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博山熏尽鹧鸪斑,罗带同心不忍看。
莫近栏干听花雨,楼高无处着春寒。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事见本集。 何应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十年长作江头客。樯竿又挂西风席。白鸟去边明。楚山无数青。
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须醉。试问识君不。青山与白鸥。
尘洒衣裾客路长。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别离触处是悲凉。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离离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豪华肥壮虽无分,
饱暖安闲即有馀。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
夷齐黄绮夸芝蕨,比我盘飧恐不如。
履道西门独掩扉,官休病退客来稀。亦知轩冕荣堪恋,
其奈田园老合归。跛鳖难随骐骥足,伤禽莫趁凤凰飞。
世间认得身人少,今我虽愚亦庶几。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亲膝下过。
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
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汜水敖仓,是楚汉、提戈边界。想昔日、名姬骏马,英雄梗概。

荥泽波痕寒叠雪,成皋山色愁凝黛。叹从来、竖子易成名,今安在。

俎上肉,何无赖。鸿门斗,真难耐。算野花断镞,几更年代。

秦鹿讵为刘季死,楚猴甘受周苛卖。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白鹤导,白鹤导,仙仗拥天衢。翠羽翩翩九芝盖,霓旌渺渺五云车。

遥下太清居。

年从爆火暗中移,椒柏迎欢上酒卮。
今日天晴宜麦熟,明朝春到报花知。
好奇漫说天千跖,行乐都来黍一炊。
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以去年时。

燕山送客归南州,兴来每恨无扁舟。君归为我谢江汉,思君不见令人愁。

千里风烟想萧洒,一代英雄成古丘。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

黄鹤归来哀江头,江山依旧人悠悠。浮云万古恣变灭,眼中扰扰何时休?

紫阳仙人歌远游,飞蛟起灭三千秋,为君挥手昆崙头。

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东阡一雨霁,溪口闻流泉。行春惬游事,沽酒尽俸钱。

林芳啭幽鸟,涧日明孤烟。不负黍稷税,耦耕今在田。

谁遣青铜一片悬,万山如洗息沦涟。
过云不碍东西岫,明月能涵上下天。
影合野棠鱼自避,光分水荇鹭相鲜。
临流我亦忘归兴,晴翠扑人生紫烟。

问山房、古梅修竹,烟开翠滴三径。结茅不遣尘飞到,百里湖光如镜。

门外静。有春草、春波春树遥相映。幽人寄兴。看桥亘长虹,塘回走马,远寺一声磬。

乌衣客,卜筑携家揽胜。松花窈窕风磴,石潭菜圃清厨足,猿鹤时亲芳讯。

田二顷。正麦浪、桑云商略阴晴信。绿蓑钓艇。更小阁归来,题香醉墨,喜与钝翁近。

鳞鳞负郭田,渐次郊原口。
其中得清旷,贵结林泉友。
一溪东南来,潋滟翠波走。
清响动灵粹,寒光生户牖。
峨峨双剑峰,隐隐插牛斗。
疏云互明晦,岚翠相妍丑。
恍疑座中客,即是关中叟。
为歌紫芝曲,更击秦人缶。
窅然忘得丧,形骸与天偶。
君怀康济术,休光动林薮。
得非仁知乐,夙分已天有。
捉鼻固未免,安能混真守。
日暮车马徒,桥横莫回首。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掩昼娇春敛恨浓,莲包欲实又成空。都缘不肯为云雨,开落非关一夜风。

物情君自见,休更问升沉。白眼猜宁少,黄金交自深。

酣歌岸高帻,绝调破孤琴。晚矣嵇生愧,层峦忆啸音。

长髯郁然,美哉丰姿。
忍使尺宅,而见愁眉。
闻道山居好,林深远俗情。
茶烟熏壁暗,萝月射窗明。
学稼修禾谱,栽花识药名。
无人觉幽隐,为有读书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