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好轩记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非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所好轩是我藏书的地方。我的喜好有很多,而为什么以此(“所好”)作为书斋的名字呢?大概是许多爱好和书相比,我更喜爱书。我众多的爱好都是什么呢?说起来有:喜爱美味,喜爱美色,喜爱建造房屋,喜欢游玩,喜欢结交朋友,喜爱花卉、竹木、清泉、奇石,喜爱收藏名贵的古董和名人字画,又喜欢书。对书的爱好和对其他各种爱好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偏偏用书来命名呢?回答说:美色适宜于少年,美味适宜于饥饿的人,交朋友应该交志向相同的,游览应该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房屋、花石、古玩适合于刚刚购买,所有这些都是过了时间就没有了新鲜劲儿。只有书这种东西,不论少年壮年、老弱病残、饥寒交迫、刮风下雨,没有不适宜的。而读书又是没有穷尽的,所以,对书的爱好胜过其他爱好。

  虽然对书的爱好胜过其他爱好,但谢绝其他各种爱好而惟独溺爱书,这就好像辞去过于亲热而又很随便的朋友,却去跟随一个很严厉的老师,这样的爱好是虚假的。和其他各种爱好分别而跟从书籍,就像是宾客都散去了,而惟独老朋友还在,这样的爱好是偏好。过去,曾皙喜欢吃羊枣,并不是他不喜欢吃美味佳肴。然而,如果说他嗜好美味佳肴,曾皙肯定不会接受。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把他的嗜好和别人等同了。我的其他爱好和别人相同,而爱好书却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此说来,把我的爱好归结到书上,本来就是适宜的。

  我自小喜爱书,想得到它却苦于没有能力。如今老了,用俸禄来买书,凡是珍贵的秘本,我大约已购得十分之六七。少年爱好书,恐怕得不到,如今有书了,又恐怕失去。假如害怕这些书失去,那么用“所好”来命名书斋,就更合适了。

注释

袁子:即作者自谓。

众:多。

胡:为什么。以书名:以此(“所好”)作为书斋的名字。

盖:发语词,此处表原因。

群好:许多爱好。

敌:匹敌、相当。

其:指书。

奈何:如何,怎么样。

味:美味佳肴,好吃的东西。

色:指漂亮的女子

葺(qì):修葺,修补。

游:旅游。他在六十三岁之后,一年中有半年时间还出游在外,姚鼐说东南一带的山水佳处都有他的足迹。

友:交朋友。

花竹泉石:花卉、竹木、清泉、奇石。

圭(guī)璋(zhāng)彝(yí)尊:泛指玉器、青铜器等古玩珍品。

无以异:没有什么两样。

何:为什么。以书独名:只给书斋取名。名:作动词用。

同志:指志同道合者。

是:这个时候。

少:减退、减少。

之: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不作解释,只起语法上的作用。

其事:指书中所记述的事情。

虽:即使。然:这样。

谢:辞谢,意思是推开(各种爱好)。昵:亲近。焉:指代书籍。

辞:遣去。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毕:网罗无遗之意,引申为“尽”、“全”。焉:指代书籍。

曾皙(xī):名“点”。曾参之父,孔子的弟子。

羊枣:果实名,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称为羊矢枣。

脍(kuài):细切的肉。炙:烤肉。

受:接受,表示同意。不受:不认可。

从独:只属于我自己的。

也:起到句中表示停顿的作用。

俸:俸禄,薪水。易:交易,此指买书。

清秘:此指藏书的珍贵(版本)。

苟:如果。

名:命名。宜:适当。

赏析

  在这篇文章中,袁枚表达了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类似的思想: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在表述这种思想的同时,袁枚又显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人都有欲望,但在教人做假人、说假话的传统社会中,人欲被看作是一种罪恶,所以几乎无人敢披露自己真实的心灵欲求。袁枚的真诚和坦率在于,他老实地说出了自己种种生理和心理的追求:袁子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宫室花石、古玩等等。他还敢于说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人生体验:当血气旺盛的时候,美丽的女色格外迷人;当腹中饥饿的时候,吃东西格外香;交朋友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出游宜在风和日暖的时节,“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否则很难充分领略个中滋味。

  除上述欲望之外,袁枚又明确表示自己好读书,并认为这是更高层次的爱好和追求。如果说声色、饮食、交游等等爱好都受到生理、心理和外在环境种种限制的话,对书的爱好则是在人生旅程的任何时候都是适宜的。书海无涯,求知欲永难满足,因此袁枚认为自己对书的爱好实在超胜于其他的欲求。然而,袁枚又强调,对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并不排斥其他的各种欲望,并明确指出,那种标榜自己只追求精神价值而没有物质欲望的人是虚伪的。物质的追求与精神的追求可以统一起来,可以在人生的旅程中并行而不悖。物质的欲望有尽,而精神的欲望无涯,到最后血气既衰、交游散尽,也就只剩下爱书这一种爱好了。所以袁枚说:“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他担忧这一最后的爱好也将随生命的消亡而失去,所以格外珍视,以“所好轩”来作为他藏书楼的名字。

  袁枚的散文最大特点是不拘一格。从标题上说,这篇文章应当是记其轩,但袁枚不记其轩而在轩名“所好”上发挥。全文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作者先谈自己喜欢书,次谈书与别的玩好器物的不同之处,说明书值得爱;也表明了自己怎么样爱书;最后才点名为什么只把书轩取名为“所好”。从这篇散文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真率无邪的活生生的人对生命的自我表白,感受到的是在封建禁欲主义统治下古老社会中吹过的一阵清新的风。

创作背景

  乾隆十九年(1754年),袁枚彻底脱离官场,隐居在小仓山下的随园。随园经过他的几度修葺,颇具规模。这篇文章是他为自己在随园的藏书处所好轩写的一篇记文。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确硬工夫做十全,宾关深锁绿萝烟。
险崖机峻无人透,几见春山蕨竖拳。
玉麟堂上歌薰风,周公分陕方居东。
霓旌龙节更号令,长江万里消狼烽。
櫜鞬帕首多名将,夙兴拜舞占乾象。
紫气浮浮轸翼间,宗星炯炯银潢上。
甫申飞下鼎湖山,汝阳天人未足言。
八纮纳纳入经济,一柱岩岩久具瞻。
岧嶢陪京新命尹,虎踞龙蟠壮根本。
关中镇抚必萧何,北门筦钥须寇准。
运量恢恢妙转旋,一念体国心通天。
玺书锡劳下阊阖,珥貂十辈来传宣。
天子令闻洽四国,令仪令色山甫德。
江汉汤汤告厥成,衮衣归兮式百辟。
薰风薰风自南来,解民愠兮阜民财。
不赓殿阁微凉句,拜手喜起明良哉。
菁菁葑菲公犹采,世沐恩波深似海。
春风一鹗又横空,敝帚萧骚价千倍。
翘材油幙罗群英,寿觞潋滟难同斟。
客星滩头频矫首,夜夜遥瞻南极明。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
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萱草离离兮,山之阳。朱为衣兮,青为裳。嗟彼秋风兮,起大荒。

俾其花日飘泊而不可见兮,何以慰此心之彷徨。

结发事明主,忠义谅独持。出门远眺望,荆棘生路岐。

路岐阻且深,惆怅何所之。中心既不回,艰危何足辞。

不暇恤其躬,安能顾所私。譬彼东流川,九折常如兹。

昔为志士模,今为壮士规。寸心明白日,比德千园葵。

妇牵车,夫推毂。车中儿,貌如玉。全家远戍不辞苦,日暮途荒车下宿。

山凄凄,林谡谡。飒然阴飙度,夫身罹虎毒。妇奋遂虎曳虎足,呼儿抽刀斮虎腹。

倒虎肝肠夫来复,终然妇愤不可平,夫命无由百身赎。

有司匦函上行义,华表辉煌旌白屋,千年异事太史录。

人生富贵鸟过目,谁有姓名光汗竹。吴兴妙绝诗与画,况复巴西详委曲。

昔贤汲汲翼名教,竞为表彰励民俗。建安学士古人心,珍袭此图常韫椟。

偶然出示嘅古道,援笔题诗愧貂续。

作客归无计,应知梦草堂。浮名驱策远,小妇别离长。

江路多春雨,山村易夕阳。牡丹开太早,不及共君觞。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
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
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
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普劝门中友。妙药时人有。先师亲说下,与君修。一味真心,系缚休教走。柔弱为引子,低下服之,论甚食前食后。大忌气财并色酒。闹处稀开口。忘情恩爱断,罢忧愁。依方修合,更不伤怀袖。谨服三五载,返老还童,管得长生不朽。

锦帆牙樯四百年,曲池歌榭两凄然。又从劫火悲前佛,犹有灵光阅逝川。

何处鸣禽新出谷,几株乔木上参天。春游不负题诗兴,神助仍因梦阿连。

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

万窟藏云造化宽,仙源路在小江干。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

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庄后庄前千万枝,元方题扁季方诗。何当把酒对花树,坐到参横月落时。

寇初来,战宜田,烈火夜飞光照天。青山跃马壮士出,一鼓转战清炎烟。

寇复来,战周岭,马上秋风动旗影。重围突破散如云,部曲归来自雄整。

问之此战谁第一,吉水周郎本无敌。报国宁论万死功,荡家笑却千金璧。

君不闻敖原之战尤所无,最后制胜真良图。草间麾呼伏兵起,数万贼徒同日死。

玉云初度色,金风送影来。全生疑魄暗,半云月时开。

欲知无处所,一为上阳台。

踰淮数百里,欣逢下邳山。新安十数峰,窈窕霞影间。

遥看若可即,既近杳难攀。契深迹莫遂,怅然空厚颜。

倦鹭辨沙落,远禽求村还。已暮将何归?回涛冒瀴湾。

渡口双古柳,茅茨相与环。清时寄孤枕,敢厌闻惊潺。

频年京阙暗胡尘,窃发桐庐更骇闻。食尽犬羊桐自毙,火炎蝼蚁却须焚。

中原已有汾阳将,二浙谁驱下濑军。州郡虽严防守计,可将知略佐忠勤。

望入青峦驿外楼,风烟迷目使人愁。嗟谁杳杳云中鹤,愧尔翩翩江上鸥。

斗酒笙歌聊说剑,宦情天地只虚舟。汀兰岸芷犹相待,逝水无声尽日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