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浓云日夕昏,举头烟雨暗前村。风随重客清葵扇,月为佳人射翠樽。
依旧建瓴攲屋角,几番携杖失溪痕。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
幽兰晚已秀,新竹直且疏。朴樕亦巢禽,坳堂自容鱼。
长日肆炎赫,周轩正清虚。适心不贵多,一亩觉有馀。
理会遣孤笑,兴来味群书。彼何扰扰尔,我独欣欣欤。
人臣无怀安,吏治犹蘧芦。幸及三年淹,庶几閒燕居。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几浮云。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日追游,时啸内,任天真。
喜女嫁男婚今已毕。便束帛安车那肯出。无一事,挂闲身。
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
上都半道次榆林,是处鸳鸯野泺深。不比使君桑下问,自媒年少觅黄金。
日落小楼红,高吟雅兴同。凉生潮影外,秋在叶声中。
箔卷双峰雨,窗开四面风。明朝分手去,惆怅海门东。
南昌赵氏子,早岁遭艰虞。骨肉不相保,万国为囚俘。
释缚燕赵间,遂为郑家奴。荡荡天宇阔,亹亹日月徂。
转瞬四十年,朝夕劳且劬。主翁岂无恩,不得齐民俱。
主翁父子没,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来,解后谈厥初。
问知家中事,五内犹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涟如。委曲陈其情,愿母哀其愚。
主母为之悲,暂许奉康娱。星言整去装,策马登长途。
山川日以异,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庐。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恸哭父兄前,邻里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归黄垆。主恩不可忘,母养不可虚。
黾勉与母辞,复返郑氏居。主母惊且喜,左右咸欢呼。
赵子令至前,授以咫尺书。汝孝通神明,汝义薄天衢。
永为故乡民,汝去初踌躇。赵子再拜谢,洒血满襟裾。
主恩一未报,何用早归欤。主翁积忠劳,封谥焉可无。
穹碑表墓毕,逝将还故墟。主翁有遗嗣,无罪倏见诛。
奋身伏王庭,誓死诉冤诬。白日回其光,天道划昭苏。
岂独全郑门,高风动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芜。
安知磊落人,沦此氓隶徒。飞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闾。
郁郁文献邦,盛事映梅徐。母寿涉千龄,闻有驷马车。
吾闻善必报,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诗,永激顽懦夫。
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
青山蹀躞从西来,延平之城当其隈。危峦万仞飞雉堞,高楼杰阁横江开。
大江日夜水东注,逆浪卷将山影去。峰回舟转不见城,双塔亭亭锁归路。
建瓴势扼八闽吭,此地宁曰非岩疆。壮哉当年陈将军,百死不肯归高皇。
吾闻有元当季年,兵戈满眼妖氛缠。盐徒走卒皆起事,平原白骨生烽烟。
皇觉寺僧出淮右,五载群雄同授首。将军若使从中原,中山开平安足论。
宁为鸡口勿牛后,丈夫固当自不朽。不然亦作元遗臣,岂能俯首事他人。
汤公诛死廖公反,将军若降亦不免。扣舷我为将军歌,江声浩浩悲风多。
青山绿水仍无恙,教陵松柏今如何。
放翁老手竞超然,俗子何由与作缘。
百榼旧曾夸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
梦回橙在屏风曲,雨霁梅迎拄杖前。
吾爱吾庐得安卧,笑人思颍忆平泉。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