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商水道中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商水城的西门话别,暖暖的东风吹拂着柳枝。

年华艰险使人涕哭流泪,如今局势所成皆有前因。

叹草草败退檀道济之策,读着茫茫无限老杜的诗。

马前的山川是如此壮阔,自然不敢计算回归之时。

注释

商水:今河南商水。

西门:指县城西门。时诗人西行向舞阳。

年华:年光。

危涕:危险艰苦使人涕哭流泪。

世事:时势或历史

草草:此指鲁莽轻率。

檀公策:原指南朝宋将檀道济征北魏,粮尽退兵之事。

茫茫:渺茫。

杜老:即杜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南奔途中创作的一首感时感事的诗,首联描写出发时的场景,中间两联叹家身兼伤国事,尾联收束到离别之上,又与时事密切相关。此诗精巧用典,含蓄吞吐,气脉连贯,沉郁浑厚,叙述伤时感事有杜甫沉郁苍茫的气韵,堪为佳作。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地、时、事兼叙,于地,则商水西门;于时,则东风动柳,是早春时季;于事,则临别告语。“语”字大约从杜诗学来。杜甫《哀王孙》:“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所与“语”者,当是前来送别的人;当然也似可兼指附近的商水河,言河水潺援之声,也如珍重话别。“东风动柳枝”,其时正是春季。既是眼前之景,又于景中含不尽之情。那柔弱的柳枝,给人一种缠绵的感觉,正是离情别绪的写照。吴文英说得好:“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伤春又伤别,倍感无奈。这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殊为相近。这两句,又大有杜甫《发同谷县》“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之意。诗人此次南行,是迫于兵灾,更有许多不得已。此意含而不露,却待其后申叙。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句叙而兼议,将首联暗蓄之意进一步发明。“年华”承“东风”,“危涕”接别语,虽重在个人感受,而实有伤时之感寓于其中。孟子有“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之语,江淹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恨赋》)之句,故简斋之危涕,实有孤臣之悲。“入”字提炼得新鲜有力,自是江西诗派之家法。“世事”主要特指眼下国有累卵之危,民有倒悬之急。如此窘境,绝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执政者失策之种种,只要联系当时历史状况,自然不难明白。

  “草草檀公策”,紧承“世事”句,追究前事之因。“檀公策”,用刘宋时征北将军檀道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事,讥刺北宋朝廷避金人、求苟安的失计。诗人用檀道济典故,追咎宣和七年(1125)北宋朝廷退避金兵,以致军机贻误、汁京被占的罪过。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原本相连,诗人不得不在颠沛流离中度日了。

  “茫茫杜老诗”,杜甫在入蜀以后以及在湖湘时期,写到安史之乱或各地军阀的战争时,多用“干戈茫茫”字眼。如《南池》诗:“干戈浩莽莽。”又如《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诗人平生极为推崇杜诗,在创作上经常模仿;更重要的是老杜后半生多在战火中度过,而其伤时忧乱之作特多。时异事同,而孤臣之心难诉,他只好在吟诵杜诗之求得安慰了。

  尾联所云,尽管仍然与时事密切相关,但在诗意上则收束到离别之上。“山川马前阔”,则前路漫漫,不见尽头;“不敢计归时”,则归期杳杳,未有已时。身世之感,黍离之悲,充盈弥漫。

创作背景

  据胡穉《陈简斋年谱》,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北虏入寇,复丁外艰,自陈留寻避地,出商水,由舞阳次南阳。”可见这是作者在陈留酒监任上,因遇靖康之变,径从陈留南奔,道经商水(今河南商水)而小憩,复又从商水登程时所作,是诗人南奔途中的第一首诗。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
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
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长信多秋气,昭阳借月华。那堪闭永巷,闻道选良家。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绿鬓颓云髻,青霞络羽衣。晨趋阳德馆,夜造月华扉。

抟弄周天火,韬潜起陆机。玉房留不住,却向九霄飞。

暮年桑苎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
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从来居处爱萧森,剪烛西窗梦一寻。忧患未曾捐故态,笑谈时复见初心。

凋晨逢菊方知重,独寤无人竟废吟。凉月湖堂愁不寐,到门潮落旧痕深。

砚庄流水绕柴门,泼剌游鱼墨可吞。纵有红尘飞不到,依然何胤一家村。

数朵山如削,青烟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
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
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径通幽。正西风料峭,别墅小淹留。老柳抱烟,败荷欹水,倩他妆点残秋。

亿季鹰莼鲈烟兴,傍城隅拓地作菟裘。竖佛谈禅,焚香征道,岁月悠悠。

何事红羊罹劫,痛魂飞北市,泪洒西州。半世清名,一场恶梦,剧怜华屋山丘。

是几时亭台易主,感人琴,那忍话前游。数点昏鸦残照,暝色生愁。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计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
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
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要识民番爱戴心,重来棠树尽成阴。月明岛屿千峰玉,日落沧溟万派金。

博望乘槎持使节,长乡草檄布纶音。从兹黎庶南东亩,无复豪家寸土侵。

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是"他人弓莫挽,他人

马休骑。"

【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溅起泥。这马知人文,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飏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风来吹叶动。
风动畏花伤。
红英已照灼。
况复含日光。
歌童暗理曲。
游女夜缝裳。
讵诚当春泪。
能断思人肠。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鸟青崖边。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不杀奉皇犹敢语。雨淋日炙字未讹,千秋万岁所鉴多。

娟娟疏竹拂云长,门巷无尘气自凉。
多病无情如嚼蜡,卧看风篆博山香。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尽眠。
罗衣香汗透,宝髻翠云偏。
柳叶眉间秀,桃花脸上鲜。
梦魂何处去,身在帝王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