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风带着情意,先飞上小小的桃枝。美人红粉细腻,娇艳如痴如醉,斜倚着朱红的门扉。记得去年时,她新妆衬着芙蓉面,隐隐与桃花相映争艳。她来到水岸,春天过去一半,云日暖融融,顺着斜桥回转,直到夹城西边。绿草柔软平展,马儿跑得欢,渡口上垂柳翩翩,玉勒的骏马嘶鸣着驰跃争先。我认出她秀美的蛾眉,凝神一瞥的笑脸,面颊上胭脂敷得淡淡。曾在绣窗前偷偷窥视的佳人今日不复见,依依相思愁恨绵绵不断。
当年携手共游之处,桃花依旧芳香如雾,满地落红随着步履旋舞,怨恨春光到了迟暮。惜春人也销魂瘦损,又靠谁来慰问?只有桃花知心,空将清泪垂淋。旧日堂前筑巢的燕儿,随着烟雾迷蒙的春雨,又双双飞回旧居。惜春人空自衰老,年年更新的春光永远美好,但愿如梦的佳期跟着春天重新来到。前度刘郎今又到,昔日风流之地旧迹剩多少?桃花见此也应悲哀伤恼。只见黄昏时云霭茫茫一片,武陵溪已然看不见,往事已难以追返。
注释
著(zhuó):带着。
朱扉:朱红的门扉。
莎(suō):草名,香附子。
跋马:驰马。
玉勒:玉制的马衔,也泛指马。
蛾眉:此指美女
绣户:指女子的闺房。
前度刘郎:化用刘禹锡诗和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女事,这里是作者自指。
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指刘晨、阮肇事。

赏析

  这首词题作“桃花”,借写桃花而诉说了一段香艳哀婉的爱情故事,将咏花与怀人结合起来。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开篇便是桃花的动人形象。春光明媚,暖风骀荡,小桃初绽,俊俏芬芳。“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三句作者以人比花,展现桃花的鲜丽可爱。朵朵桃花,娇嫩鲜美,红香翠意,争艳窗扉,这不恰似浓施粉黛、娇痴似醉、斜倚朱扉的佳人?“腻”字突出了红色之艳,“醉”写出来小桃的妩媚,作者比喻巧妙,别出心裁,却又妥帖自然,精当到位。这样着笔,不仅赋予静物人的丽质和生气,也为下文由花捕写人作了铺垫,再带出“记年时”自然水到渠成。

  “记年时”到“脸薄拂燕支”都是对佳人的追忆,作者以细腻的手笔铺叙开来。那时,春光旖旎,暖意融融。芳草萋萋,垂柳袅袅,词人正策马而驰,不经意间瞥见了佳人清隽的脸庞,在临水的岸边,隐隐与桃花相映,娇颜新妆,风情万种,他遂“玉勒争嘶”,驻足痴望。“认蛾眉凝笑”两句是佳人的优雅形象,她婉转蛾眉,笑靥如花,略施粉黛,风姿绰约,令作者钟情倾心。但是,作者忽而插入一句“绣户曾窥。恨依依”,值得细细品味欣赏。这暗含了他与佳人曲折的爱情经历,“绣户曾窥”是他寻访追求佳人的画面;“恨依依”则写他寻人不遇或未能如愿的落寞心绪,作者用语隐约含蓄,正暗合他当时的幽微心绪。

  下阕由回忆转入现实。“共携手处”三句凄凉幽曲,透露出今昔迥异。当初桃花娇艳馥丽,而今却已香薄似雾、落红随步,失去了往日的美妙风情,直教人怜惜。作者不南埋怨起春之迟暮,因为它带来了太多的伤感。“销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是此时词人的怀抱,佳人不见,恋情已远,他却依旧执著追忆,在离愁别一服中变得憔悴。

  “旧日堂前燕”一句出自唐刘禹锡《乌衣巷》,但作者转化其意,突出的不是“飞人寻常百姓家”的世事变迁,而是“和烟雨,又双飞”的清冷孤单。燕子还能双宿双飞,形影不离,而人却是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对比强烈,摄人心魄。“人自老”三句,又是萧瑟之笔,春光仍好,人却已老去,仕期也只有求诸梦里。“前度刘郎,儿许风流地,化也应悲”暗用了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的涛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义来。”其中也暗含刘晨重入天台山的典故,又一次扣住桃花,抒发了物是人北的伤逝。经过一番缠绵往复的咏叹,作者最后结以“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点明了往事堪哀、旧梦难续的主题。“武陵”的出现并不突兀,还是运用的刘晨上天台山的典故,他曾误入武陵溪,后多称他为“武陵人”,如“晨肇蓖来路已迷,碧桃化谢武陵溪”(唐工涣《惆怅诗》),所以这仍与题目“桃花”天合。词人早构建了心灵的美好桃源,承载着他全部的梦,但住一片茫茫的暮霭中,望穿了武陵溪水,也找不回当时的曼妙温情。

  本词以桃花始,以桃花终,咏花与写人交织衬映,借物抒情,借物怀人,情致婉曲缠绵,语言妩媚动人。词中,词人的回忆也随着季节不断更换,这种时空流转的写法,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创作背景

  隆兴二年( 1164)闰 11月,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为镇江通判。他们两人是早就认识的,这次相逢镇江,一起览观江山,举酒相属,更相唱和。从隆兴 2年的闰 11月到乾道改元正月共60日,他们唱和的歌诗合计有30篇,此篇即为其中所作。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懊恼平生,奈天赋、恩情太薄。二三岁、看伊受尽,眼尖眉角。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划地误盟言,还先恶。天眼见,人难度。天易感,人难托。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便不成、厮守许多时,乾休却。

万里西来渡跋提,贤王亲迓筑沙堤。昙花水冷苍龙蛰,贝叶芸香白马嘶。

郁郁彩云高捧日,纷纷花雨净无泥。归依大觉资王化,更演洪恩及庶黎。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便觉寻春负一筹,老怀无复少年游。
茶桑天似鹅黄酒,杨柳花飞狐白裘。
试问独醒天众醉,何如一笑失千忧。
不知多少人间事,付与溪声自在流。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清谈廕广厦,甘寝就匡床。
莲剥明珠滑,瓜浮绀玉香。
因知北窗卧,自信出羲皇。
柳塘风紧絮交飞。漾花一水平池。暖香飘径日迟迟。何处酴醿。
胡蝶梦中寒浅,杜鹃声里春归。镜容不似旧家时。羞对清溪。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雷雨空堂,惊展卷、龙蛇起陆。瞻拜处、凛然如见,剑光盈轴。

灏气纵横山欲撼,交情郑重杯相属。想夜阑、盾墨洒淋漓,歌还哭。

喑呜气,悲凉曲。千万遍,循环读。叹王刀可假,何堪重辱。

怅望千秋人不见,想寻一辙车还覆。问谁欤、雪涕和哀歌,燕台筑。

奉天朝罢晓曈昽,敕使传宣籞苑东。好雨晴时三月里,銮舆遥过百花中。

东皇默运无言化,南国新收不战功。归坐明堂还布德,豫游分与万方同。

水中金。忒幽深。玄玄妙妙怎生寻。*哩,哩*。从初得,到如今。西风时复送清音。*哩,哩*。
西风归燕几经秋。人老水边楼。一灯孤枕,满襟清血,花也含愁。前堂歌吹新声有,争满去来休。长河若解,将姝遗恨,与泪俱流。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疲策倦人世。
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
灭烛听归鸿。
凉熏乘暮晰。
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
崖断识云重。
折荷葺寒袂。
开镜眄衰容。
海暮腾清气。
河关秘栖冲。
烟衡时未歇。
芝兰去相从。

结发事孔颜,嚣嚣恣仰止。壮怀久拓落,一旦副知己。

儒冠不误人,况乃私天子。尧舜可再生,夔龙未终死。

中夜激衷肠,耿耿图国士。丈夫遇明时,功名安足比。

功名岂能捐,所保在廉耻。

野塘春水连天碧,化作烟波色。忽听何处弄鸣筝。

又是东风卷入、碧云声。

苕苕直上千霄汉。儿女争呼唤。从容不傍逆风飞。

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

卖卜胥塘便作家,至今高致拂云霞。诗传画里千竿竹,易在枝头数点花。

烟老秋庭笼古橡,雨添春水荐新茶。徘徊不觉寒林晚,独对西风数暮鸦。

名园辟南郭,幽隐绝嚣尘。花木欣繁茂,禽鱼悟性真。

怡情疑世外,乐事在天伦。鸠杖随留憩,堪娱堂北亲。

末路词人剩草莱,兰台门望楚骚哀。千秋功罪缘乡党,一卷文章见史才。

生有琵琶能击客,死馀腰鼓只封埃。漆河一夜潺潺水,呜咽疑从北地来。

东亭好,最忆是花朝。破寂自倾鹦鹉盏,拈题先得美人蕉。

阁倚凤凰箫。

日永祇林幽,江空自生碧。谁能载酒游,烟云随挂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