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这两句既是实写春日景象,也借以喻道。有两重含义:一、大道并无功利目的,却能普惠众生;二、如得大道,触处皆春。与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境相类。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不说“花”而说“花影”,一者增加了花的幽约迷人的情致,使读者联想到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二者这五首词中,作者总是用夜间月色比喻道德之光辉,用日间景象比喻现实的功利诱惑。所以也有这样的寓意:只有具备悟道的悠闲平静之心境,才能真正领略人生之美好。“闲来阅遍花影”主语是“月钩”。“斜”字说明月钩从升起到西斜一直在欣赏花影,与上句“遍”字呼应。“惟有”二字用“月钩”反衬尘俗之众往往沉迷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而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佳境。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这三句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既是写自己的思想历程,也是代拟年轻人常有的想望——永远和春意相伴。以下也多有类似写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拟写年轻人的遭遇和困惑,既有真实性,也有虚拟性。用这样的口气来教导学生,显得更加亲切可信。曰“江南”曰“香雪”,意在突出春意之美盛。曰“铁笛”曰“玉城”,意在突出永不损毁,春意常驻。玉城,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也就是长生不老之仙境。吹彻:吹到,吹通。既是实写笛声嘹亮,上达云天;也是寓意人间春景能和天上仙境相通相融,永不消逝。霞:云霞。也有多重意蕴。一是与“吹彻”搭配,突出笛声的嘹亮,有响遏行云之意。二是点染仙境特征,传说的仙境都在云霞之中。三是天上美丽的彩霞与人间繁盛的春色互相呼应,突出春意永驻的想望。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这两句写想望的破灭。也代表了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这几句与上片一样,也是虚拟的性质。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从此至末尾几句都是东皇之语。作者借东皇之语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以此来教导学生。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这几句还是东皇的反问语,谓没有了春花春风,春意并不会完结。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芳草的茂盛是春去夏来的标志,“芳草不曾遮”是说节候的变化可以带走自然的春光,却挡不住道德春光的来临。这是全词的总结,谓如果能求道悟道,即使没有得到现实功利,道德之春也会永驻心中。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大禹巡南守,相传此地崩。礼同虞帝陟,神契鼎湖升。
窆石形模古,墟宫世代仍。探奇疑是穴,考典或言陵。
玉帛千年会,山河一气凭。御香来敕使,主守付髡僧。
树暗岩云积,苔深壑雨蒸。鸺鹠呼冢柏,蝙蝠下祠灯。
馀烈犹于越,分封并杞鄫。国诒明德胙,人有霸图称。
往者三光坠,江干一障乘。投戈降北固,授孑守西兴。
冲主常虚己,谋臣动自矜。普天皆爵禄,无地使贤能。
合战山回雾,穷追海践冰。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樵采冈林遍,弓刀坞壁增。遗文留仆碣,仄径长荒藤。
望古频搔首,嗟今更抚膺。会稽山色好,悽恻独攀登。
金山南临裂帛湖,荒陵十里鸺鹠呼。夺门事往二百载,行人过此犹欷歔。
红墙剥尽古瓦落,莓苔溜雨生铜铺。老松离立色枯槁,但穴虫蚁馀根株。
菆涂龙輴礼本杀,矧乃劫火经樵苏。咫尺天寿云气接,抔土独葬西山隅。
洪宣老臣稍凋丧,国成一旦归刑馀。勃鞮之问史所贬,讵有宦寺干征诛!
黄沙惨淡鼓声死,万乘一掷成累俘。国有君矣社稷重,孙申谋郑无差殊。
白登城南翠华返,钱塘司马功难诬。纷纷南渡议和战,乃知计左非良图。
同寅之占信奇中,朝衣东市嗟何辜?剑南归来西内闭,唐家父子输厩奴。
处人骨肉事非易,子臧季札今则无。功罪千秋有特笔,九鼎一发须人扶。
谥同泉鸠理太酷,纪年犹幸无革除。裁令流水良亦足,宁论玉匣还珠襦。
欲落不落夕阳下,吊古且复留斯须。残碑灭没牛砺角,石玃横卧苍髯须。
君臣一代尽宿草,雍门太息当何如?
九月秋风吹破庐,长安城中愁索居。篱边未见陶潜菊,门外空传长者车。
黄尘郁郁倦为客,肺病时时强著书。闻道白衣将送酒,荒芜庭径拟亲除。
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策名飞步冠群贤,唯待吹嘘送上天。
九万抟扶排羽翼,三杯拔剑舞龙泉。青云已是酬恩处,月桂尝闻到手边。
何事碧溪孙处士,却思平子赋归田。
步出城南闉,言寻无等院。迤逦背街术,崥崹面江岸。
茅茨乱垝垣,竹柏隐颓殿。寂寂槁木居,翳翳荒草蔓。
凄凄拂寒飔,怅怅吊迁宦。陟径缅游躅,摩碣企遗翰。
想见轩中客,摛华一何灿。载笔事徒勤,垂翅迹已远。
鸮鸾不共栖,湿渭竟谁判。获戾在蛾眉,古今有同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