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
注释
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苍:深绿色。
河水:黄河之水。
沄沄(yún):形容波浪滔滔。
松柏: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原意。高冈:山冈,指中条山。首句已见山字,不应复出,故用高。

赏析

  该小诗仅短短十六个字,却色彩斑斓,对比强烈,既有绘画般效果,又有山水动静之韵味,在以追求险怪为主的韩愈诗中可谓别具一格。

  诗开头“条山苍”三个字。写出了中条山的苍翠之色,而仅以一个“苍”加以概括,也足见山势之大,浑然一色。同时,诗人写山,以河为比照和衬托,黄河流经中条山下,滔滔漭漭,浊浪排空,一片混黄之色,与苍翠之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诗写景状物,寄意深远。高山、大河为眼前实景,“苍”与“黄”,以强烈的颜色对比,强调视觉的差异,达到山水分明的艺术效果。

  后两句,进一步写河、山,河之黄是因其浪涛汹涌,奔腾不息。山之苍是因其满山松柏,苍翠欲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人生岁月就像这滔滔奔涌的黄河之水,一逝不返;生命是短暂的,但崇高的品德和人格却是永恒的,它像万古长青的松柏那样,永存人间。“松柏在高冈”这一喻象,表达了作者欲奋发有为、特立人间的宏伟理想。诗的境界博大,格调高亢。而“浪波”与“松柏”,一动一静,指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

  诗的立意高远,境界阔大,中口而出,率尔成章。颇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苍莽古劲,而格调更加高扬苍山翠柏,急水洪流,成为诗人精神的寄托,志趣的象征。因此,与其说此诗是写景,不如说是咏志。思随大河阔,志逐苍山高,青年诗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形象,卓然而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诗。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伴我何辞共戎马,怜君聊欲濯糟浆。

残年落寞风尘际,永夜从容银烛光。祇恐扁舟吾欲去,病慵无意薄淮阳。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杂花铺绣,浅草裁茵,凭栏野色浮空。败柳枯荷,商声递入金风。

悤悤载花载酒,对閒园、才识秋容。悄相向,借吴波涨绿,与洗尘红。

谁唱白铜鞮曲,趁如云娇马,流水西东。桥下龟鱼,也应惊到吟筇。

风光自延倦客,倚残曛、閒数疏钟。海天回,寄愁心、塞外断鸿。

召募今南讨,中原羽檄过。几年纡策定,一战赏功多。

雾变青山色,天横沧海波。飘零国士老,长望一悲歌。

易老方惊岁晚,难禁又报生朝。从他华发转萧萧。且共尊前一笑。
为具随宜DD70C23F,烘堂不用笙箫。只烦欢伯散无聊。醉里追回年少

昨朝炎风今日雨,今日浓云昨朝暑。阴晴寒暑片时间,到此令人信难处。

矧今世事多舛讹,晴日常少阴常多。随宜料理强排遣,天运若此将如何?

晴日南山几杕俱,跻高选胜不须扶。也知坐上多佳客,可著青州从事无。

问得梅花信,新晴花气香。戏赓和靖句,炙背负斜阳。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我思垂虹桥,沧波绿杨津。鄂鄂棣华宅,瞰此江之滨。

荷衣佩秋兰,野饭羹紫莼。一从桥上别,花发三年春。

相思复相思,为尔歌停云。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一天微雨湿芳尘,红绿相依几聚春。家在海棠花下住,伤心长是未归人。

日午山行处,重峦隐古祠。虚廊饶鼠迹,破牖锁蛛丝。

花落人何在,云归鸟不知。停骖坐来久,拂藓认残碑。

古台曾说少年游,弹指惊嗟岁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卧崇丘。
凤凰去后遗陈迹,白鹭来叶认旧洲。
但得风寒无罅隙,江河举目不须愁。

左原消息杳无闻,令我愁怀似乱云。多病废诗兼废酒,青春孤我亦孤君。

要同学问文章乐,无奈东西南北分。况是一檐残雨后,落花飞絮两纷纷。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历历曾游地,平陵十五春。酒降三岛客,诗醒九泉人。

访友不愁懒,看山岂救贫。征衣羞自检,无计浣轻尘。

绣幔烟沉铁面寒,冲冠馀怒尚桓桓。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

万古岁时尊俎豆,九幽灵爽托筳篿。即今灯火倾城市,彩绘旌旗彻夜看。

龟蒙荒大东,洙泗扬其流。金碧何峥嵘,台殿居上头。

命驾出山泽,陈鱼乐观游。纵横列九罭,出没翔万艘。

悬罾杂数罟,中有嫠妇罶。大鱼拍波起,小鱼不得休。

尽利攘其民,安得视狝蒐。臧孙岂不贤,明珠惭暗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