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注释
牧:放牧。
陇:田埂。
窃:偷偷地,暗中。
辄:总是(常常)、就。
或:有人;有的人
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挞:鞭打。
曷:通“何”,为什么。
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
潜:暗暗地、悄悄地。
执策:拿着书卷。
旦:早晨,天亮。
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恬:心神安适。
异:(意动)。
已而:不久。
诸:众多。
如此:像这样。
琅琅:拟声词,形容朗朗的读书声。
策:原指书写用的竹片,这里代指书本。
旦:早晨儒:读书人。
一词多义(之)
父怒,垯之:他。
执策应长明灯读之:无实义。
“被”通“披”:穿戴。
亦:也。

简析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去岁南来幸守麾,故人江上喜新眉。十分劝我流霞酒,一曲听公白雪词。

此后拙疏真有赖,而今谈笑杳无涯。惊闻拥节重湖去,凭仗西风寄所思。

忽忽百年石火耳,偃鼠不逾一腹水。
胡椒百斛何为哉,箪瓢便可安颜子。
君看世间容悦人,胁肩摇尾恐人嗔。
所得仅能毛发许,抵掌无由一笑真。
期公便与此曹绝,折脚铛中归养拙。
富贵鼎来即应之,鄂公未遇姑冶铁。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释子安禅何处山,镡津溪上薜萝间。身将鹤畔松同古,心与岩头云共閒。

九峰禅观鹤云月,百六滩声广长舌。翠竹黄花总是禅,西来直指何言说。

磨砖作镜无光彩,刻舟求剑知何在。吾乡兄弟刹那间,若问江湖三十载。

戒刀禅尺与蒲团,定里休将色相看。直教铁铸脊梁骨,不用安禅禅自安。

山梅能摘索,溪蟹更清癯。

密意珊瑚带,深情翡翠卮。人前隐笑动蛾眉,娇多语故迟。

为有愁中态,都成梦里思。当初错处也相宜,何况总宜时。

折得蒌蒿植院庭,乱悬香炷火光荧。迷离珠树迎人艳,缥缈檀香拂面青。

□地欲成三里雾,映空疑落满天星。却猜月黑雷塘夜,散出隋宫万斛萤。

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

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

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

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

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

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

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

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

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吴客抱绿绮,玉弦响冰丝。胡为飘然□,飞去别所知。

河轮佩将将,山叟讵我欺。神化不可驻,周流自天期。

归休白羊山,拂袖松桂枝。一奏鸐舞操,冷风为相随。

千金尔何神,致此太古姿。真趣适有会,冥心契遐思。

君吟泰俗歌,晋野知可师。长咏复相寄,如听白鹇辞。

浊酒或易谋,华轩且迟迟。

五羊皮贱耻干秦,自在披裘带索贫。谈笑七雄争战地,乾坤自古有闲人。

海门日落角声凉,庾岭霜清橘柚香。几处寒砧催木叶,频年倦旅怯秋光。

登临朝汉荒台畔,凭吊降王废苑傍。莫问当时歌舞地,暮云愁锁绿芜长。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
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
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暮色悄而至,群动迷所向。新月安天中,斜阳尽水上。

长年猛一榜,及此帆无恙。舟疾四野迎,风雄万流让。

寒犬吠人语,密树动鸟吭。村远意先亲,途平胆欲壮。

进退两无主,愁思焉得忘。时来骑危篷,注目落清旷。

展手之时万仞摧,枯河无水月无来。若疑别问庞居士,石女黄梅谁共陪。

小孤南望水滔滔,风起帆飞急远舠。木叶欲阴山阁露,春潮初长石门高。

曾游古洞多栖鹤,旧识船僧棹晚涛。却忆昔年留宿处,独吟江月不知劳。

打破虚空无缝,衲僧随处受用。
却因圣制入山,云北云南做梦。

骨瘦筋衰六十翁,班行犹自缀群公。无才祇觉君恩重,揣分安能国计充。

民力艰难愁鬓里,天心仁爱雪花中。朝家自有真刘晏,早济三军奏捷功。

偶伴浮云出,还寻倦翼归。
泝流扶楚柂,长夏及荆扉。
故园荒乔木,劳歌厌采薇。
本非求独往,要自隔群飞。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