来怨恨这首作品写得太华丽了,他反而因此丢了性命。
这样一首煌煌气派的应制诗,竟枉送了沈佺期的性命,而跋扈虚伪的安乐公主最后也落得个死于非命的结果。
嗟余老不才,记忆谢明主。畀兹山水郡,北迩通玄府。
一官再温凉,十日九尘土。迨兹解章绂,绝境方快睹。
殷勤故人厚,追送崖寺古。把酒听鸣泉,相看泪如雨。
不向东篱嗅落英,相呼相唤本同声。不知草木缘何事,也作人间儿女情。
老凤虞周万古同,霜梢能事尽苍空。谁知水石空山意,也到金声玉振中。
南辕西向浊河边,叹息时违境屡迁。半绽桃花全待雨,平飞柳絮欲为烟。
敝车羸马吹新火,古道荒林拜杜鹃。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旃然。
澹妆虢国想依稀,海燕将雏带粉归。昨夜梦兰还比玉,碧阶斑戏映芳菲。
犁破嶙峋化土腴,一家梅鹤寄鸳湖。莫嗟诸弟天涯隔,山鸟山花尽友于。
浅智惮远谋,弱力量所任。进途远朝廷,退迹违山林。
代耕抱微愿,儋石安素心。小官慕既往,有道念在今。
问津自南郭,治舟溯清浔。鼎鼎去乡悲,冷冷游子吟。
凌风卷晴绿,乔木庇高阴。黄鸟相喧呼,嘉鱼一浮沉。
晨昏偶素月,信宿在青岑。所遇多可欢,离念颇用侵。
嵯峨天门高,浩荡瀛海深。髦士相提衡,精义穷幽寻。
顾余倾盖交,问我瑶华音。戒车辱祖道,赠策怅分襟。
简书甫祗畏,僻陋方滞淫。摇怀日三秋,寄情望归禽。
金谷荒凉墓尚存,午桥风月剩琴尊。低徊五十年前事,一树梨花欲断魂。
浙水重逢地,闽州旧话稠。雷霆喧独夜,风雨动三秋。
骐骥行堪见,鹰鹯击更优。他时有谏草,知上岳阳楼。
九峰山下水九曲,曲水水边旧有亭。著屐独来踏秋叶,流觞无复集研汀。
松间芳沼自涵碧,寺外好山空复青。是宋是唐两难问,残碑太息半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