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注释
垂:流传。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纡(yū):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
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伊吕:指伊尹、吕尚。
萧曹:指萧何、曹参。
运:运数。祚(zuò):帝位。复:恢复,挽回。
志决: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歼:身死。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南窜逢公弄水亭,北归留我阖闾城。
壮年不见日千里,余论犹惊敌万兵。
简册何人知迼膝,边防触处竦先声。
伤心系舸城东地,目断安知有死生。

梓里逍遥又一年,风光何处不堪怜。鸣禽应谷声逾碎,露菊侵阶影自圆。

无病有时看碧水,多情终日卧苍烟。斜阳牧笛从吾意,漉酒呼邻兴渺然。

剪彩肠逾结,伤心景自流。春风才七日,泉路自千秋。

凄断雁非字,悲看月又钩。登高一临眺,极目总堪愁。

二十四桥春,何年度楚滨。感君垂采折,芳意在横陈。

露琲留珠个,云屑起绛鳞。弱茎擎亦定,细缬展初匀。

縠罩茶烟浅,暄迎酒晕新。旁侵炉气合,斜倚画图真。

飞阁高承幕,垂璎近拂巾。绮霞叠一色,香月上重轮。

帘蝶魂如梦,笼鹦咒似瞋。留熏十日永,惊艳满堂均。

碧叶凝云绿,珊枝带海津。县愁倾白醉,莫遣聚朱茵。

爱惜终香阁,飘零远陌尘。冰纹簇紫雪,芝彩涌黄银。

锦字啼鸦就,清尊倒蚁倾。韶光易消谢,持慰撷芳人。

断木才脱粟,湿薪空爆竹。朝餐动及午,柰此雷鸣腹。

偶来寻野寺,忽复过柴桑。听鸟竹林下,逢僧流水傍。

绿云生麦陇,斜日上鱼梁。嵇阮时相问,黄公尚卖浆。

锄园种竹已成林,新筑幽居傍绿阴。双屐烟霞苔径小,半窗明月草庐深。

年来已得闲中趣,老去应无分外心。一调朱弦聊自适,世人能有几知音。

时有渡江梦,孤怀历岁深。淡云归鸟意,春树野人心。

岸草青连屋,山花红满林。好知千古事,明日几回寻。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轻寒。翠屏围梦宝熏院。窗外流莺声乱。睡起犹支雪腕,觉来慵整云鬟。闲拈乐府凭阑干。宿酒才醒一半。

窗锁香斜,径随菊转,小庭不碍幽深。露洗红蕉,分无半点尘侵。

颓阳照醒黄花睡,忽凉云、飞满诗襟。憩苔阴,天也萧闲,境也萧森。

词成三影翻新谱,认笺明粉砑,墨聚烟沉。捧出双声,有人慧比鹦心。

刘郎前度吟魂远,踏秋阴、如梦难寻。瘦愔愔、一叶敲愁,韵度瑶琴。

四顾水皆绕,所居幽出尘。
斋钟不到岸,渔火自来邻。
心共寒潭彻,经翻贝叶新。
住山知有道,一叩了无因。

荒村有路接邮亭,天假东南聚德星。尊酒未空心已醉,夕阳回首旧山青。

孝义门风累世修,帝恩旌表耀南州。
藏书不特延多士,贡幣仍闻亚列侯。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
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
春风吹孤云。

野沙黄,鹃血紫,鬼燐红。记艰难、鱼水遭逢。挥戈挽日,箐烟蜑雨翼翔龙。

黄支象马,朱旗展、七萃军容。

骨自碎,睢阳垒;功难纪,未央钟。天南柱、劫火摧铜。

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牙门宣国,毅魂立、铁骑呼风。

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
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
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尔貌庸,尔体腴。尔识暗,尔性拘。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

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徒居。

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十年湖海共飘零,踪迹浑如水上萍。宋玉愁多成九辩,王通思苦续群经。

鲸波日落千寻碧,鹤岭云开万叠青。君等怀才须世用,弓旌早晚出虞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