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落笔,就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辉中,渔舟唱晚、轻棹击水的耶溪夕照图:“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诗人开始就描绘江南独有的景色:溪水上一只小舟漂浮,舟人轻轻摆动着船桨,在落日余辉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一片斜阳照到水面,浮现出烟雨空濛的景象,水面上一层一层的细浪,受了残阳的反照,一时光辉起来,那夕阳金色的浅光,映着洲渚的小草、两岸的绿野,镶出西边天际的一抹绛红、深紫。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是写诗人临水泛舟看到在明净如镜的溪水中,观赏游鱼追逐嬉戏,三五成群,在水草和细石下钻进钻出。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诗人乐而忘返,而江南的风土人情、岸边的渔村竹寨,更使诗人如入桃源仙境。“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阳中垂钓却悠然自得;梳妆整齐、淡雅的村姑少女,在传说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边洗衣、谈笑,欢声笑语更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
结尾“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非常相似,又与诗人孟浩然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而与那垂钓翁、浣纱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虽则情感相通,却只能脉脉相视而已。
乞籴民宵征,出粜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
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
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
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
东作已无粮,贪赊宁论价。负逋罄产偿,求售忘早夜。
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
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松桧不栖蝉,熊皮不上蚁。秉性死不易,斯足验人理。
苟投信若饴,义交固如水。如水遐则思,若饴背乃毁。
悠悠徂暑月,眷眷念君子。霍云停复飞,汾水荡而驶。
山西回夕阳,皎如觏光美。徒操孤绝弦,叹息竟何以。
渔翁啸歌兮沧洲浒,水寒沙虚兮石龃龉。杳凝睇兮北冈,忽已忘兮南浦。
丑妻含饴兮怜儿语,夕张灯兮在极渚。馔鲫鲤兮羹香美,村醅虽醨兮伉俪亲。
你操舟兮柁尾,予撒网兮当先。今夜水清兮霜露繁,双鸥睡熟兮黄芦天。
吴江绿水生春明,江上柳枝今渐青。栖乌哑哑中夜鸣,愁绝东风长短亭。
柳枝当户森成束,思妇正倚阑干曲。别情有恨不可解,万里相思泪盈掬。
愁多不织流黄机,织得回文更憯悽。功名误人不足恃,稿砧稿砧何日归!
红楼昔日高入云,云中摇曳留仙裙。千金良夜世争死,一曲纤歌天喜闻。
春风着人不肯久,红丝牵作田郎妇。田郎重田不重娇,宝瑟银筝敝如帚。
五月雨多苗生慎,荷锄下田学破苗。尺布笼头汗洗面,望树不得乘凉飙。
田郎击鼓促工急,偷向溪边背花立。回身照水不自识,水底何人相对泣。
归来沿路收堕枝,恐畏明朝炊泬糜。少年宝马谁相问,十里芳尘风外嘶。
秋声一叶桐,君复传消息。君对我舒眉,我慕君抱德。
抽英何其迟,吐蕊应在即。浥露若迎人,含风如守墨。
凭楼一望之,明月照颜色。松竹匀丰姿,栽培并南国。
故人恰爱君,君意何默默。机事待秋深,黄花赛篱北。
陶潜懒折腰,祇为君心直。与尔结深知,炎凉情罔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