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隐”,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隐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的强吸引力。
当春种花唯恐迟,我独种菊君勿诮。春枝满园烂张锦,风雨须臾落颠倒。
看多易厌满不专,斗紫誇红随俗好。豁然高秋天地肃,百物衰零谁暇吊。
君看金蕊正芬敷,晓日浮霜相照耀。煌煌正色秀可餐,蔼蔼清香寒愈峭。
高人避喧守幽独,淑女静容修窈窕。
方当摇落看转佳,慰我寂寥何以报。时携一樽相就饮,如得贫交论久要。
我从多难壮心衰,迹与世人殊静躁。种花勿种儿女花,老大安能逐年少。
叔孙诚圣人,能知世要务。先言诸大猾,以为爪牙布。
汉王方虎斗,矢石宜争赴。诸生岂能兵,群盗知有素。
短衣变楚制,毋使大王怒。道亦尚委蛇,希世非无故。
当时谀二世,虎口脱危惧。狗盗安足忧,守尉自能捕。
斯言诚滑稽,阴已亡秦祚。直谏亦有时,国奉以坚固。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惯听残暮鼓晨钟。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向兔葵燕麦春风。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德门好兄弟,夜雨细研磨。
何年凿江倚青壁,乞与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画,万里才堪论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见江南几亡国。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怜辛苦矶头石。
江头老父说当年,夜卷长风晓无迹。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来无极。
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旧时。龙蟠虎踞有时歇,月白风清无尽期。
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雨丝直。弱柳阴阴笼碧。长堤外、芳草夕阳,一派长离暮烟色。
春风到故国。惯送天涯行客。柔条短、不系玉骢,何似游丝袅千尺。
追思旧踪迹。正翠拂珠楼,絮舞瑶席。鞦韆院落逢寒食。
恨回首人远,梦来相觅,飞花撩乱满古驿。又争认南北。
悲恻。恨凝积。问何处啼莺,深夜寥寂。春江渺渺情何极。
奈曲里哀怨,又生羌笛。枝头清露,似伴我、泪珠滴。
宋未有天下,坚正臣礼秉。开国百战功,每阵惟雄整。
及侍周幼主,臣心常烱烱。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
死狗莫击尾,此行当系颈。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
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有国三百年,仁义道驰骋。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
细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
君诚不独活,臣实无魏丙。失人焉得人,垂戒尝耿耿。
江南无谢安,塞北有王猛。所以戎马来,飞渡巴陵境。
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本期固封疆,谁谓如画饼。
烈火燎昆冈,不辨金玉矿。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嫁与尚书儿,衔署紫兰省。直以才德合,不弃宿瘤瘿。
初结合欢带,誓比日月炳。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
岂期金石坚,化作桑榆景。旄头势正然,蚩尤气先屏。
不意风马牛,复及此燕郢。一方遭劫虏,六族死俄顷。
退鹢落迅风,孤鸾吊空影。簪坚折白玉,瓶沉断青绠。
一死空冥府,忧心长炳炳。意坚志不移,改邑不改井。
我本瑚琏器,安肯作溺皿。志节匪转石,气噎如吞鲠。
不作爝火燃,愿为死灰冷。贪生念曲蛾,乞怜羞虎阱。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请。
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