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一首感怀词作。全词描写虽然是寻常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郁郁悲凉、惜别、思念之作。季节本无形,词中用燕子这一意象代替写出来,具体生动,画面感徒增。蕴含了诗人忧伤情怀。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这里点明了时节。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这两句来看,当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时节。这句,其实存在着一个人物特写。一个女子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姿态写满了思念。虽然晏殊从词语上没有写到这个女子,但从“燕子”、“高楼”这两句,勾画出一个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 “高楼昨夜西风”句。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实景的描写,但其实是一种心境的勾画。
“燕子欲归”,其实指燕子欲归,人未归,这其实是女子内心的愿望和最真最深的疼。“高楼”这句。晏殊词中的这“高楼昨夜西风”是对爱的无力企及和内心无法亲近的绝望与悲痛。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求”字,写活了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写出了女子内心一往情深的坚持和等待。
“歌长粉面红”这是对这个女子歌声和面容的描写。“歌长”,是这个女子不忍分别的一种描写。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的一览无遗。 “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美丽。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点明了时间。“斜日”指“斜阳”。两个人不忍分别。“斜日更穿帘幕”句中的穿”字用得很让人觉得伤心。用一个动词来描写心灵之中的疼,更是鲜活而生动。这“斜日”穿透的不是“帘幕”。而是女子不舍的心。微凉渐入梧桐。又见到了梧桐。这是思念、闺怨、孤独、寂寞、凄凉、悼亡的隐喻。这是一个触手冰冷的词语。梧桐,也是一颗绝望、凄凉、无助而思念的心灵。
“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心灭了。情却仍然还在燃烧。“此情千万重”句,是女子对即将离开的人的交代。
冬早寒轻测测天,疏枝明秀忽来前。土酥结色神仙种,冰麝分香造化权。
三白共惊千树发,一年都占百花先。巡檐索与冰姿笑,准拟携壶更击鲜。
病起西山更有情,若为青眼慰劳生。虽然不作伤心碧,一片萧疏画不成。
寸田可治生,一粒固为宝。苟能悟其微,仙圣域皆造。
先生旧宰官,现身自担稻。治民如治田,借稻以喻道。
一发圣经蕴,閒复穷释老。使有二顷田,退耕固为好。
顾抱经纬才,催科甘下考。苍生待作霖,日望卸肩早。
老入欢娱地,谁能让少年。向来辞急盏,今夕趁繁弦。
坐密宫商切,情忘笑语颠。酒酣佯潦倒,双倚侍儿肩。
野径经行鸟迹多,漫将井臼锁烟萝。生憎小犬还多事,迎吠声声茅竹坡。
捩柁怜三老,开船捣石尤。睨阳忽自炤,阴霭未全收。
得食鸱鸢啸,经时橘枳秋。孤舟且飘泊,吾道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