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镜口

日暮风涛稳,扁舟泊此隅。
云山归梦杳,邻舫语音殊。
片月寒江永,平沙旅雁孤。
无才合漂泊,不敢恨穷途。
明河南登封人,字懋建。家业农,未尝知书,性至孝。母死,庐墓三年。
  猜你喜欢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松叶正秋琴韵响,
菱花初晓镜光寒。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干。

古寺留春最得多,紫微花畔海棠窠。无人岁晚同幽独,古柏阴森著薜萝。

柳塘风紧絮交飞。漾花一水平池。暖香飘径日迟迟。何处酴醿。
胡蝶梦中寒浅,杜鹃声里春归。镜容不似旧家时。羞对清溪。
忆自别郎时,数到郎归日。及至郎归郎又行,泪脸香红湿。
残梦怕寻思,罥绣慵收拾。夏簟青青白昼长,背倚阑干立。

天根敛秋阳,雨毕水归薮。胡为爽常度,白昼变昏黝。

农功将纳场,馀秉尚栖亩。昨朝告方社,卷去日中蔀。

羲和鞭六龙,为我作重九。云顽驱复来,浑未识臧不。

终然划劙之,金鎞发矇瞍。所忻阳德竞,吾岂为杯酒。

悠然见南山,陶公意何厚。况今祠太宫,群公正奔走。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西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夕会星已罗,昼接景将落。见面不须臾,何以展契阔。

侧耳金玉章,音响时间作。假寐晤清颜,倾光岂虚托。

枉骖怅云辔,命席耻尘爵。徘徊翳云日,伫立眺城郭。

骈居淹晨暮,庶俾私心豁。

幽人久见招,解薜俟中林。山行岩光暝,水息霞气阴。

随行委流止,寓物观浮沈。达人贵忘我,奚用存知音。

新来居斗室,还自惜分阴。尽日唯探易,閒时不罢琴。

檐昏钟响度,窗皎月华侵。及此宜无事,犹含白雪吟。

胡笳吹断朔风起,霜结层冰断辽水。
杀气横空月上迟,草色萧瑟边风悲。
万里征夫齐怅望,操兵初入沙场广。
将军樊哙勇敢儿,肉食万里班超相。
天兵乘障驱貔貅,宝剑欲断单于头。
轻生百战百胜罢,塞原积骨谁能收。
至今唯有关山月,乐府声中愁不绝。

浮云有聚散,山色无古今。床头黄金不足贵,惟有管鲍情何深。

与君久相别,相见还复离。鸿鹄肆远志,燕雀焉能知。

君不见发白难再黑,水清终可浑。向来朋旧半存没,只今世态徒纷纭。

君当高歌我起舞,直须醉倒花前樽。

秋水城下碧,秋山城上青。水晶出宫阙,云气到车軿。

风流五马贵,六客联华星。美酒来东林,朱果取洞庭。

奇画扫寒荡,妍辞约浮萍。焉知后不继,高堂葺残扃。

送子河风道,宾鸿集修翎。官奴重秉烛,此笔怀苏亭。

花影倚斜不待扶,偶从花里见花奴。允宜瑶草托琪树,也似冰心贮玉壶。

凡骨换来形亦幻,真空悟到色全无。琼闺调取妆台粉,再画滕王蛱蝶图。

薛公昔好士,珠履罗高堂。酒酣指白日,各欲吐肝肠。

相印甫脱肘,门前迹已荒。魏其盛宾客,田侯安敢望。

一绾大将组,车马盈路傍。疏者为胶漆,亲者为参商。

朝暮市门改,贵贱交情伤。灌夫与冯子,意气何飞扬。

悠悠数千载,此道久沦亡。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
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三面城垣一面江,入城瞥见浪花撞。市声近杂潮声起,帆影低随树影降。

千叠峰峦横远岸,半街楼阁启虚窗。惭余策马匆匆过,孤负人家春酒缸。

谁遣仙凡有久要,每怀河汉恨迢迢。玉虚天帝应相谅,莫惜乘鸾下绛霄。

因随八马上仙山,顿隔尘埃物象闲。
只恐西追王母宴,却忧难得到人间。

江乡无旧业,霄汉有新知。身病仍耽酒,家贫易废诗。

梅开人别久,书寄雁来迟。寂莫江楼上,孤怀动远思。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