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注释
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为踏青。
风和:春风暖和。
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帘幕:帘子和帷幕。
慵(yōng)困:困倦。
罗衣:香罗衫。
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赏析

  此词描写少妇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创作背景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位少妇怀人念远的词作。词中描写的时间是春半的一个黄昏;地点是南园到寝室。主人公是一位思念远人的少妇;事件是因少妇到南园游春而引起的自己感情经历的回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断涧复危岑,红尘且满襟。疾驱触炎热,小憩得禅林。

煮茗对清话,弄琴知好音。秋风不借便,去辙已骎骎。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在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
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岂意瞢腾便到今?一声钟动思愔愔。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

千载后谁传好句?十年来总淡名心。何时世网真抛得?只要人间有邓林。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小窃虽饥寒,巨猾实扇起。十百相党群,刀殳弄凶技。

前邻遭砟关,逼货炙妻子。后邻殳重堤,进舟当门舣。

担负亦公然,罄室乃云止。稍或有牴牾,人戮庐亦燬。

无何閧西村,旋复啸东里。通川及要路,宵征绝行李。

检刮空腰缠,体至衣裘褫。天寒冰载路,沟壑何不委。

家家夜结束,老少泣以俟。一息苟奠安,天明各相喜。

正念一井闬,搔动乃如此。江东连江湖,固是盗所倚。

禁弛气则张,类滋势难弭。有官示以仁,得录不之罪。

恕实长之道,无乃延小美。有声自此辈,识者谓辱已。

况彼有后言,时哉好生理。教虎不咥人,所性安可使。

使誉出贤者,天下知善士。民以静为乐,贸贸安生死。

虽然废赒恤,糠覈自甘旨。去蠹木欣荣,除?禾茂薿。

苟以刑不仁,诛夘亦非是。刑以齐乱民,用之不得已。

如何输租人,米駮毙于箠。

麦垄青青菜垄黄。野棠花满路、日初长。谁家女伴斗新妆。

蜂来往,刺得口脂香。

三五映垂杨。见人还却步、背方塘。小姑不解断人肠。

看花落,又看浴鸳鸯。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

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日出舟上枫,雾隐楚岸竹。

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

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露叶漾涟漪,风凉水院时。翠轻愁欲断,珠圆不自持。

低昂随芰盖,翩翻卷钓丝。盘折惊鱼游,规荡宿禽疑。

为语莲舟女,聊将赠别离。

一卷光芒怀葛堂,读书搔首望苍苍。此生有愿事千古,明日思君天一方。

金碗荒丘悲蔓草,铁函良史凛秋霜。岐阳此去应回首,记听歌声是楚狂。

水精宫中春己深,雕鞍游骑蹋湖阴。金丸不打返哺乌,彩笔自写孤飞禽。

明窗棐几光相映,吮墨含毫清昼静。王孙不归春草生,鸥波万顷兼天净。

明月送人归,明月照人宿。月落梦醒时,清霜压寒屋。

醴泉味虽旨,饮之令人狂。汤泉性酷烈,灌溉功非良。

异哉黄岭泉,涌出青峰旁。元液泻地脉,远脉通天潢。

入口漱冰雪,触石锵琳琅。一泓浸月色,满涧涵天光。

临之愧形秽,掬焉觉心凉。眷兹润下功,旱岁成丰穰。

涓涓信甘美,陋彼醴与汤。洁士犹故人,相契形已忘。

贪夫试来临,未酌先惭惶。卓彼孤竹子,终古同冰霜。

断梗飘萍耐薄游,海滨风紧夜飕飗。几多乡梦牵离恨,未了秋心动旅愁。

怪事不禁嗟咄咄,流光无奈去悠悠。元龙豪气旋消灭,一任旁人唤马牛。

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醉卧慵开眼,閒行懒戴冠。

移花看蝶舞,买石得云团。且自从心乐,学黄又学韩。

銮凰不世出,谁复知羽仪。良马来冀北,难与伯乐期。

驽骀思逞能,燕雀争高飞。岂能应昌运,终为世所嗤。

骥称不贵力,凤至惟其时。吾衰亦久矣,嗟叹尔何为。

九疑山色望来空,客梦家山夜雨中。
无奈鹧鸪啼到晓,黄陵庙口落花风。
听得敷纶天上头,二星交会玉虹流。
风生三路军容壮,春到双江喜气浮。
谈笑预知传露布,劝酬只恐促更筹。
会看印佩黄金斗,肯羡当年定远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