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封弟辨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给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
我认为事情不会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当及时向成王说,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它;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竞促成了他那不合适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给予了小弟弟,让他做了君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办成这件事吗?假设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妇人和太监开玩笑,周公也会提出来照办吗?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他做得不恰当,即使多次改变它也不算是缺点,关键在于是不是恰当,恰当就使它不能更改,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的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铸成过错啊,我想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以至玩笑作乐都要符合“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他的过失,为他巧言辩解。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使他终日忙碌不停,对他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不能相信。
有的史书记载说:“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的。”
注释
传者:书传。此指《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所载周公促成桐叶封弟的故事
成王:姓姬名诵,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
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开国大臣。
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
不中之戏:不适当的游戏。
苟:轻率,随便。
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举:指君主的行动。
病:弊病。
遂:成。
道:指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
大中:指适当的道理和方法,不偏于极端。
辞:解释,掩饰。
驰骤:指被迫奔跑。
自克:自我约束。克,克制,约束。
直:只是,只不过。
缺缺(quē):耍小聪明的样子。缺,原文“垂夬”。
唐叔:即叔虞。
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史佚促成桐叶封弟的说法,见《史记·晋世家》。

鉴赏

  本文论述了大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问题。通过桐叶封弟的典故,作者批评了君主随便的一句玩笑话,臣子也要绝对服从的荒唐现象,主张不要盲从统治者的言行,要看它的客观效果。在封建时代,发表这样的观点需要非同一般的胆识。

  “桐叶封弟”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典故。在“君权神授”的谬论横行的时代,君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君主的言行被绝对化了。“天子无戏言”、“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类的口头禅就是绝好的说明。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批评的是周公,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其主旨是说明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不应盲从。这种观点无疑是进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此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作者首先扼要地介绍了“桐叶封弟”的史料。然后斩钉截铁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吾意不然。”接着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封”或“不当封”,而不在于这是谁的意图。最后提出了周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辅佐成王。全文丝丝入扣,有破有立,立论明确,读后令人为之叹服。特别是结尾的“或曰”一句,使全文的论证留有余地,更是耐人寻味。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
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清阴可惜不驻得,归去暮城空首回。

翠光幽意欲生烟,几种龙孙几度传。忽怪春衣青旅旅,吟看不足是婵娟。

古语行船遇打头,此言端可作予羞。
平生漫起江山兴,胜处偶为波浪留。
败肉腐鱼三日醉,断芦衰柳十分秋。
蒋队秀色应凋尽,造物还能借便休。

司南车,辘辘转。务与冥行指迷,肯被傍人指点。三脚驴却步不前,老杨歧恶殽难掩。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迩来炳灵轶古初,耆俊相繼驰亨衢。
堂堂御史今名儒,志节慷慨忠义俱。
才高识远器有馀,不似文园浅丈夫。
一朝持节归成都,使星皎皎临坤隅。
辍从宪府恩意殊,霜威鹗击正所须。
奸胥所在察于荼,交券计斤良可吁。
锄凶芟秽忌踟蹰,元恶须行七日诛。
恶除惠泽益沾濡,顿使枯瘠都丰腴。
坐茵未暖毡氍毹,诏归还直承明庐。
朝廷急贤恢远图,碧鸡金马不用渠。
以人报国功难逾,诸生中有何武无。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雪羽褵褷立倒影,
金鳞拨剌跳晴空。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
心羡夕阳波上客,片时归梦钓船中。

帝城秋色逐人来,吴楚东南首重回。风起大江龙抱石,日高天柱客登台。

一尊芳草晴相媚,十里芙蓉秋未开。酒罢忽歌湘水曲,浮云何处不堪哀。

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

残僧惊客老。问哀乐、中年多少。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

淩云书势好。与谁證酒边孤抱。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飏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一埽再埽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自誇我亦有能事,何必主人擅文字。毫端珠玉不禁寒,纸上风云冻欲乾。

小人苕帚有机用,左之右之随定动。不似管城老秃翁,花发梦中还说梦。

妾梦随明月,因君到海东。君今西出塞,月又照崆峒。

别意良难薄,此行当自雄。但留明月在,不敢怨飞蓬。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李侯西江彦,矫矫麒麟驹。读书司成馆,佐政东海隅。

会当驰广陌,安可困盐车。兹焉沐清化,去谒承明庐。

霜风凄以寒,飘然曳长裾。青云近在望,壮志毋踟躇。

缫车未歇取丝分,私债官逋夜打门。里正不慈胥吏酷,穷民空感半租恩。

扁舟夜泊新郭市,石湖水深清且泚。长啸一声天地秋,万壑惊风泣山鬼。

匡庐生,玉山子,意气相倾誓终始。呼童沽酒烹锦鲤,醉入芦花月如水。

周郎放歌踏船尾,我亦和之声亹亹。明月照我心,秋水洗我耳。

富贵亦何为,人生行乐尔。城中黄尘眼为眯,安得置我丘壑里。

鲸奔兽骇罗群峰,晴岚湿雾深几重。
世言番君勇穿石,此事荒唐敢云实。
仙凡聚散那得知,祗今流水篆元之。
冲升坛在肯回雇,木鹤痴情飞不去。
五诗遗笔写元云,残碑记载心何勤。
谁通一罅山前路,车马尘埃了朝暮。
刘郎想自天台来,步步锦绣连云开。
千崖万壑玲珑窍,今日重逢应一笑。
苍苍石彭青云齐,名章合刻悬崖西。
可怜一觉邯郸炊,胸中五色蟠晴霓。
此桃种在清虚处,不断尘埃笑崔护。
人世从教隔古今,洞府何从认新故。
我发白矣骨尚凡,悠悠空老茲山间。
酌泉祈仙会当见,曾有麻姑访王远。
风格孤高却后时,夜来律管已灰吹。
无端红紫偷先发,未见琼瑶第一枝。

同乡交好复同官,嘉会如斯自古难。退食黄堂作闽语,苏台明月醉中看。

动天须假至诚祈,诚若专时定弗违。冬后纵无三白应,春前俄有六花飞。

著人但觉寒威重,拥火犹嫌酒力微。聊为使君歌上瑞,麦苗千顷已菲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