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鉴赏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大鸡如人立,小鸡三寸长。
造物均付予,危冠两昂藏。
出栏风易倒,依草枯不僵。
後庭花草盛,怜汝计兴亡。
古木列官道,春风老干柯。
炎涼知几变,来往阅人多。
古戍春归叹寂寥,老槐阴下鬓萧萧。
正愁雨久人情厌,且喜天晴物意饶。
歌吹遏云传白苧,旌旗拂日翳红蕉。
月边休听啼鹃恨,只把诗篇与酒销。

清晨起盥栉,卷箔坐南轩。红日忽满树,飞鸟相喧翻。

农夫告铚艾,导我之前村。露晞鸟屦滑,地僻秋芜繁。

行行不逾里,委蛇到其门。父老喜客至,为黍烹鸡豚。

劝我当力穑,醉中多好言。低头谢父老,我志久已存。

归来三叹息,默诵归田园。

南风一夜入虞弦,帝遣文星下斗边。冠盖鼎来诗殷箧,儿孙罗立酒明船。

扫除霜发鼎千□,笑傲铜人五百年。再拜愿公如许寿,几看沧海变桑田。

冷淡根荄。小春时候,两蕊三花。栽向西湖,移来东阁,一任安排。

绝怜瘦影横斜。但宜在、山巅水涯。花里平安,岭头孤秀,荣悴争些。

萧萧朔风劲,慄慄年岁徂。积雪横山冈,凝冰塞川途。

念子万里行,相送城南隅。寒树渺苍茫,谁能忍离居。

柏台春静昼厌厌,好雨如丝不捲帘。最是东君能借力,閒庭草色一时添。

归来一杯酒,聊慰九泉下。秋深有良贾,拟报连城价。

门巷萧条昼不关,故园迢递梦中还。一年风景又如此,百岁光阴皆等閒。

愧我春愁浓似酒,怜君诗骨瘦如山。微官久负匡时术,饱食能无独厚颜。

水清沙碧没矶头,归雁声中两度秋。欲问稻粱何处好,西风彭蠡白蘋洲。

移山填海海偏深,精卫常凭匪石心。前日点金成石手,可能点石更成金。

满地清阴匝,扶疏漏日光。凭谁施妙手,水墨写潇湘。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知境浑非体,寻珠不定形。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

在心心岂测,居耳耳难听。罔像先天地,渊玄出杳冥。

本刚非锻鍊,元净莫澄停。盘泊逾朝日,玲珑映晓星。

瑞光流不灭,真澄浊还清。鉴照崆峒寂,劳笼法界明。

剉凡功不灭,超圣果非盈。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

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犹轻。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

绝边弥瀚漫,三际等空平。演教非为教,闻名不认名。

二边俱不立,中道不须行。见月休看指,归家罢问程。

识心岂测佛,何佛更堪成。

野径荒亭草没腰,一眠聊以永今朝。
放怀不管人间事,破梦时间夜半潮。
玉柱刘叉诗未厌,金龟李白酒难招。
知君有意寻安道,咫尺何时动画桡。
楼据湖山背。倚高寒、尘飞不到,越山相对。老月腾辉群动息,独坐清分沆瀣。更满听、潮声澎湃。醉里诗成神鬼泣,景苍凉、又在新诗外。浑忘却、功名债。凭谁妙笔能图绘。羡中郎、前身摩诘,宛然心会。拈出清宵无限意;半幅溪藤光怪。方信有、人间仙界。云淡天低奇绝处,笑僧殊、未识丹青在。留此轴,夸千载。

西山晚翠上孤筇,斜照神州殿阁重。芦苇萧萧浑似雨,数行啼雁隔城钟。

寂寞昭阳客,时登拱极台。故山何处是,孤雁带霜来。

羡彼收纶者,悠然鼓棹回。城头秋草路,蛩语为谁哀。

轻风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鸦。
平湖一望几千顷,远水连天飞落霞。
斜阳忽堕澄波底,白鸟犹明山色里。
严更何处鼓冬冬,棹歌未断渔灯起。

白玉不事雕,美珠不假文。天地授良质,安用华其身。

阴阳为门户,否泰为转轮。运用在秋毫,大道贵得神。

滔滔看逝水,落落湮灰尘。缊真匪外铄,但恐常人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