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韬光望海日

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濛濛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

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

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

(1620—1688)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稚黄,后更名骠,字驰黄。陈子龙、刘宗周弟子。明诸生。工诗,为西泠十子之首。与毛际可、毛奇龄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所作不涉时事,一生不出里门。精音韵学。有《歊景楼诗》、《声韵丛说》、《东苑诗钞》、《思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阿谁追路问东君,只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南歌子正月二十八日定空寺赏梅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江南谁寄一枝春。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
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碧山归路小桥横。谁见暗香今夜、月胧明。
平世功名不可期,羝羊自恨触藩篱。
劳生漫弭众人谤,虽死肯辜天下知。
劝进偶能回漠北,输忠犹忆佐边陲。
秋风一夜翻庭绿,晓看髭髯半作丝。
秋来何必送将归,落日高台意自悲。
一壑未容追法漫,三钟犹得饱支离。
黄花对客如相笑,白发寻人似有期。
时序不堪翻覆手,每逢佳处亦开眉。
鸡鸣车马驰,夜半声未已。
皇皇走声利,与日争寸晷。
而我独何为,闲宴奉君子。
京师十二门,四方来万里。
顾吾坐中人,暂聚浮云尔。
念子一扁舟,片帆如鸟起。
文章富千箱,吏禄求斗米。
白玉有时沽,青衫岂须耻。
人生足忧患,合散乃常理。
惟应当欢时,饮酒如饮水。
寻,帘外无端堕玉簪。
笼灯去,休待落花深。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

毫端漭漭夜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

无侣复无巢,日夕旅即次。一枝岂有择,双栖若无意。

尔鹊何为者,得非抱贞义?方春二三月,群飞竞相媚。

乐生物之情,志勤物之事。而鹊处其间,不闻亦不避。

莫或余敢侮,侮者自不至。有时风动枝,略效雨缩翅。

晴干听天时,欢喜付人世。此岂果鹊情,无由道鹊志。

荧荧檐际星,照影不到地。明当复归来,独客户且闭。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

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倚云傍石太纵横,霜节浑无用世情。若有时人问谁笔,橡林一个老书生。

天风动地拂苍须,摇落骊龙颔下珠。一斗竟须浇渴吻,道人从此厌醍醐。

徘徊发红蕚。
葳蕤动绿葹。
垂杨低复举。
新萍合且离。
步檐行袖靡。
当户思襟披。
高响飘歌吹。
相思子未知。
时拂孤鸾镜。
星鬓视参差。
春日迟迟。
桑何萋萋。
红桃含夭。
绿柳舒荑。
邂逅粲者。
游渚戏蹊。
华颜易改。
良愿难谐。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人行直路入秦树,
雁截斜阳背塞云。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
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一夫死非命,涤验更两吏。一囚坐法诛,三覆与众弃。

去年交阯败,杀戮无贱贵。江淮屡岁眚,积殍沟壑秽。

圣人于赤子,爱重若彼至。谨小以遗大,谁其原帝意。

味重带新驰驿贡,花旌难老隔年芳。

沧海张公子,秋来会面稀。携诗晓相访,话旧夜忘归。

德劭吾身润,道行天下肥。穷通都莫问,一炷篆烟微。

寄愁埋照月三弦,过隙沈沈井底天。谁道梦中沈识路,剧怜寒尽不知年。

渡江名士仍流寓,飞矢行人未解悬。枉爱苏端能数过,鸡鸣风雨浊醪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