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宿松薤山寺

小驿隳颓不见容,著鞭东走梵王宫。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径通。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荀宋五言行世早,
巢由三诏出溪迟。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贤臣虽蕴经邦术,
明主终无谏猎时。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不信重言通造化,
须臾便可变荣衰。
烟销远水分帆影,木落疏林出斧痕。
啸咏不知红日下,九华何处望中昏。
一尘不立所依亡,脱体灵胆自放光。
巨闢三玄三要语,接人无力下禅床。
使君本往道家山,时访玄都太古坛。
阴惠已能追许令,治功不独过韦丹。
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
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
百匝回峰曲,数家临水村。
芋瓜青绕屋,桑柘缘当门。
鹘突儿迎客,龙锺叟抱孙。
涧舂分注沼,田获半樊园。
地僻衣巾古,人稀耕凿温。
尚怀又杏馆,且擬小桃源。
岭外风波别,摇头勿复言。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醉乡既可居,东皋亦逆旅。不能学河汾,长当友河渚。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
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
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
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强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

瞳瞳旭日映窗纱,觅胜携朋泛晓楂。水上轻烟浮钓艇,溪干丛竹护渔家。

空潭倒浸青山影,怪石翻冲白浪花。最好柳堤晴可望,数峰缺处见明霞。

悲风起高树,阴云蔽朝阳。伊人在天末,地远道路长。

驾言欲相就,车敝马玄黄。秋深气愈道,孤雁正南翔。

爰附尺素书,以寄我衷肠。飞高影渐没,蹙刺心内伤。

东观声名北斗齐,凤皇踪迹戍雕题。八千里外潮阳马,十九年来海上羝。

铜柱蒹葭鸿雁响,铁城烟雨鹧鸪啼。连宵数有怀人梦,记得分明锦水西。

风折蒹葭水结凘,燕鸿相语定归期。淮南水阔山长处,小待燕山霰雪晞。

重轮上瑞晖,西北照南威。南威年二八,开牖敞重闱。

当垆送客去,上宛逐春归。鬓下珠胜月,窗前云带衣。

红裙结未解,绿绮自难徽。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且对清酤湛,其馀任是非。

赤石夤缘宿吕梁,黄茅转盼失前冈。
百年身世如秦赘,一发功名愧楚狂。
投老计应吾土好,怀人情与莫云长。
梦回多少关心处,清镜朝来有鬓霜。

空林叶摵摵,野犬声狺狺。徬徨忽四顾,中夜感古人。

鸿濛讵不乐,乌用施经纶。才贤既当权,造化辞苦辛。

雷雨亦待治,云物非空陈。自有济世功,千古劳其身。

牵犊者谁子,高蹈遗斯民。

过客烦瞻视,当途独有名。
几人行大道,用尔算前程。
土石仪形久,山河里数明。
从兹知正路,捷径谩纵横。
霭霭彤庭里,沈沈玉砌陲。初升九华日,潜暖万年枝。
煦妪光偏好,青葱色转宜。每因韶景丽,长沐惠风吹。
隐映当龙阙,氛氲隔凤池。朝阳光照处,唯有近臣知。

江南忆,太息最高峰。今日庄严供佛地,当年歌舞馆娃宫。

春梦一场空。

风丝丝。雨丝丝。织到愁人肠断时。绿杨还乱吹。

昼迟迟。日迟迟。无数飞红吹下枝。流莺偏又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