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中的感情是“思秦川”,即思乡,而触发这种感情的缘由则是“见渭水”。全诗通过写渭水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诗的一开始就以“渭水东流去”点出题目“见渭水”;而“东流”又暗含诗人“西行”之意。因渭水东流,经过自己的家乡秦川一带,对于远离家乡的诗人来说,自然要触动对家乡的思念,故有第二句“思秦川”——“何时到雍州”。这句不直写自己思乡,而是通过流水来写,不直说自己何时归故乡,而说渭水“何时到雍州”,语意极委婉。而且,这里不用直陈语气,却用反问语气,与白居易《亿江南》词中“何时更重游”,与韦庄《浣溪沙》词中“几时携手入长安”等等诗句一样,都表现出一种痴情的期待和盼望,从而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为深沉。通过这种委婉深沉的含蓄的语气把“思秦川”的“思”传达出来。“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两句承接上文,以自己的所为写“思”。诗人本不能返回故乡,却将两行热泪洒向河水,让河水带回故乡。寄去的是热泪,寄托的却是深情。如果说“渭水东流去”的“流”,仅仅是水流,是诗人之所见,是触起乡思的一个外界因素,那么,“寄向故园流”的“流”就不只是水流,它所流去的已不只是河从而是诗人的一片深情,因而就已不只是所“见”,而是所“思”了。诗人急切地询问“何时到雍州”的原因在这里也就找到了答案,即诗人要让河水带去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全诗写西行途中因“见”而“思”的一个片断,看来很偶然,但出于诗人内心情思十分深厚,任何事物部可以触发它;而每经触发,它都会十分强烈地奔泻出来,因而又是必然的。诗中就是通过这一刹那所思表现了对故因的一片深情。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不假修饰,是从诗人心中流出,显得极为真挚深沉。
旧柳浓耶,新蒲放也,依然风景吴阊。去年今午,何处把霞觞。
赢得残笺剩管,犹吟泛、今曲回塘。伤心事,飞来双燕,絮语诉斜阳。
石榴花下饮,吊花珠泪,还倚花藏。过一番令节,如度星霜。
向晚竹窗萧瑟,凄凄雨、先试秋凉。难回想,彩丝艾虎,少小事微茫。
昔余赏朱生,飒爽埒李白。喉间白龙挂,宛若瀑布直。
此图传李神,即呼朱亦得。急还其家儿,置汝高斋壁。
好待寒月来,悠然想颜色。
畴昔衣冠士,同游若云烂。欢宴未及终,存亡在转盼。
亡者长沉埋,存者各飘散。俯仰天地间,念之一惋叹。
出门送我友,言返故乡县。登高望古疆,河卫浩以漫。
山川白日冥,匹鸟鸣相乱。怆恻怀征途,令我肠中断。
白头宰相受封年,黄阁辞归孝独全。东海灵椿元气盛,上林仙桂露华偏。
村翁每遇携松酿,水鸟相迎出稻田。绿野开晴留返照,苍峰叠秀带浮烟。
端居已倦中原路,定策能清北塞天。好筑层楼高贮敕,九霄日月看双悬。
烟软钓丝柔。落日苹洲。红衣黄箬尽风流。最好一眉西塞色,青到船头。
云水足悠游。尘网都收。桃花春影泛初鸥。倘许越侬移舫住,汝笛吾讴。
孙姬可是梅花精,梅花写出浑天成。香魂不逐水云起,老干绝似冰霜清。
草堂夜深净如洗,月色朦胧照凄楚。哜嘈鸟语酒初醒,呜咽角声天未曙。
闺门作画世应稀,何不改学周南诗。关雎麟趾亦图画,画出周家王化基。
祖砚差堪托,楹书幸未灰。瑞应符月桂,泽望振庭槐。
同气连镳上,慈颜逐笑开。岁庚传盛事,歌鹿重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