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啊!伟大的武王我的先祖,您的丰功伟绩没有人超过!当然文王的功德确实很高,开创了一代基业建立周朝。后继者先祖武王奉天承命,打败商王朝从此天下太平,奠定了您不朽的伟绩丰功!

注释

於(wū):叹词。皇:光耀。
竞:争,比。烈:功业。
允:信然。文:文德。
克:能。厥:其,指周文王。
嗣:后嗣。武:指周武王。
遏:制止。刘:杀戮。
耆(zhǐ):致,做到。尔:指周武王。

赏析

  此诗是古代大型舞乐《大武》的二成歌词。《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虽有零星的资料,但终难具体描述。然其舞蹈形式则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记录,可以作大概的描绘。第一场,在经过一番擂鼓之后,为首的舞者扮演武王,头戴冕冠出场,手持干戚,山立不动。其余六十多位舞者扮武士陆续上场,长时间咏叹后退场。这一场舞蹈动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诸侯会师,八百诸侯会合之后,急于作战,而周武王以为伐纣的时机尚不成熟,经过商讨终于罢兵的事实。第二场主演者扮姜太公,率众舞者手持干戈,奋臂击刺,猛烈顿足。他们一击一刺,做四次重复,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闯犯敌阵进行挑战,武王率大军进攻,迅速获胜,威振中原。第三场众舞者由面向北转而向南,表示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第四场开始时,众舞者混乱争斗,扮周、召二公的舞者出而制止,于是众舞者皆左膝跪地,表示成王即位之后,东方和南方发生叛乱,周、召二公率兵平乱的事实。第五场,众舞者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动铃铎,鼓励众舞者前进,表示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命召公镇守西北。第六场,众舞者恢复第一场的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表示周公平乱以后,庆祝天下太平,各地诸侯尊崇周天子。根据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一文,《大武》六成的六篇诗的排列次序确定为:《我将》、《武》、《赉》、《般》、《酌》、《桓》。《周颂·武》一开头,就以最高亢最雄浑的歌喉对周武王做出了赞颂:“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暴虐,厚赋税以盘剥国人,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嬖爱妇人妲己,宠信佞臣费中、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即西伯)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六韬》)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周武王克商后所作的《大武》乐章中的一章。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王克商,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又据《礼记·乐记》记载,孔子曾说《大武》“再成而灭商”,可知《武》是《大武》乐舞二成的歌诗。

  猜你喜欢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
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乌纱任岸穿筋竹,
白袷从披趁肉芝。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白云飞处见层巅,回首风樯去若仙。
旧隐已锄三径菊,新吟聊想一囊钱。
春归沂水已相乐,秋到旴江盛有年。
更着彩衣歌且舞,高堂侍沥奉周旋。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平生耻为一身谋,枘凿方员两不投。
虮虱但知贪肉食,醯鸡何足语天游。
雪余自闭但安户,月皎时登王粲楼。
更得吾人诗句好,当知此乐与天侔。
六龙不动玉鞭迷,雾霭荒寒五凤痴。
静阅天机消复长,未应冰谷晛消迟。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三径无人独闭关,青山有意就馀閒。牛羊草际时同往,鸡犬云中不记还。

肩舆出里门,一望皆稻畦。仲夏刈穫了,数处亦既犁。

濛濛丘中麻,其下有横溪。我寻溪路边,惝恍南北迷。

霖潦断行径,荒莽与人齐。天晴涨虽缩,沙岸犹积泥。

前村围修竹,日午闻鸣鸡。役夫皆已休,而我独栖栖。

远赴田叟期,触热更向西。

华阴山头井水深,女儿照影不照心。影可照,心莫宣,欲知妾心井底天。

藉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难。舍生归北阙,效死只南冠。

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偶携诗卷在,把玩为悲酸。

长忆乔仙去不回,师雄幽恨几时开。罗浮睡冷梅花月,夜夜佳人入梦来。

高轩多暇日,宴寝独怡神。
风俗谁今古,云山自主宾。
滩平分燕尾,松老半龙鳞。
徙倚清阴下,吟怀愧昔人。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
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归淮方向浙,度尽一年寒。
想见添诗卷,传闻摄酒官。
雨多江溆暗,米贱客愁宽。
旧友参台幕,应留看牡丹。

虚堂悬莫邪,六月血风冷。森然墙壁间,魑魅不留影。

路人何栗栗,宁与魑魅等。平生有肝胆,爱尔寒芒炯。

吾且藏吾刀,百怪已知警。春宵忽龙啸,离别在俄顷。

临行期烂醉,无奈孤怀醒。庄生夸剑术,斯义推未尽。

太刚诚易折,惜哉此锋颖。将为绕指柔,宛转意难忍。

置君刚柔间,光敛神愈静。一试百踌躇,砉然中其肯。

香严上树口衔枝,手不攀枝脚累垂。
才开口,咦不答也,
又相违。未上树时道将来,
金刚宝剑顶门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