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微颤。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者极细腻的情思,且与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那细草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那幽花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用“愁”来表达烟霭中的感受,用“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
“凭栏总是销魂处”,收束前两个四字短句,“细草愁烟,幽花怯露”正是愁人靠栏干上所见到的景物。词人只因草上的丝丝烟霭,花上的点点露珠,就“消魂”,足见他情意之幽微深婉。“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为上片结拍。前面由写景转而写人,这两句则是以环境的衬托,进一步写人。“静无人”是别无他人,唯有一个凭栏消魂的词人。“日高深院”之静,衬托着人的寂寥。“海燕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时时海燕双飞去”意为:海燕是双双飞去了,却给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过片“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由上片的室外转向室内,仍写人。这里的“带缓罗衣”,以衣服宽大写人的消瘦,暗示着离别之苦。“香残蕙炷”之“蕙”是蕙香,一种以蕙草为香料制成的熏香,古代女子室内常用。“残”即一段段烧残。“香残蕙炷”写室内点的蕙香,一段段烧成残灰,又暗示着室内之人心绪的黯淡。以香炉里烧成一段一段的篆字形熏香的残灰,比拟自己内心千回百转的愁肠已然断尽,比拟自己情绪的冷落哀伤,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但作者这里只是客观地写出“带缓罗衣,香残蕙炷”,更见其含蓄。唯其不直说出来,才不会受个别情事的局限,才能给人无限深远的想象与联想。
接着“天长不禁迢迢路”一句为上二句作结,两个对偶的双式短句紧接一个长句,严密而完整。“不禁”是不能阻拦。“天长”与“迢迢路”,结合得很好,天长路远,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拦的。“不禁”二字,传达出一种凡事都无法挽回的哀伤,紧接“带缓罗衣”的思念与“香残蕙炷”的销磨之后,更增加了对于已失落者的无可奈何。结句“垂杨只能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以感叹的口吻出之:杨柳柔条随风摆动,婀娜多姿,这多情、缠绵的垂柳,不过是那里牵惹春风罢了,它哪一根柔条能把那要走的人留住?哪一根柔条又能把那消逝的美好往事挽回?这两句中寄托有极深远的一片怀思怅惘之情,象征着对整个人生的的深刻感悟。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春日载阳,鸟鸣于乘。与子为别,思心洋洋。人生几何,忧念苦多。
仰睇浮云,俯观逝波。有殽在笾,有酒在觞。无曰不腆,物鲜意长。
翾翾者鹨,飞鸣戾天。企贤则善,企圣斯贤。古人有言,立事惟勤。
克敬勿懈,何适不臻。古人有言,顾畏民碞。线溜摧山,患生不监。
驾彼四牡,言陟太行。羊肠不偾,儆在康庄。感以情生,忧由爱甚。
有酒在尊,云胡不饮。春日熙熙,芳草菲菲。与子为别,胡宁不悲。
欢言悦耳,是谓疾疢。君子虞之,如矢如刃。忠言谔谔,是谓药石。
君子好之,如金如璧。相彼川水,孔渊其澄。风以挠之,黄浊山腾。
有兰有兰,在彼幽畎。无曰不显,其芳维远。春日迟迟,鸟鸣喈喈。
与子为别,胡宁不怀。
密叶丛篁噪晚鸦,荒村百里两三家。疲民采拾供租税,犹恐傍人议榷茶。
尔缺似难圆,尔晦依然明。形相半亏精彩在,普照万物皆容成。
记忆当年如满月,误斗坚刚成破缺。由来鉴别本无私,节解支分光不灭。
闺媛宫娥不尔留,几回抛掷坠青楼。愿藏宝匣重磨洗,长与衰翁照白头。
麻鞋遍踏北山村,桃涧东头古墓门。络纬乱啼荆棘满,不知何处葬诗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