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宿松薤山寺

小驿隳颓不见容,著鞭东走梵王宫。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径通。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诏西来雨露浓。宣父道高休叹凤,
武侯才大本吟龙。九州似鼎终须负,万物为铜只待熔。
腊后春前更何事,便看经度奏东封。
百年颓堕愧闲身,犹幸论文坐有宾。
寂寞穷居聊塞向,蹉跎残腊欲争春。
旋移高竹听疏雨,却对梅花似故人。
见说繁华易销歇,茅檐木榻转甘贫。

与郎计水程,三月定到家。庭中赤芍药,烂漫齐作花。

高斋夏木爱扶疏,阁有悬花沼泛蕖。窈窕一丘堪庾赋,萧閒十亩类潘居。

千秋鸟迹搜奇字,四海虫天播异书。闻道尪羸多寿考,已无渣滓碍清虚。

堕在黄尘九陌间,羡君小隐住南山。
梅花香里寻支径,屡有盟言不可寒。

嫩鹌鹑斗不相降,野鸳鸯飞不作双。昔年挑冰上雪岭,今年贩水下长江。

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閒偏为曝书忙。风床叶叶舒还卷,消受长天古墨香。

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

伊谁筑室青山前,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十年乱定还乡土,奉母安居仍守墓。

池鱼供馔冬笋白,把酒升堂更欢舞。时登半山亭,却望山上坟。

手攀坟树抚驯鹿,泪洒深谷不断之飞云。我愿种桃绕其室,瑶池花开照云日,此母应能食其实。

由来和气兆物先,水生连理山出泉。会亭有石良可镌,母慈子孝俱千年。

行迈何靡靡,惜别意留连。花底注瑶斝,柳阴停玉鞭。

大旗悬落日,高盖凌飞烟。笳吹兹辰发,凯歌何时还。

边风鸿雁来,应有捷书传。

邻里争来贺,三朝礼数频。只是羞抬眼,识郎犹未真。

西风碍长养,冷气移当暑。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

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

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

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

畎亩心常白,江湖眼尚青。悠悠今古路,一一短长亭。

投老如僧不出家,羸躯无奈病相加。
头旋似倚当风柳,目眩如看隔雾花。
高束诗书参素问,尽抛琴剑学丹砂。
旧时载酒今怀药,解识扬雄独有巴。
连雨疏蓬不耐关,脩眉如失更晴悭。
越王故国无人问,艇子穿花自往还。
俯随韁锁就科名,可笑兰坡未苦清。
不管北山怨猿鹤,竟从南海掣鳌鲸。
赏延于世愧在我,思济斯民同此情。
轩冕傥来来则受,未来犹可以诗鸣。
索索凉风满树头,破窗残月五更秋。
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
万山深锁竹房幽,寒碧欺春恰似秋。
人醉药炉凭鹤看,窗闲吟笔被猿偷。
护岩苔色侵衣润,逼枕溪声入梦流。
童子扫花关莫掩,恐妨诗社客来游。
四月残红日日稀,平阳园槛正芳菲。
春知东馆酣宾客,应是阳和未放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