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此诗叙述了周王祭毕上天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全诗八句,分为四、四两层。前四句是周王向臣民庄严宣告自己已招请祈告了上天先公先王,得到了他们的准许,以举行此藉田亲耕之礼;后四句则直接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全面耕作。诗虽短而气魄宏大。从第三句起全用对偶,后四句句法尤奇,似乎不对而实为“错综扇面对”,若将其加以调整,便能分明看出:
骏发尔私,亦服尔耕;
终三十里,维十千耦。
则骏和终、亦和维字隔句成对;其它各字,相邻成对。此种对偶法,即使在后世诗歌最发达的唐宋时代,也是既颇少见,又难有如此诗所见之自然。
需要略加讨论的还有“骏”字。上文由“终”字比勘,“骏”当是名词。又以金文对照,“凡典籍中的‘骏’字,金文均作‘(左田右允)’”(于省吾);“畯,……契文、金文均从田从允,允、夋之异在足之有无,实一字也”(李孝定)。可见诗中“骏”字,实指田唆即农官,为“畯”字之通假无疑。
总之,《周颂·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这就是一首反映春天祈谷的诗。此诗的产生时代,历来争议较大,一说是在周成王时期,一说是在周康王时期,这争议主要是因对“成王”和“昭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上思下思十万山,左海右江如月弯。江边神女长留佩,天上仙人早赐环。
东海渺无际,空濛接九旻。层楼吞灏气,大地绝苍垠。
浪稳蛟龙静,航通玉帛陈。纳川情并效,向若轨堪循。
嘘蜃还成市,翔乌不待晨。沙明潮应月,苔润石知春。
已息阳侯阵,谁扶飓母轮。蓬莱真咫尺,岛屿一微尘。
鹏路盘青霭,鳌峰耸碧珣。荡空云鹤影,泛棹斗牛津。
作赋曾工木,求丹欲笑秦。披图书是玉,放眼界为银。
鲽献能怀德,鲛输已化嚣。边铺霞锦烂,面拭镜光新。
旋吉依秋节,流观仰帝巡。添筹颂黄屋,万象尽含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